笔趣阁 > 殿下的后院有点乱 >第五章 智娶南昭公主(修)
    宫中发生了一件大事。

    位于皇宫西北角的松鹤楼倒塌,差点压死了本朝最后一名太妃。

    陛下盛怒,下令彻查,一查居然查到四殿下赵致头上。

    松鹤楼是两年前加固修葺过的,照理来说用个十年八年不成问题,当时主理此事的就是赵致。一应木料查验、宫殿修整之事都经由赵致的手,御史正要上窜下跳地上折子了,又查出原来工部提供的木料是在外采购的,层层外包下去,并非出自皇家特供。

    虽然四殿下负责主理宫殿修葺,但工部尚书及侍郎是暗中支持二殿下襄王的,这其中的猫腻可就多了。

    襄王忙不迭地叫工部推了一个小小的替死鬼来背锅,陛下心如明镜,私底下把襄王召进宫臭骂了一顿,责令其回府反省。

    襄王前脚刚离开,赵致后脚就进宫面圣。

    御书房中,皇帝陛下身着玄色团龙常服,坐在龙案之后,内侍监邓总管伺候在侧,赵致礼毕,先是汇报此次的差事:

    “六皇弟在灵隐寺一切顺遂,身子康健,只是神智还略有些迟钝,怕见生人,儿臣住了几日,未见其他异状。”

    皇帝没抬眼看他,只点了点头,继续批折子。

    “儿臣还有一事,“赵致打断皇帝,提高声音,”请父皇赐婚南昭六公主段氏予儿臣为正妃。“

    邓总管明显察觉到,书房中的气氛一瞬间有些压抑,忙将背躬得更低一点,努力降低存在感,两耳却不自觉地竖了起来。

    “说说理由。“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手中的笔却停了。

    “没有理由,父皇不肯便算了。“赵致满不在乎的口气。

    四殿下总是有法子能惹恼陛下呀,不在老虎嘴边拔须就浑身不舒服吗?邓总管低头暗想着,果然,陛下扔掉了笔,道:

    “你府中的姬妾还少吗?成日里沉迷女色,后宅不宁,你皇兄皇弟府中的女人加在一起,都没有你一个人的多!“

    “父皇你自己不一样也是三宫六院佳丽三千?“赵致反驳道。

    皇帝气得不轻,抓起龙案上的笔就扔向赵致,赵致并未闪避,朱砂在额上留下殷红一点,倒给他俊美的容颜更添了一份魅惑。

    “让你赈灾,却只顾与女人厮混,还带回府宠得跟眼珠子似的,瞧瞧这些弹劾你的折子。“皇帝将四五本留中不发的折子扔给赵致,骂道,”不成器的东西!”

    赵致正眼都不瞧一下,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至少那个女人是我自己想要的。”

    皇帝一噎,陈侧妃是自己指的,钱庶妃是选秀选出来赐下去的,赵庶妃、孙庶妃是妃嫔推荐的娘家女儿,李庶妃是赵致的生母柳嫔赐的,其余淑人和小妾几乎都是官员们所送。

    “致儿,从前你不是这样的。”皇帝的声音低了下去。

    “父皇也说了,那是从前。”赵致抬头直视着皇帝的眼睛,皇帝心中不忍,回忆起六年前的往事,最终叹息一声。

    “她是南昭公主,只是容貌与元卿相似。”

    “儿臣知道。”

    “你几个兄弟均有意迎娶段氏……”

    “父皇。“赵致一笑,打断皇帝道,”您一直不给他们赐婚,不就是想要将段氏留给儿臣么?儿臣府中姬妾众多,我会处理好,也不会委屈公主的。“

    皇帝未置可否,挥手示意赵致退下。

    赵致小的时候最是乖巧伶俐,他除了嫡长子外最疼老四,从元卿死后,老四府中一直没有任何女人,苦行僧似的苛待自己,三年后才首肯长辈们赐下来的女人进府,还来者不拒,搞得整个后院乱七八糟乌烟瘴气。

    赵致在政事上也是极出色的,但柳嫔出身不高,身后没什么势力,朝臣也不看好他,其他皇子又有心打压,连监管修葺宫殿这种小事,还要受人掣肘。

    老六在灵隐寺养病的这六年,也只有赵致,每几个月便会去探望老六,还寻访名医想让他恢复如常。

    南昭段氏对赵致而言,既是助力,也是阻力。

    他坐在龙案前沉默了好一阵,转头向邓总管道:

    “去长乐殿传话,朕与皇后共用晚膳。“

    姜皇后四十余岁,容貌早不复当年,眼角的皱纹敷再多铅粉都遮盖不住,鬓间也有零星华发,看上去比与她同岁的皇帝老了许多,只是多年上位者的生活,令她举手投足间尽显皇家贵气及风范,雍容华贵气度不凡,非平常妃嫔所比。

    用完晚膳,帝后二人喝茶闲谈,姜皇后笑道:

    “陛下,敦儿前日来宫中,向我提及,想迎南昭公主为侧妃,又怕委屈了公主,但他性子温厚,与公主实属良配,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皇帝瞟了一眼姜皇后,不动声色:

    “没有正妃的皇子多得是,朕倒觉得,老七最合适不过。”

    “英王骁勇善战立功无数,年纪与六公主也相当,自然是最好的,只不过,他常年征战在外,怕是与公主聚少离多,何况,他手握兵权,又掌军中机密要事,若是娶一名外族公主为正妃,恐对大郢不利。”

    “皇后所言甚是,敦儿子嗣兴旺,嫡子都有了三个,而老三政儿目前只得一个嫡女,府上也正缺一位侧妃,皇后觉得如何?”

    又是萧贵妃和她的儿子赵政!

    姜皇后心中暗恨,陛下未立太子,论嫡论长,自己的儿子赵敦才有资格继承大统,可照时局来看,陛下宠爱萧贵妃,也看重她的儿子稷王赵政,若是让稷王得了南昭的助力,日后敦儿的太子之位恐怕更加渺茫,自己与萧贵妃水火不容明争暗斗多年,不管南昭公主最后花落谁家,只要不是赵政就好。

    这几年,陛下越发深藏不露,从不明示立储的事。只要一日不立储,自己的儿子赵敦就有机会。

    “陛下,瞧您说的,不是还有四皇子嘛。“皇后放下手中茶盏,笑道,”南昭公主与致儿已故的原配妻子元卿容貌相同,或许便是缘分使然了,致儿府上姬妾成群,他行事无状,估计是没有正妃,无人劝导,若是娶了段氏为妻,规劝一二,致儿迷途知返专心政事,日后还能替陛下分忧,再好不过了。”

    赵致娶一个外族公主为正妃,太子之位也别妄想了。

    皇后笑得端庄优雅,十分得体。

    “皇后言之有理,”皇帝放下了茶盏,也笑道,“朕深以为然。“

    姜皇后小心地觑了皇帝一眼,道:

    “臣妾有个不情之请,臣妾的娘家侄女姜兰,年方十八,秀丽娇俏,尚未婚配,既然陛下给致儿与段氏指婚,不如将姜氏一并指给致儿为侧妃,真可谓双喜临门了。“

    “准!“

    皇帝浅笑着负手而去。

    赵致回府之后,传了刘管家来,安排他将正妃的院所凌波阁重新修葺,屋内陈设及器物也一并换成新的,其余细节待主母入府之后,由她按自己的喜好着人装饰布置,再拨些伶俐的下人伺候,刘管家喜不自胜,笑着一一应承。

    再之后,赵致去了陈侧妃的葳蕤苑,漏了一点口风。

    到下一次例会的时候,苏媚再一次姗姗来迟,其她人都没说什么,陈一锦就敲打了她一番:

    “苏淑人,据我所知,殿下昨夜并未歇在雅园,你何故又来迟一步?眼下我只是侧妃,他日府上有了正妃,你也这般轻慢么?殿下看重你,你更不能坏了府中的规矩,寒了殿下的心。”

    陈一锦又转头看向下首的姬妾们,正色道,“待府上来了主母,咱们都是妾,谁也越不过谁,唯主母马首是瞻,请安伺候,一样都少不得,切记要谨守本份,望各位妹妹们好自为之。”

    众姬妾低头答应。

    再过了七八日,宫中圣旨到了,封四皇子赵致为燕王,并赐婚南昭六公主段氏与燕王为正妃,云麾将军之妹姜氏为侧妃,与此同时,其他几道敕封旨意也分别颁发下去,五皇子为翼王,钦定萧太傅侄女萧氏为正妃,六皇子为安王,指镇国公之女为正妃,安王回京完婚并赐府邸。皇宫中的赵致生母柳嫔也深沐圣恩,跻身于四妃之末,称柳贤妃。

    圣旨一下,盛京城顿时如炸了锅一般,几家欢喜几家忧。

    朝臣们一直翘首以待的储君之位仍旧虚悬,之前众皇子中,唯稷王一枝独秀,都以为陛下会借赐婚之机册立稷王为太子,可如今,陛下非但没有立储,还将南昭公主指给四皇子为正妃,又册封了一众皇子,除了赐朝中重臣家的贵女为正妃外,还有从三品、正四品朝臣家的闺秀被分别指为皇子侧妃或庶妃,各方均有平分春色之势。

    这时,边境传来捷报,英王率军大败西夏,收复幽云等地,退敌五百里,西夏国君递来降书求和,愿割地称臣,圣上龙颜大悦,派钦差亲赴云州犒赏三军,又派礼部侍郎、鸿胪寺卿一并前往,初步商谈议和事宜,燕王上表自请随行。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