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第两百四十九章 热闹
    两人放下董良的没有什么用的试卷,开始对其他的珍真正的考生进行阅卷。

    阅卷工作两个人一起进行,并没有叫来其他的胥吏官员。

    第一次武举考试,阅卷工作还算是新奇,两个人都希望能发掘出真正的人才来。

    不论怎么说,能背诵一句兵法,来到这考场上,把试卷答的七七八八的人,都是不错的人才了。

    在军队里可以成为一个小头目,优秀的可以成为中坚力量。

    不过人真是不多啊!

    即便是初步筛选一下,最后剩下的这些考生也还是有几个交白卷的,也许是会的实在太少,没碰上吧。

    三十四份试卷,还算是有点价值,诸葛亮和关羽很快批阅了一遍。

    旁的的中规中矩,只能说是可以任用,但是只从卷面上看不出这个人的才能到了那种程度。

    只有一份试卷,令关羽和诸葛亮有些爱不释手。

    不是说这份试卷回答水平有多么高超,实在是全靠同行衬托。

    在一众文盲与略微认识一些兵法的人里,这个算是出类拔萃。

    糟糕的试卷引起诸葛亮和关羽的报复性打分。

    两人一致给评了个甲等。

    诸葛亮道:“观此卷之行文,确实有武人之风。”

    关羽哈哈大笑。

    “孔明说话就是好听,你直接说他粗鄙不就行了吗?天下武人大多都是匹夫,不耽误上阵杀敌就是了!”

    这份试卷,字迹潦草狂放,不拘一格,遣词造句也是十分的淳朴,因此诸葛亮觉得这是一个学过兵法的,但是应该没有学过其他的文化。

    而诸葛亮当着关羽的面这样说话,关羽并不会感到冒犯。

    反而是赞同诸葛亮。

    因为关羽不是一般的匹夫。

    关羽虽然自称一匹夫,但是熟读《春秋》,颇知忠义,行事有礼有节,即便是寻常儒生也做不到的。

    关羽却道:“观此人策论,可知其行事与人品为一,需要敲打一二,沉稳沉稳。”

    “这应该是个狂傲勇猛好用险计的人。”

    诸葛亮认同关羽的分析。

    只因为这个人在试卷上的回答,小战役冲杀,大战役夜袭。

    在官渡之战的案例分析,却以袁绍之视角直接寻机决战,不留后路。

    只因为袁绍兵多将广,若徐徐图之,自然使曹操陷入网中,不可自救。

    而贸然决战,反而给予了对方一个改变战局的支点。

    毕竟袁绍的兵马虽多,但论起来将领却逊色曹操一筹。

    诸葛亮叹气一句:“可惜此人只有战术上的聪明,战略上却一窍不通啊!”

    关羽笑道:“孔明好贪心也,如此良将,粗略一看,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偏偏要得到一个周勃,周亚夫那样的人才嘛!”

    诸葛亮摇头笑笑,自己确实是贪心了啊。

    “且掀开封条,抄录成绩吧!”

    经过几次考试,董良又按照自己的记忆,给予了许多建议。

    很快的意已经行成了一套完整的考试流程。

    防止作弊就是其中之一。

    不仅要防止考生夹带,还要防止考生与考官勾结,以至于考官徇私。

    虽然这次是关羽和诸葛亮亲自主持,但是董良和诸葛亮的思想很大共鸣的一点就是要法治,不能随便以人的身份转移。

    有了制度就要遵守。

    于是乎还是启用了糊名制。

    两人将糊名纸剖开。

    “哦,义阳人?”

    关羽有些惊讶。

    关羽才从交州回来,前两次考试,他辅助刘备主持的交州的考试。

    那里本地识字的人少,多是五湖四海来的避难的。

    不过也已经在交州定居,算是刘备治下之民,因此糊名处的住址与姓名都是本地的。

    而这一次,居然不是豫章四郡治下的。

    关羽天天扒着董良的地图研究。

    义阳自然知道是在哪里的,义阳靠近新野,离豫章还有段距离。

    不过诸葛亮却已经习以为常。

    “这些考生有许多都是周边各郡得到消息前来赶考的。他们大多或贫贱,或不得志,到豫章来找个机会。这里只要唯才是举,考试通过即可录用,机会很多。”

    “义阳虽然不近,却也不足为奇。”

    听了诸葛亮的解释,关羽赞叹道:“我与兄长起兵之时,千军万马中拼杀,屡立功勋,却只因为朝中无人,而得不到重用。”

    “中原逐鹿那么些年,都是东杀西闯,却总不能有落脚的基业。”

    “各地皆有世家,豪强,各自勾结,我们外来人,总是得不到应有的待遇。世家与世家结合,要鱼肉乡里,兄长若愿意随波逐流,只能与他们同流合污,做一个替罪羊,才可能获得他们的支持。”

    “成为他们的武器,成为他们的盾牌!可我们一直不愿意,心里总还有着一口气,也不全是为了天下苍生,只是不愿意这样低头!”

    “我们可以投靠曹操,可以投靠袁绍,但我们是下属不是家臣,总有我们自己的志向要去实现,可这样怎么会被他们容忍呢!”

    关羽说道动情处,也是忍不住红了眼,当年的种种艰辛,难以撼动男儿的心,可是这希望的曙光却让铁打的汉子感动。

    “初时,我并不知这科举二字代表了什么,以为观之,无非是春秋里的为国举贤?如百里奚,管仲?”

    “给出身寒微的人一个机会。我那时的高兴,是因为我感同身受,如今事实在眼前才知道,这是我兄长大业的希望!”

    关羽激动的胡子发颤,好似绸缎一般。

    关羽拉住诸葛亮,“孔明居功甚伟,存初居功甚伟!”

    “我要代兄长好好感谢你啊!”

    孔明笑道:“当年因为出身寒微没有基业,如今有科举,聚天下寒微之士,大事可成也!”

    “关将军不必谢我,我们都要好好的去谢一谢存初,毕竟,这大业是我们大家的大业。不是关将军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主公一个人的事,是天下人共同的事!”

    “是存初提出的科举,给了我们希望。”

    关羽听完诸葛亮一番话,也连连点头,这是大家的事业,大家力往一处使,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

    即便是不全是为了百姓,也有自己封侯拜相的私心,但是关羽喜欢忠义,刘备提倡仁爱,这样的人成就了大事,总是要好的多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