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驅魔信條 >第421章 馬嵬驛
    子時末,這個時間正是人們睡得最熟的時候,城門上的守城士兵也昏昏欲睡一個個止不住的點頭。.1kanshu

    這時,一個人影鬼鬼祟祟的來到城牆下,身體緊貼着城牆胸膛劇烈的起伏着喘着粗氣。

    這個貼着城牆的黑衣人便是太子李亨,此時的他準備從城門出去趕往靈州。

    李亨會一些武功,但是並不厲害,飛檐走壁是不可能了,所以只能趁着夜色和這個令人昏睡的時辰偷偷出去。

    李亨躡手躡腳的來到城門前,四個兵丁正在杵着長槍打瞌睡,李亨躡手躡腳的走過四人,贏面便是城門的門栓。

    李亨選擇的並不是安祿山進來的明德門,那裏的城門已經被撞破必然會有重病把守,所以他選擇了相對安全的延平門,延平門屬於副門就是側門,那裏雖然也有駐守的士兵但是不會像四大主門一樣那麼多。

    李亨使勁擡起了門栓,一整跟粗大的木頭被李亨用盡全力擡了起來,但是微微擡起了一點,這門栓太重了,正常情況下尚需三人合力擡起,他一個養尊處優的太子爺能擡起來一點就算不錯了。

    正所謂一鼓作氣,第一下沒有擡起來,第二次便更加沒有了力氣,反覆試了幾次李亨便放棄了。

    第一條走不通李亨只能退而求其次走第二條路出城。

    他抓緊時間繞道趕往金光門,一路上躲避着巡城的士兵,金光門是長安西主門,把守的士兵會比延平門多不少,但是金光門附近卻有一條暗渠一直通向城外的河裏,李亨的第二個計策就是從暗渠出城。

    李亨來到暗渠旁,他不敢在裏城門進的地方下水,於是便來到西市附近,這裏一個小湖四周並沒有人,於是他便跳下暗渠朝着城外游去。

    一根毫不起眼的細竹籤豎在了暗渠上慢慢飄着,竹籤中空,正是李亨在水下用來呼吸的工具,夜色茫茫加上人困馬乏,一路上並沒有人發現這根細竹籤,李亨一路上順利的來到城外。

    來到城外後他並沒有直接從水裏出來,耳熟又向前遊了一陣,確定離城牆有些距離後這才上岸。

    李亨回頭看了一眼長安城這個他一直住的地方,夜空下的長安城依舊巍峨如同一隻巨大的沉睡的猛獸。

    “等我在回來,就是他安祿山的末日!”

    李亨嘟囔一句,接着頭也不回的離開了長安朝着靈州進發。

    李隆基帶着長長的隊伍朝着靈州金髮,李亨選擇的道路和李隆基一樣,因爲這條道是通往靈州最近的路。

    果然,第三天一早,馬蹄聲便由遠及近傳進了每個人的耳朵裏,李隆基已經成了驚弓之鳥,連忙喊人去看看。

    這時,李亨的馬已經來到了隊伍前,衆人一見是太子便撤掉了防禦。

    李亨快步走道李隆基身邊躬身說道“父皇,安祿山已經進長安城了。”

    李隆基似乎像是早有預料一般點點頭,接着問道“城中廢百姓……”

    “父皇,安祿山並沒有爲難百姓。”

    “那就好,也不枉我把那些銀錢留給他,就是要讓他放過百姓。”

    之後兩人都不說話,之前李亨不聽命令擅自留在長安城,甚至還和李隆基翻臉,這一舉動使得李隆基有些不喜,李亨見李隆基沒什麼要說的便告退了。

    原本李亨是想獨自一人趕往靈州的氣,那樣的話會快很多,但誰知兩夥人選的路線一樣,遇上之後李亨就不可能單獨走了。

    隊伍依舊在行進着,這天終於來到了歷史性的一個地方,馬嵬驛。

    李隆基命高力士讓大軍就地休息停止前行。

    馬嵬驛只是個普通的驛站,規格和環境都和其他驛站別無二致,驛站外有一片桃花林和一個八角涼亭,除此之外的唯一不同就是驛站裏有一個小佛堂,裏面供着觀音菩薩。

    大軍在這裏駐紮,玉奴每天都會在佛堂中誦佛經,但是事情也是發生在這個佛堂裏。

    這一天,禁軍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突然來到了太子李亨的房間中,李亨此刻正在書案前寫寫畫畫,他正在想如何攻進長安奪下長安城。

    “臣陳玄禮參見太子殿下。”陳玄禮進到房間後躬身行禮。

    “陳將軍啊,找孤有什麼事情嗎?”李亨放下了手中的筆,擡頭看着他。

    “太子殿下,臣手下的士兵要求臣立即殺了楊國忠和楊玉環兄妹,臣是在沒有辦法所以這才前來想太子殿下求助。”陳玄禮焦急的說道。

    “這麼?!!”李亨聽到這話後頓時一愣,接着便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如果陳玄禮說的是事實那麼這是要兵變的節奏啊,這可不是小事情。

    “你說的是否屬實?!你可要想好了再說。”李亨表情十分凝重的看着陳玄禮,現在護駕的軍隊就只有禁軍這一支,要是禁軍譁變那麼很可能會一狠心殺了李隆基,甚至是自己。

    “回太子殿下,臣說的句句屬實,事情已經發生了好幾天了,禁軍的將士都在傳說安祿山叛變和楊國忠有直接的關係,是楊國忠挑起了這一事端,所以想要止息叛亂就必須殺死楊國忠還有他的妹妹楊玉環。”陳玄禮說道。

    太子李亨皺着眉頭,這些天他也有所耳聞,在長安城中時他也聽百姓說過這次叛亂的始作俑者是楊國忠,他和安祿山素來不和,兩人彼此間都是針鋒相對,而安祿山領兵在外時楊國忠沒少上本參安祿山,安祿山這次叛亂大部分是衝着楊國忠來的,而且這楊國忠和自己也有着解不開的死仇。

    楊國忠和李林甫曾經聯合冤枉過太子李亨,而且殺了他很多的親信甚至株連數百家之多,給李亨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李亨恨不得立即殺了此人,但是現在卻不是時候,這時候殺了楊國忠名不正言不順,有些太便宜了楊國忠。

    “這件事最初的慫恿者是誰?查的到嗎?”李亨問陳玄禮。

    “臣不知,但這件事很快便在整個禁軍中流傳,現在已經人盡皆知,將士們個個義憤填膺欲先殺之而後快。”陳玄禮說道,原本他也是不同意的,但是事實就如將士們傳言的那樣,如果不是楊國忠恃寵而驕多次上本參安祿山,安祿山興許就不會叛亂,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楊國忠。

    楊國忠早就與安祿山不和,多次上書跟李隆基說安祿山領兵在外其實是傭兵自重打算造反,李隆基也並沒有在意,認爲兩人將相不和而已,事實也正是如此。

    但之後楊國忠卻處處爲難安祿山,並讓周邊的節度使處處牽制安祿山,這才把安祿山逼的造反,但也不能說安祿山沒有反心,只是造反需要個藉口,恰巧楊國忠就是個好藉口,接着進京勤王誅殺楊國忠的幌子打進了長安城。……

    (本章完)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