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都督 >第141章 躍躍欲試的羣臣
    明朝的朝會和其他先朝有着明顯的不同,顯得非常有個性,而這個個性就和當初的開國之君有着莫大的關係。

    第一個不同的便是一個早,那真是變態的早。

    這個習慣是源於當初的農民出身的朱元璋。

    在朱元璋要求的是,做人要勤勉,耕作要辛勞,天不亮就應該起牀耕作勞動了,這是農民的本份,朱元璋就將這個本份帶到了朝堂,最終發展到了變態。

    首先,朱元璋認爲,天下百姓皆苦,那麼當官的就要爲民做主,作出表率。農民都天不亮就起牀耕作了,那麼你當官的就要比農民還要早。當然,這是原因其一。

    原因其二,身爲農民出身的朱元璋,自己早起已經習慣了,天不亮就開始上朝理政,這已經成爲他生活的一個作風習慣,那麼作爲臣僚,皇帝早早的就坐在了高高在上的龍椅上,等待大家朝見,而你卻在家裏酣然大睡,往小了說,你這是怠政,往大了說,你叫目無皇上。人家都在那坐着呢,你還敢遲到?所以,爲了表現對皇帝的尊重,就必須早早的等在午門之外,不能讓皇帝等待自己。

    當然,作爲皇帝也不苛刻,也會體恤臣下的辛苦,沒有像後世那些爛劇情說的那樣,從一品大員到五品小官,半夜就站在午門外喫風喝露。朱元璋還是給諸位親近大臣設置了直房的。

    第二個就是雜。

    原先各朝上朝是按照品級等級的,不是誰想上朝就上朝的。

    但大明卻開了一個先例,品級不再決定內閣成員的進退,五品可以,一品不一定能進,進而延伸,上朝也是如此,一品不一定有資格上朝,但布衣也有可能堂而皇之的站列其中。

    能不能上朝主要是根據洪武皇帝給賜朝臣公服、朝服取得資格。當年朱元璋賜與者達2813人。照理這些人都當朝參。

    當然,這不過是朱元璋的一廂情願的願望,那就是士農工商全上朝,然後讓他聽到所有階層的聲音。

    但是,這不但不被士大夫接受,認爲那狠掉價,更不被後來的皇帝接受,那簡直就是菜市場,根本就沒了皇家威儀。

    於是,後來的皇帝都表示了無限的鄙夷與摒棄,比如宣德六年一次早朝,文武官不至者五百餘人。成化二十三年一次失朝官員竟達1118人。

    所以後來慢慢的還是恢復了先朝慣例,大家還是按照官階大講規矩來吧。

    大佬們有直房休息烤火等待,那些小一點的就只能站在午門外喝風了。

    不過這是一種榮譽,你倒是也想站在這裏吹風喝露,你哪兒來的你?你幾品,品級不夠,早就有人叉出你去了。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個早朝,有資格上早朝的各級官員全部待在午門外等待覲見皇上,就連平時一向請假不來的官員公卿,也悉數到場,在加上跟隨他們一起到來的那些僕人車伕,更是有一種人燈火輝煌頭攢動的感覺,如此一來,午門外就像菜市場一樣,熙熙攘攘的熱鬧。

    但無論什麼樣的官員,按照習慣性,他們在和同僚打招呼拜晚年的時候,一個個眼睛都看着那些直房,因爲所有的人都知道,今天將有一個天大的笑話發生。

    在京城這個地方,你不要和我談什麼保守祕密。一般情況下是這樣,只要你用心留意,不必刻意的去派人打探,你就會第一時間在街頭巷尾獲得你敵對對手的祕密。比如,你的敵手家裏的母雞準備要生蛋,請注意,是準備,這時候你絕對會掌握第一手材料,那隻母雞生出的蛋將是雙黃的還是單黃的。

    在這個年代,人們是不以保密爲榮耀,反而以消息靈通喫遍四方,包打聽這行,更是大行其道。

    毛文龍上書報功的摺子,獨相葉向高還沒看到呢,但其內容早已經在京城裏的百官中傳了個遍,其中幾個錯別字,正在被幾個文化高深的官員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