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好萊塢往事 >第一百二十二章 拍攝
    羅蘭前世不僅見過綠幕,還在綠幕前面拍過戲,但他得承認,所有的一切,全都是跟着導演的安排來走的,而且,由於當時用的全都是數碼攝像機,所以其實也沒啥技術含量,因爲甭管拍沒拍毀,都能無限的在保一條,反正又不是在燒膠片,根本就沒幾個錢。

    打個比方,羅蘭前世接觸到的綠幕,接觸到的特效,其實就是《孤芳不自賞》的五毛錢特效,大寶貝跪在綠幕前拍個特寫,然後這一條就算過了,反正後期也只是把她摳出來,然後嵌入事先排好的斬頭畫面之中,也不修邊角,直接打個粗磨,就能上星了。

    而隨着他演繹行當終結,去做影視解說阿婆主後,他所查到的幕後,其實也就是龍媽摸着小綠人,在攝影棚裏進行大肆拍攝的內容,除了演員本身以外,幾乎所有的東西都特碼的是假的,最多也就是像《海王》那樣,搞一條小船給馬王亞當斯,要不就像《少年派》裏一樣,自己造個游泳池,然後讓蘇拉和模型虎不斷晃盪,這就算完了。

    但現在嘛——

    看着斯皮爾伯格丟來的分鏡頭腳本,實景、人物、CGI的分層畫面之後,他真的是有些頭炸——這特碼的到底是什麼玩意?怎麼和前世的操作流程差那麼多?

    講道理,一般情況下,劇組開機的第一個鏡頭不會有任何難度,但考慮到特效場景需要長期製作,而演員對談可以慢慢拍攝後,先拍製作畫面,再拍演員對話,便成爲了劇組首選,如此一來,羅蘭手上拿到的第一個鏡頭,便是夏威夷上的外景,也就是影片當中,侏羅紀公園創始者帶着男主格蘭特博士和女主塞特勒博士初次見到恐龍時的場景——

    在湖邊,瞧見了腕龍。

    按照羅蘭腦袋裏的記憶流程,若是前世拍這畫面,只需要讓三名演員在綠幕前拍個張望背影即可,三分鐘不到,這一條就能過了,剩下的東西,全都用CGI來做,可現在嘛……

    他們只能對着實景拍,因爲CGI做出來的畫面,實在是太假了。

    “來,告訴我這個鏡頭應該怎麼拍?”

    看着工作人員按照流程,搭建佈景的同時,站在吉普車上眺望遠方的斯皮爾伯格頭也沒低,直接就向羅蘭發出了靈魂一般的拷問。

    聞此言語,羅蘭頓時就牙疼不已,說實話,他……真不知道怎麼拍。

    但他相信,如果自己直接說出‘I don"t know’,那腦袋,可能就保不住了。

    如此一來,他便雙手一撐,踩着吉普車的座椅,爬出了天窗。

    坐在車頂,順着對方的角度,一起望去,待他瞧見遠方的湖泊後,右手也順勢從斯皮爾伯格的馬甲外套上掏了只水筆,在分鏡腳本背後的空白畫面,畫了出來。

    “首先確定的是,我們需要的畫面是三個博士站在湖泊旁邊,眺望湖泊對岸的恐龍。”

    “那這麼看,實景主體就是湖泊。”

    “對,然後呢?”斯皮爾伯格點了點頭,雖然羅蘭回答的沒問題,但這根本就不需要誇讚,在他看來,如果羅蘭學了這麼久,連畫面主體都確定不了,那也別拍了,好好演吧。

    當然了,羅蘭並不知道這些,在聽到‘Yeah’的肯定回答後,他便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一樣,繼續畫了起來,“然後就是確定恐龍和人的位置。”

    “從眼前這幕景來看,恐龍肯定是遠景,而人一定是近景,只有這樣,纔不會讓畫面比例失調,而通過近遠遞增的距離,也能用人的渺小襯托出恐龍的巨大。”

    “繼續……”斯皮爾伯格再次點頭。

    “既然確定了距離,那我們接下來就該找到站位方位,我們得考慮人類眺望的視覺問題,在站位過程中,不能出現景擋恐龍的情況,一旦發生這種情況,那觀衆就會出戲……”

    “那該怎麼站?”斯皮爾伯格問。

    該怎麼站?

    羅蘭直接就用比在草圖上畫了四道線,用三分法對出了四個焦點,而在擡起紙張,透過陽光,窺視自然實景時,那直觀的視覺感受,直接就令他笑了起來,“讓人站畫面的左下角,恐龍站中央和右邊,整部電影的賣點是恐龍,它們纔是我們想要體現的主角……”

    “……觀衆們瞧見逼真的恐龍會興奮,我們的票房就會高,所以,在這一幕中,人不能搶鏡,他們的作用,就是體現出恐龍的高大和震撼……”

    “Oh!Bingo!”在聽到賣點這個單詞後,斯皮爾伯格高興的打了個響指,羅蘭在考慮畫面的時候能把賣點融入進去,這就相當於是抓住了特效片的核心啊!

    看,平常所不能看……感,日常中所沒有……觸,現實中不存在……

    這就是特效片存在的意義啊!

    用技術手段,將幻想搬上熒幕,通過震撼畫面,吸引觀衆源源不斷的走進影院。

    注重畫面,放緩敘事,其實並不是極端,更不是倒退,因爲電影本身就是一門視覺藝術!

    卓別林爲什麼被人喜歡?

    默片時期,電影沒有聲音,他的動作,他的眼神,他的一切,都是通過視覺感官,在向人們傳遞喜怒哀樂,而即便發展到了有聲電影,聲音的存在也是在加強感官感受。

    看電影,看電影,看永遠是在最前頭,劇本的好壞,故事的優劣,的確是一部電影成敗的關鍵,但更多的人,其實是可以接受一個平庸故事的,但前提是,它的畫面得有突破。

    《大白鯊》爲啥能拿影史第一?

    是因爲當時的畫面,給人一種真實的感覺。

    《星球大戰》爲啥能拿影史第一?

    是因爲當時的畫面,滿足了人們的太空幻想。

    《侏羅紀公園》爲啥能拿影史第一?

    它開創了使用電腦合成影像(CGI)的先河,栩栩如生的畫面給人更大的幻想。

    《泰坦尼克號》爲啥能拿影史第一?

    世紀之愛再美,碰上五秒錢特效也得死的一乾二淨。

    《阿凡達》……

    這個就更不用說了。

    實際上,喬治-盧卡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詹姆斯-卡梅隆,都是一類人。

    用一個水準線以上的大衆劇本,灌注當下時代最牛嗶的技術,然後……

    成功了。

    他們比誰都清楚,故事天花爛墜,情節極度燒腦,還不如視覺無限絢爛。

    因爲觀衆不是來聽故事的,而是來看電影的。

    人們坐在影院裏,最先瞧見的,是熒幕上的畫面,而不是手邊的故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