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科技之全球壟斷 >第801章【太陽風暴】
    隨着蔚藍海岸、藍星科技與印渡方面的商務談判團達成諒解備忘錄,緊隨其後便正式達成了實質性的共識,兩家公司打包收好的“行李”也都重新放下。

    三哥盛情相邀,那就留下吧。

    在接下來的一週時間裏便迅速展開了新一輪的工作,帶薪休假了一個月的員工也都全部召回,陸續回到了工作崗位上,對於這批員工來說算是美滋滋的度過了九月份了。

    而其它被解僱的當地員工,兩家公司並沒有主動聯繫他們,也是要面子的,有點小傲嬌在裏面的,反正在當地不缺非核心崗位的員工,是絕對不會去主動聯繫他們。

    不過,他們要是再次來應聘也會重新招進來,畢竟有工作經驗擺在那裏的,對於後續在次大陸市場恢復運營也是有一定的好處。

    率先恢復的就是雲計算與數據分析服務,其次就是WhatAPP等社交網絡平臺迎來一次大更新,當地的用戶們不用“翻牆”也能直接登陸正常使用了。

    藍星科技和蔚藍海岸兩家公司硬是在短短的一週時間裏,讓旗下的幾大重要的基礎服務在次大陸市場率先運營了起來,換做其他廠商,例如歐美的企業,在停擺了個把月時間想要恢復基本的服務供需怎麼也得三兩個月。

    建造永遠都比破壞更耗時,但蔚藍海岸與藍星科技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什麼叫華國速度。

    事實上,能夠恢復的這麼快,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是兩家公司壓根就沒有真的打算要走,不然即便是藍星科技、蔚藍海岸想要恢復基本的運營狀態少說也要十天半個月。

    雙方達成和解之後,兩家公司只需要再耗費大約十天左右的時間就能全面恢復在次大陸市場的運營,恢復到一個多月前的狀態了。

    而當地的用戶驚喜的發現,他們的數據並沒有丟失,藍星科技集團其實很早以前就幫助他們保存在雲端數據中心裏。

    不過,用戶想要拿回這些數據,得交一筆錢作爲運營管理費,藍星科技保管這些數據也是產生成本了的,數據中心的電費啊之類的都是成本啊。

    有理有據,得給錢。

    交的費用最低100盧比起步,大多數普通用戶只需要交100盧比就可以了,也就相當於人民幣10塊錢左右。

    企業級用戶就不一樣了,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盧比。

    大數據到底有多香,藍星科技說第二沒人會說第一,這就是割韭菜行爲,不同的用戶或客戶的收費都不一樣,而且能夠恰到好處的進行分發處理,根據數據的不同而採取區別收費。

    簡單來說就是瘦的小割一點,肥的就多割一點,做數據分析服務本來就是藍星科技集團的拿手好戲,保準能夠恰到好處的收割這筆利潤而不會讓用戶或客戶感到肉痛,最終都會乖乖的交錢。

    結果便是,這波大數據殺熟又爲公司帶來了十幾億美元的豐厚利潤,普通用戶交錢的不多,他們對於數據的認知和重視並不高,也沒有變現能力,所以沒了就沒了,只要產品還能繼續用就行了。

    交錢做多的毫無疑問是企業級客戶了,他們是需要靠這些寶貴數據盈利變現的,尤其是一些電商客戶。

    至於數據的運營成本,過去的一個月下來也就不到1億美元左右。

    關鍵是,就算一個月前三哥搞不搞這波騷操作,這部分運營成本都是要出的,一分錢不少,但出了這檔子事情也多花幾個錢。

    白賺十幾個億,完美的詮釋大數據時代,掌握了數據就是掌握了最大的財富密碼。

    ……

    科技綜合體大廈。

    外界的事情羅晟已經不再關注,近期他都在自己的私人實驗室裏工作,專注於一個關於“2023年太陽風暴”的數學模型上。

    相比較目前正在發生的事情,羅晟更加關注“2023年超級太陽風暴”對地球的衝擊。

    上一世的記憶猶新,整個地球三分之二的地域斷電長達五個月的時間,有些無法應對這種大級別宇宙天災的國家更是直接被打入石器時代,所有的電力設備全部報廢,從此過着點火燭的生活。

    小正府運行的國家面對這種級別的天災只能聽天由命,只有大正府運行,動員能力極強的大國纔有可能應對這種級別的宇宙災害,把危害降到相對最低。

    眼看着距離2023年也就只有四年的時間了,羅晟自然不會坐視不理,這種級別的宇宙天災也必須要提早佈局才能避免將來儘可能減少損失。

    “小娜,把3號文件裏的指標導入模型,繼續模擬。”

    “數據資料正在上傳中。”

    羅晟偏頭看向了工具人妹紙18號,說道:“倒杯茶給我。”

    “好的,主人請稍後。”

    回過頭注視着面板信息,羅晟自言自語的感嘆道:“希望這一次儘可能減少一點損失吧,今明兩年流行病毒還得給你搞一波,多災多難的歲月啊。”

    這種級別的災害危機,打擊的是全人類,羅晟的企業都是超大規模體量,必然也會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越是塊頭大損失的越慘重。

    人類各國要是處理的不好,可能會引發全球經濟大蕭條。

    但是,危機危機,危機之中自有轉機,更是大機會、大機遇。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不太出現在一線視野的星箭國際發展的速度頗爲迅猛,甚至可以說是突飛猛進。

    有着卓越的技術背景支撐,星箭國際已經拿下了國家航天局的多項戰略合作,囊括了下一個五年計劃的空間科學項目的發射任務,包括“太陽極軌望遠鏡計劃”、“磁層-電離層-熱層耦合小衛星星座探測計劃”、“X射線時變與偏振探測衛星計劃”、“空間毫米波VLBI陣列計劃”、“系外類地行星探測計劃”、“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計劃”和“全球水循環觀測衛星計劃”等七個重點項目。

    而面向更長遠的空間科學發展戰略,空間科學先導專項還部署了空間科學預先研究項目,目前也已經遴選出了一百多個項目,其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星箭國際都會參與其中,而且大多都是重點計劃。

    此刻正在演化的模型,其大量的重要數據指標是來源於“CSOS太陽觀測器”傳回來的數據信息。

    早在去年的3月20日,“CSOS太陽觀測器”便通過星箭國際的重型可回收火箭成功發射升空,在今年的2月份正式投入使用,服役期限被暫定爲7年時間。

    該觀測器旨在描述太陽對地球的影響,通過測量太陽輻射的能量變化來更好的模擬和預測對地球的影響,而其中的一大重點便是關注太陽風暴對地球的衝擊進行科學的評估工作。

    運營這顆觀測器的機構是國家空間技術研究院,不過星箭國際擁有數據共享權,自然,羅晟也可以拿到CSOS傳回來的寶貴數據進行分析了。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