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諸天系統道途 >第十五章 禪寺藏寶
    李承鈺領着兩個小的踏步在寬闊猶如後世八車道的天街上,只見街道兩側綠樹成蔭,各式果木均有,其間又有商鋪林立,旗幡招展,門前各站着一個呼客童子,一時間南腔北調,各顯神通,熱鬧非凡。

    三人走馬觀花,眼花繚亂,李承鈺畢竟見慣後世繁華,雖是獵奇但也還能自持,但是兩個小的卻被各式新奇好玩的玩意兒吸引,兩雙小眼珠子咕嚕嚕的左右亂轉,顧盼之間都覺的脖子酸澀卻也捨不得漏下一些。

    直至晌午,李承鈺才拉着戀戀不捨的兩個小的,尋了一處落腳的客棧,待稍作安頓,便託小二哥租了一輛馬車,三人登車而坐隨着擁擠的人潮徑自往南郊去了。

    此行目的主要是爲了“和氏璧”而來,李承鈺在前世看過原著,雖然至今記憶有些模糊,但是對於這塊號稱墜入凡塵的仙界奇石卻是印象極深,大感興趣,不僅僅是其在原著中有着擴寬經脈,增進功力的異能,更是因爲此物是自秦漢傳下的傳國玉璽,乃是中原皇朝正統象徵,其中必然蘊藏着深厚的國運龍氣,對李承鈺的臂助不可謂不大。

    此物現如今保存在洛陽南郊的淨念禪院之中,由佛門領袖之一的淨念禪宗暫時代爲看管,待到天下人聚焦之後,佛道兩教便仰仗此物代表皇權正統象徵,合力推動選擇天下共主之事,以期促成教派勢力凌駕於皇權之上的佐證,亦是對自西漢以來形成的儒教獨尊的世情的一次翻天覆地的衝擊反噬。

    其中內情糾葛,利益衝突十分複雜,所以原著中代表道家的道門、代表釋教的佛門以及代表殘存百家勢力的魔門,三家雖然鬥爭不斷,但是對於促成此事上面的意見隱隱達成一致,只不過彼此爭奪的是誰來在臺前主持罷了。

    而眼下局面,顯而易見,佛道兩家許是達成了協議,合力壓制魔門百家,將佛門推上臺前唱戲。

    如是想着來龍去脈,已是來到了地方。

    下了馬車,只見這座號稱禪院的寺廟儼然是一座小城,粗略一觀,寺內建築此起彼伏,怕是不下數百來間,錯落有致,其頂上俱是三彩琉璃瓦,富麗堂皇,炫彩奪目。

    寺中央處排布着七座大殿,圍繞着一座闊深各達三丈,高達半丈的銅殿,而殿前則是一處闊逾百丈的廣場,俱是白石鋪成,四圍白石雕欄,其正中處供奉一座文殊菩薩騎金獅的銅像,神龕旁還有藥師、釋迦、彌陀等三世佛,俱都彩塑金飾,極盡華貴,其餘處五百羅漢、佛、菩薩各路神聖錯落分佈,均以金銅鑄制,或悲天憫人,或怒目而視,或慈悲低眉,或闔目內守,個個神情栩栩如生,彷彿置身於靈山法界,諸聖環繞,令人心折。

    “果然是富可敵國!”

    李承鈺爲之心折感慨,當世金屬以銅爲貴,然而只這一座淨念禪院所用之銅便已是不計其數,簡直極盡奢華,堪比皇家,管中窺豹,當世佛門勢力何等富華,何等可怖。

    再看入院參拜的人流,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富商庶民,在知客僧波瀾不驚的淡然目光中,俱都虔心奉上不匪的香火錢,或是祈求富貴榮華,或是祈求保全平安。

    儼然是一副以天下奉養一教的模樣。

    李承鈺一左一右拉着唐氏兄妹假意參拜着往銅殿所在的廣場而去,卻被不知從何處轉出來的一位僧人攔下,推說有高僧前來交流,近期不對外開放,看他一副精悍的模樣,便知是有武藝在身,許是防備江湖人士趁機闖入。

    李承鈺先知先覺,曉得和氏璧就保存在那座銅殿當中,蓋因此物具備異能,能順應天時地利,勾連元氣變化,從而牽動人的心緒氣機起伏,若是佛道兩教中的高人精修禪定入道功夫,心境高明者則於此大有增益,若是尋常江湖人士,只修真氣勁力運化之道,則在其影響下反而容易神氣失守,走火入魔。

    所以這禪院之中唯有以那銅殿鎮守,一是爲了避免和氏璧的異能力場盡數外泄,牽連寺中僧衆,二來也是防備他人窺伺竊取。

    那銅殿,李承鈺已是遠遠望見,除了正中處一座門戶外,別無入途,想來這禪院之主了空僧人必是守護在裏面,且不說此人武功如何,單論若要闖到銅殿需經過全寺二百來個高手並四大護寺金剛的圍攻,便是一場地獄級的難度,唯有當世最爲絕頂的那幾位高手纔有機會做到。

    不過好在,長生訣大成的李承鈺單憑功力已是列入這個行列的前幾位,所欠缺的不過是運化對敵的經驗,所以此行大有可爲。

    與攔路僧人告罪一聲,他又往其他處瀏覽幾許後,便帶着兩個小的回返城中安歇。

    往後幾日夜裏,他每每於禪院左近的土丘之上默默觀察,憑藉着長生訣大成帶來的五感增益,即便是夜幕深沉,他亦是能借助細微的星月光華將禪寺之中的變化瞧得一清二楚,所以很快就摸索到了寺中僧衆的一些規律,又與逐漸被翻找出來的模糊記憶一一印證,便尋到了機會。

    原來這禪主了空僧人亦是難以長時間經受和氏璧異能的影響,每晚必然有一次出來歇息的時機,而寺中僧衆更是連銅殿百丈範圍都難以久待,只在外圍幾座大殿之中誦經戒備,這就給了李承鈺趁機施爲的時機了。

    於是,計劃應勢而生。

    當夜,月明星稀,李承鈺身披夜色,踏雪無痕,自禪院後方越過危崖峭壁,潛入寺內,飛速掠過一座座禪房殿落,及至中央銅殿白石廣場邊,於諸僧衆誦經聲中,隱於大殿屋檐下,收斂氣息靜候。

    過得一時三刻,諸僧衆誦經完畢,在四個魁梧雄壯宛若護法金剛的僧人帶領下各按方位齊聚廣場銅殿前,二百來個老幼光頭,俱都一襲灰色僧袍,個個屏息靜氣目光灼灼。

    『如果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