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貞觀俗人 >第1058章 奪情起復鎮醜蕃
    仲夏時節。

    松州城中一片熱鬧,感覺不到什麼吐蕃大軍來襲的驚惶,或許是魏國公秦琅在此,給了大家信心,又或者是松州寧遠軍這些年的強悍,讓大家相信他們的守禦能力,又或者大家並沒有怎麼把吐蕃放在眼裏。

    吐蕃,多數商人眼中,那只是一個很偏遠之地的小國罷了,連吐谷渾都遠不如,所以二十萬也好三十萬也罷,肯定也只是虛張聲勢。

    在這一片奇怪的氛圍中,洛陽有旨意到來。

    秦琅奪情起復。

    本來因父喪而丁憂去職前來松州奔喪扶靈的秦琅,被皇帝下旨奪情起復,以宰相之銜兼任劍南道宣撫經略招討使、檢校益州大都督,讓秦琅全權負責統領防禦吐蕃入侵一戰,並給予他節制河隴兵馬之權。

    反正就是全權負責此戰。

    或者是信任秦琅,又或者是沒瞧的起吐蕃,朝廷在接聞吐蕃二十萬衆來襲松州,侵略諸羌後,沒太大驚訝。僅僅只是讓在松州的秦琅奪情起復,全權負責戰局,然後都沒從中原抽調一兵一卒過來增援。

    只讓秦琅節制劍南雲南青海隴右河西五道兵馬,可根據需要調動,僅此而已,遠在長安的皇帝認爲河隴劍南一帶邊軍兵強馬壯,根本用不着再從中原抽調兵馬了。

    連京師南北衙的那些大將軍們,都沒抽調。

    洛陽朝廷這邊對皇帝的指示,當然也是沒有異見,監國太子遵照旨意頒令,讓秦琅全權負責,說吐蕃狂妄囂張,讓秦琅好好教訓一下,還交待務必要救援党項諸羌等。

    洛陽朝廷這邊都沒怎麼把吐蕃放眼裏,長安的皇帝也是如此。現在洛陽朝廷上下,正在討論對高昌動手的事情,太子已經將準備動手收拾高昌的計劃上奏長安天子處。

    李世民對此回覆是可,皇帝也認爲高昌近些年有些狂妄無邊了,居然敢屢屢挑釁大唐,支持洛陽朝廷對高昌用兵。

    對於太子奏報中提出的先對薛延陀緩的選擇,也表達了讚賞,覺得先西后北是正確的。

    至於說打高昌時要順帶收拾欲谷設,皇帝也沒意見,西突厥大汗的位置不可能給欲谷設,就算泥孰之弟同俄設這大汗當的不行,可也不是欲谷設想要就給的。

    他一東突厥逃亡過去被大唐安置在西域者,有何資格當西突厥大汗?欲谷設越是表現的野心勃勃,朝廷越不可能答應。

    畢竟在射匱可汗、統葉護可汗、肆葉護可汗、莫賀咄可汗、泥孰可汗等這一連串的西突厥可汗後,大唐是希望西突厥的可汗越來越弱,西突厥越來越弱,這才符合大唐的利益的。

    欲谷設犯了忌諱,突破了大唐的紅線,犯了跟薛延陀一樣的錯誤,當然得收拾。

    至於先高昌後欲谷設再薛延陀這個順序,完全就是按朝廷戰略部署需求來的,漠北的薛延陀先讓他跟回紇等玩一會去。

    高昌控扼西域咽喉,既然不聽話了,自然得第一時間先滅了,否則就會成爲一根卡在喉嚨裏的卡,會很不舒適的。

    至於說吐蕃?

    這個時候跑來湊什麼熱鬧?

    讓秦琅順便收拾了吧。

    松州這邊。

    多數百姓軍民對於吐蕃都是有些過於輕視的,並沒有真正意識到吐蕃其實很強。

    這種樂觀的氣氛秦琅倒也挺喜歡,總比人心惶惶的好。

    反正打仗對於他來說,也不是什麼難事。

    他秦琅這些年東征西討打過的仗可不少,尤其是他以前可是曾在松州、疊州打過仗的,敗過党項,滅過吐谷渾,甚至槊挑過吐谷渾大汗。

    對付遊牧民族他很有經驗,突厥人打過,党項人打過,吐谷渾人也打過。這種高原地形他也一樣有經驗的,曾經可是在高原轉戰數千裏,最後在河曲野馬臺一戰滅吐谷渾。

    當時吐谷渾兵馬可比現在的吐蕃還多,他不也打贏了,還贏的那麼漂亮。

    如今的局面比當初好的多,當初轉戰千里深入不毛,後勤轉運補給都沒有,全靠以戰養戰就地補給,更別提敵衆我寡。

    如今他以逸待勞,坐擁險勝,對付幾千裏趕來的吐蕃,怎麼打怎麼贏啊?

    朝廷對此戰的態度,其實是沒問題的,別說秦琅這種百戰名將,有戰神之名的秦琅,就算是就讓松州都督長史韓威領兵防禦,不說大破吐蕃二十萬衆,起碼防守不失是沒問題的。

    奪情起復秦琅,也是想要好好教訓下吐蕃,贏漂亮一些。

    打吐蕃肯定能贏,關鍵是贏到什麼程度。

    若秦琅只是要贏,其實很簡單,先據城而守,再找機會出城反擊一下,不需要什麼大捷,只要小勝一二場,然後耗到吐蕃人無功而返他就贏了。

    到時再出兵隨便追一下,砍幾個人頭,就能大肆吹噓一番功績了,這是最簡單的。

    甚至若想再保守點,城都不用出,就守城,吐蕃人就算是趕着牛羊來的,也耗不了太久的,一兩個月後就得回老家,到時他當然是禦敵有功。

    當然,這種勝利,秦琅是瞧不上的。

    而如韓威或是秦珣等樂觀派那樣過於天真,他倒也沒有,真以爲吐蕃二十萬全是烏合之衆,到時領個一二萬唐軍兩軍一衝,就殺的吐蕃落水流水全軍覆沒?

    那不可能。

    人家既然敢來,就是有備而來。

    不說二十萬,就算是五萬精銳青壯戰兵擺開來,也能滿山滿谷,以松州這進而的地形來說,其實並不太適合大規模的軍團戰役的,山谷都不算大,沒有大的平原。

    上萬人就很擁擠了,十萬人,那真的能擠滿幾個山谷,真打起來,其實更多的是添油。

    但是,這也會使的戰場有諸多限制,敵人固然擺不開兵力,可想反擊也不容易,很容易就成爲消耗戰。

    “這裏戰事一時半會不會結束,要不五郎你們幾個扶靈先回長安到昭陵安葬,讓父親入土爲安?”

    秦琅問幾兄弟意見。

    老五倒是沒意見,他本就棄武學文,對於戰事有種天然的畏懼,雖然眼下松州氣氛挺好,可也願意回長安。

    老四和老六倆兄弟在國子監那就是馬球隊的主力,學文不用心騎射卻是深得秦瓊家傳,兄弟倆卻是不願意回長安,更想留下來,甚至想要趁機加入軍中,以求建功立業的機會。

    老四秦理秦懷道甚至說自己如今已經是松州交合縣的世封縣令,敵人來犯,他做爲封臣守土有責,豈能在這個時候離開?

    “你們雖得世封,但現在俱還未加冠成人,所以現在並不用擔憂這些,再說如今松州都督府,官吏兵馬皆是朝廷派授管理,做爲封臣,我們也只有監察之權而已,你們留下來,也發揮不了什麼作用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