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貞觀俗人 >第1144章 襄城行宮
    汝州。

    襄城宮,秦琅攜新婚嬌妻長樂公主拜見在這裏遊獵的皇帝。

    “這座襄城宮修的不行,朕以爲閻立德也算建築方面的能臣,可此行宮動用兩萬工匠民夫,耗費二百萬貫錢,前後修了兩年才完工,結果卻處處都不能如朕之意。夏天行宮中悶熱無比,還多蛇蟲蚊蟻,冬天又陰冷潮溼·····”

    皇帝拉着女婿的手抱怨,本來襄城宮就是修來避暑用的。皇帝在長安時,一般夏天是到岐州的九成宮去避暑的,遷都來洛陽,夏天當然最好也是有個避暑的行宮。

    特意讓閻立德修建,結果修成了這副樣子。

    “若不是你那幾年一直呆在南疆,當時朕肯定是要讓你來修的,也斷不會修成這個樣子。你監修的長安大明宮、洛陽紫微宮和上陽宮等可都非常不錯,既不需要動用國帑和朕的內庫錢,還能有收入,甚至工匠們也都很高興,賺了大筆工錢。可閻立德就不行,耗時又耗費,最後還惹工匠、商人等生怨,哎。”

    秦琅坐在那裏給皇帝泡茶,卻不接話。

    他都已經決定要走的人,哪會接這話茬。

    李世民說了半天,秦琅就不接話。

    搞的他有些沒面子,最後只好挑明道,“你的才能朕是很欣賞的,你不僅能統兵會打仗,經濟方面也是把好手,朕實在不想讓你離開啊。”

    “臣十六歲協謀元從靖亂,至今也已爲聖人效忠十六年了,這些年兢兢業業,也立了些微薄功勞,承蒙聖人厚愛,對臣十分恩賞,如今也算功成名就,還與長樂公主大婚,現在就想好好享受下生活,多陪陪公主,有空也在家教教兒女和年幼的弟弟妹妹們,先父走的早,我這個做兄長的總得負起教導之責,不能讓他們將來墜了秦氏家門!”

    李世民認真打量秦琅。

    “看來你是真鐵了心要離開了,能跟朕說句實話,爲何?難道朕哪裏薄待了你,哪裏委屈了你?”

    “聖人當然不曾委屈了臣,聖人連最寵愛的長樂公主都給了臣,臣哪能不知聖人的恩寵,只是臣說的也都是實話,如今朝中名臣輩出,衆正盈朝,聖人春秋鼎盛,太子也年輕有爲,臣留不留在朝中,也沒半點影響,若是說如貞觀早年那般,內憂外患交加,那臣當然不能走,可現在並不影響啊。”

    “朝中沒有臣,不會有半點影響,但秦家如今沒有一個當家的人,年輕小輩們難免容易學壞,必須得多花時間抓緊。”

    這個理由,也很充足。

    皇帝也沒法反駁,畢竟爲了家族嘛。

    “聖人也想早點抱外孫吧?”秦琅又笑着道。

    李世民瞪了他一眼,“你還好意思說,這婚後都幾個月了,長樂肚子就沒一點動靜,你可不能冷落了她,否則朕可跟你翻臉無情。”

    “臣與公主伉儷情深,一時還沒有懷孕,也實屬正常,所以更加需要多些相處的時間,公主如今也已經有些焦躁了,臣需要多陪公主。”

    “輔機和道宗的女兒都懷孕了,長樂能不急嗎?你秦琅兒女都十幾個了,正妻過門小半年,卻還沒懷上,換誰都得急,行了,既然你想休息,那朕準了。”

    “請聖人下旨免去臣同平章事銜,臣回了南方封地,總不能尸位素餐吧?宰相之職,乃總領百官輔佐君主治政的重要職位,臣空佔着實在是心中不安,這也於國於益,請聖上收回。”

    “朕打算給長樂和你在遼東都各劃封一萬畝地,等戶部劃下來後,你趕緊安排人過去接收開墾吧。”

    “臣無功不受祿。”

    “破遼東你的功勞還是很大了,就不用推辭了,就當是提前給我那還未懷上的外孫的吧。”

    “謝聖上。”

    遼東兩萬畝地,必然是在中部山區裏,要說價值現在不算高,開發成本不小,但也是一筆傳家的財富,只要遼東安穩,將來這地還是值些錢的,畢竟這不是一般的田地,而是封地,可減免三分之一稅賦的。

    可現在秦琅的心思都在南方,都在呂宋島,因此對於遼東的土地其實沒太大經營的心思。

    “你覺得滅高句麗還需要多久?”皇帝改變話題。

    “牛進達捷報頻傳,進展喜人,在秋收之前,便有可能將整個遼東拿下,是否可以考慮秋後直接進軍平壤,一舉滅掉高句麗?”皇帝問。

    現在大唐朝野上下,都覺得高句麗已經是隻任人宰割的死老虎了,再無反抗之力。但秦琅還是提醒皇帝,切勿操之過急。

    高句麗畢竟立國七百年,數百萬人口,實力還是有的,尤其是遼東,山城堡壘林立,雖然如今我大唐是佔盡上風,也不可大意。

    一個不慎,雖不說滿盤皆輸,但也會損失很大。

    遼東的山城之險,李世民也是親眼見識過的,而且秦琅說的沒錯,高句麗雖然遼東軍團幾乎覆沒,但也並不是就沒半點還手之力了。

    其禁衛軍也還起碼有十萬人馬,若是臨時再徵召青壯,或是向百濟借兵什麼的,也還是能夠拉起一支抵抗力量的。

    “高句麗禁軍中擁有不少具裝甲騎,必須當心提防!”秦琅提醒。

    高句麗其實不僅僅有山城堡壘,並不是只知道龜縮防守的,否則當年宇文述等九大將率九軍三十萬人直趨平壤,最後也不會敗的那麼慘,只剩兩千人逃回遼東城下了。

    高句麗做爲一個半耕半牧的東北王國,擁有實力不俗的騎兵部隊,尤其是一直保持着一支數量不低的重騎兵部隊。

    這是他們與中原魏晉南北朝一直交手中建立起來的,實力很強。

    高句麗手中的這支重騎王牌,當年可是對抗中原王朝的主力,後來也經常調到南邊半島上去打百濟打新羅。

    在去年大唐東征之時,遼東戰場上並沒有見到這支王牌,而且當時高句麗人反應不及,也以龜縮城中防禦爲主,指望寒冬到來,大唐不戰自撤。

    誰知道最後敗的那麼快敗的那麼慘,以至於這支精銳還一直留在半島上,仍在防新羅軍。

    大唐這些年軍隊改革,重裝騎兵其實是在減少配比了,這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畢竟重騎的成本太高,相對性價比不高。

    “臣建議還是穩紮穩打,不必急於一時。以遼東如今這大好的開局,搶佔的搶佔的先機,只要在遼東放上五六萬人,穩步推進,以封鎖掃蕩爲主,以圍城襲擾爲輔,遼東地區的高句麗人堅持不了多久,而我大唐同時推進移民、軍屯,並對留下的高句麗人進行改造安置,那頂多三年,整個鴨綠江以西的遼東地區,就將徹底的爲我大唐所征服,且是沒有半點後遺症的那種。”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