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貞觀俗人 >第1163章 中書門下
    洛陽。

    高句麗使團焦急萬分的再次入洛面聖,這已經是高句麗今年派出的第五個使團了。

    這一次,國王高建武派出了世子高任武親自前來請罪。

    自今年齊王李祐在黔中東寧起兵謀反被殺後,皇帝似乎一下子蒼老了許多,他再次將朝廷軍政事務全都交給太子監國,自己移駕郊外洛水南岸的顯仁宮。

    太子在東宮攝政監國,軍國大事由政事堂決策,議好了再呈奏東宮太子。

    中書令長孫無忌、侍中馬周、左僕射房玄齡、右僕射高士廉四位重臣領銜政事堂羣相劉洎、褚遂良、崔敦禮、李績等。

    在政事堂,長孫無忌如今是大權獨攬,早已壓過了房玄齡。許多重要軍國事務,都以他意見爲主。

    高句麗使團再次入朝,鴻臚寺負責接見,然後上報政事堂。

    中書省內政事堂上,

    趙國公、太尉、中書令、平章事長孫無忌看過高句麗使者遞上的國書之後,冷哼一聲扔到了一邊。

    去年皇帝御駕親征,連下高句麗十餘城,不僅攻破了其遼東千里長城防線,還將其遼東軍團的主力幾乎盡滅,趕在渤海封凍前皇帝班師凱旋。

    牛進達留守遼東,親鎮鴨綠江北烏骨城。

    在經過了一個寒冬的休整之後,開春後再次發起攻勢,這次更是如秋風掃落葉一般,迅速掃蕩了整個遼東地區。

    高句麗諸山城堡寨苦苦支撐,許多都沒能撐過青黃不接的五月,最後只得投降。而那些手裏還有點糧食,依然頑抗的高句麗堡寨,卻也在唐軍的掃蕩下,根本無法恢復耕種。

    苦苦撐了一天又一天,鴨綠江對岸半島上的高句麗國王卻根本不敢派兵來。此時雖然高句麗手中還有十來萬人馬,甚至在去年又緊急徵調了大量新兵,可高句麗面臨的問題也十分嚴峻。

    這些兵馬戰鬥力不強,士氣更低落,尤其是遼東幾乎淪陷,失去了東面的戰略防禦支撐,高句麗人現在只能被迫把那僅剩下的一點兵馬留守半島,防守都城,根本不敢再派去遼東。

    就算派出去,也過不去鴨綠江。

    更別說,唐軍在遼東展開攻勢的同時,牛進達也沒忘記騷亂半島沿岸,派出了李海岸、鄭仁泰、王文度等幾位副將,不斷的率水師戰艦在沒海登陸襲擊,高句麗人苦不堪言,唐艦數度出現在了平壤附近,搞的王城一日數驚。

    這種情況下,高句麗人還怎麼救援遼東?

    只能眼看着牛進達在遼東掃蕩圍困,逼降了一城又一城。

    此時高句麗人面對大唐的強大攻勢,國內出現了兩股聲音,一股是以國王高建武等爲代表的投降派,鑑於局勢危險,遼東幾乎淪陷,所以提出棄遼東保半島的策略,向大唐請罪投降,將遼東半島割讓給大唐,雙方以鴨綠江爲界,以換取大唐的休兵罷戰。

    他們的理由還是如今高句麗主力盡喪,遼東防線盡失,而唐人又擁有控海權,他們實在是無力對抗了。

    只是他們想投降,有人卻不樂意,那就是淵蓋蘇文,這位高句麗大對盧堅決反對投降,一來他認爲唐人在如今這種局面下,根本不會見好就收,一定會一鼓作氣直到攻入平壤徹底滅亡高句麗爲止。

    所以求降也不會有效,倒不如拼死一戰。

    還有一個理由,就是淵蓋蘇文家族之前一直掌握着遼東地區,握着遼東軍團,這是他們家族佔據大對盧這個宰相之位的底氣依據,如果現在按國王之意投降,割讓整個遼東給大唐,那淵氏一族就什麼都沒有了。

    國王沒了遼東,手裏還有半個禁衛軍團,而他淵蓋蘇文可就沒有了半點資本,而淵蓋蘇文跟國王高建武的關係向來不和,以前淵氏實力雄厚,不把國王放在眼裏,而如果現在投降大唐,一旦戰事停息,淵氏肯定是第一個被國王清算的。

    畢竟現在大敵當前,國王也不敢輕易搞內訌。

    爲此,淵蓋蘇文反對投降,並建議向南面的百濟割讓十三座城,以換取百濟結盟出兵,協助對抗唐軍,不僅要守平壤,還要打回遼東去。

    淵蓋蘇文不顧國王與大臣們的反對,直接派出了使者去百濟聯絡,同時派使者去倭國,那十三座城本屬於國王這邊的地盤,淵蓋蘇文說送就送。

    高建武非常不滿,於是他聽從大臣建議,立馬任命自己的兒子高任武爲莫離支,這原也是淵蓋蘇文擔任過的職務,是宰相之職。淵蓋蘇文兵敗遼東,帶着敗兵撤回平壤後,請辭了莫離支之職,保留大對盧之職。

    本來原來只有大對盧爲百官之首,後來淵氏在大對盧之上設莫離支,自任莫離支,現在辭職莫離支再任大對盧,實際上也還是不肯放權之意。

    而高建武任命自己兒子爲莫離支,然後派他前往大唐出使,請罪投降議和。

    雙方各幹各的。

    “高句麗現在挺亂的啊。”

    中書侍郎褚遂良如今是長孫無忌的心腹,馬上接話道,“亡國之象也。”

    “這泉蓋蘇文狂妄至極,居然還想聯盟百濟和倭國一起對抗大唐,癡心妄想。”

    左僕射房玄齡卻道,“泉氏雖失遼東,但其家族在高句麗影響依然很強,我聽聞泉氏自遼東兵敗,糾集了兩萬多人馬退回平壤,兵馬就駐於平壤城外,將國王和高句麗朝廷置於其控制之下,如今他執意對抗到底,大唐需要考慮這點。”

    “高句麗想做困獸之鬥,但國王都不肯打了,而且百濟與倭國又豈會爲他們火中取栗?”長孫無忌道。

    “以我看到的報告來看,最近百濟和倭國都有許多不正常的動作,他們極有可能已經跟高句麗泉氏達成了協議,是極可能出兵支援高句麗的。”

    長孫無忌認爲不可能,因爲高句麗經去年之敗後,再加上今年這輪攻勢,滅亡在即,百濟和倭國爲什麼還要支援他,如果是在去年之前,則還有可能。

    “百濟和倭國非不知我大唐之勢大也,只是脣亡齒寒的道理,他們也未必不懂,尤其是百濟尊奉儒家也數百年,深習漢文化,他們肯定也清楚的。而倭國,這些年也是在全面效仿我大唐革新,頗有些成績,號稱兵強馬壯······”

    兩位地資歷高的相公有了不同意見,各執已見。

    <r/>

    “馬侍中?”

    長孫無忌望向侍中馬周,想得到他的支持。

    “我認爲房相公所言,也是極有可能的,畢竟高句麗兵敗至此,那泉氏不也依然要負隅頑抗到底嗎?所以什麼事都是有可能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