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貞觀俗人 >第1201章 開衙建府
    有了這道旨意後,金銀島的身份就確定了,有了皇帝賦予的合法性,再不是黑戶,這很重要,非常重要,重要到交三分之一的稅賦其實也非常划算了。

    雖說如果一直黑戶下去,也許有一天,秦家可以直接在島上稱王或建國,將來做中原王朝的一個附庸國或藩屬國什麼的。

    可還有更多的不確定性。

    如現在這樣,一道詔令就把一切隱患都解決了,只不過是付出了三分之一的稅賦,換來的這一切難道不划算?

    朝廷給出的可是極難得的自由領地地位,是與中原世封領地完全不同,擁有更大自治權益地位的啊。

    這正是秦琅一直以來都幻想擁有,卻一直都沒法擁有的。

    如今,李世民居然鬆口了,秦琅高興還來不及呢,所以他接到旨意後,當天使表示他應意思意思以謝君恩的時候,秦琅直接就讓使者給皇帝帶回十萬貫的謝意。

    這十萬貫僅是換一個呂宋都督,一個海外羈縻州都督的銜頭,秦琅卻覺得非常划算。

    他甚至都有些意外,皇帝爲什麼這麼大方?

    他原以爲,金銀島肯定也瞞不過皇帝,但只要他不是故意滿世界宣揚,也許皇帝也就睜隻眼閉隻眼,這個事情呢大家心照不宣也互不提起,就這樣不黑不白的下去。

    可誰知,皇帝居然主動的提起這事,還給了這麼好的處置結果。

    “我覺得,朝廷這是明搶,他們什麼都沒付出。”

    “不,那道詔書值更多,我們是賺到的那個,不要看的太淺了。”

    秦俊依然覺得皇帝就是明搶,“最多上繳十一稅就不錯了。”

    “年輕人,有舍纔有得,你知道這道詔書頒下,我們金銀島多賺嗎?”

    一個呂宋都督府,雖然天使也解釋了,說朝廷將之定性爲海外領地,屬羈縻府州,跟中原的世封府州沒法比,比如移民等有不少限制。但秦琅覺得已經足夠喜出意外了,根本性的合法性的問題解決了啊。

    至於說三分之一的稅,這反倒是小問題了。

    皇帝承認秦家在海外經營的殖民地的自治地位,給予了合法地位,還有什麼不滿足的?不干涉領地內政,這妥妥的封國啊。

    秦琅也不由的對皇帝李世民再次充滿敬佩,李世民的這個處置體現了無比的政治智慧,他不是楊廣那種小氣的皇帝,也不是劉邦那種過河拆橋的皇帝。

    他真正實現了當年對秦王府那些舊部們說過的話,同生死,共富貴。

    金銀島設爲羈縻都督府,顯示出了皇帝高超的政治水平。

    不服不行。

    三分之一的稅看似高,但重點是呂宋將推行的是朝廷的稅賦法,而朝廷自貞觀新政以來,雖說工商稅比較嚴格,可兩稅法做爲基本國稅政策,還是負擔較輕的,稅制相對合理,所以比起過去的租庸調稅法,要強的多。

    兩稅法保證了絕大多數普通百姓們減輕了負擔,而工商、專賣等稅又能保證財政稅收,朝廷用此稅法,地方上也是三分之一留州縣,三分之一留道府,三之一上繳國庫。

    現在朝廷要求呂宋每年將三分之一稅賦上繳國庫,其實跟內地沒什麼區別。

    在秦琅看來,這個要求一點都不過份,畢竟皇帝給了你一個別人給不了的地位,置呂宋都督府,就算成爲一個羈縻州,那也屬於大唐體系的一部份,那麼以後就沒有人敢輕易碰觸。

    至於說將來改土歸流這個問題,反正暫時是不用擔心的,若是皇帝覺得有這種能力,他直接就弄成武安府一樣的經制州了,何必那麼麻煩。

    能用錢解決的事,秦琅看來都不是事,因爲秦家和呂宋現在都不缺錢。拿走三分之一的稅賦,秦家還有三分之二。

    就算秦家再推恩分封,還要再分出一些稅賦收益給封臣,但秦家還是拿大頭。更何況,呂宋島未來的經濟,又不僅靠稅賦,還有秦家自營嘛。

    這些以後就相當於是秦家的國營產業,官營作坊,比如鹽場啊、金礦啊、港口啊、鑄幣等等,這些的收益可不比收稅少啊?

    就好比現在,島上就算正式開始收稅,一切按朝廷的稅賦標準來,也收不到多少,可秦家現在經營的這些產業,收益卻很大,以後只會更多。

    “大郎,眼光要放長遠。還有你要記住,中原不會是我們的敵人,只會是我們最強大的依靠。金銀島也好,呂宋都督府也罷,我們都要認清自己的定位,這就是中原的海外前哨站,我們秦家是我中原南海站崗放哨的!”

    “我們秦家雖然在朝中人脈很廣,民間也有些聲望,甚至手中也確實攢有不少財富,但是這些與中原大唐相比,其實不值一提。秦家再厲害,那也無法和朝廷對抗,那是不自量力以卵擊石,萬萬不可取的。”

    站在皇帝的立場,他完全可以碾滅秦家,可皇帝爲什麼沒有?

    秦琅或許能夠明白一些皇帝的心思,一來秦家的行爲並不是個例,而是有普遍性,如今絕大多數勳戚豪強都在這重商的大環境下,參與工商貿易,也有許多如秦家一樣在海外經營,甚至將來會更多。

    正所謂法不責衆嘛。

    再者秦琅本身是皇帝的心腹勳臣還是女婿外戚,這妥妥的自己人爲什麼要動?

    關鍵一點,李世民知道秦琅忠於他,也支持太子承乾,皇帝已經老病,爲了接班人將來過渡順利,皇帝不可能這個時候動秦琅這樣的支柱。

    理由還有許多。

    但說白了,李世民年輕的時候是一個軍事大家,戰略高手。而做了近二十年皇帝后,李世民早已經成長爲一個優秀的政治家,是一個政治高手,權謀大師。

    何爲政治?政治就是利益的分配,通過各種手段來分配利益,皇帝就是那個利益分配者,保證各方都能滿意,都能認可他的分配法。

    在利益分配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是要妥協調和的。

    但最終的目的,其實就是皇帝要喫最大的那塊蛋糕,這是不會變的。會變的。皇帝要做的,就是得讓大家同意他喫最大那塊,所以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妥協,更需要的是結盟。

    一個政治高手,始終得明白一點,就是通過不斷的結盟,來爭取更多的支持者。而結盟的手段,不外乎就是利益交換。

    互惠互利的雙贏,纔是最佳的結盟方式。

    搞明白了這些,纔是一個合格的帝王。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歷代帝王,就能一眼看出水平之高下,如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秀、隋文帝楊堅、唐高祖李淵這些人,就都妥妥的是權謀高手,他們最擅長的就是結盟,建立一個以自己爲盟主的制勝聯盟,形成一個強大的利益集團。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