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貞觀俗人 >第1333章 公車上書
    新年在即,明年又是三年一次的科舉會試,此時的東都洛陽城中,早涌進來無數的地方朝集官吏,以及藩屬臣邦的使團,以及大量的準備科舉的考生士子。

    洛陽學城,當初由秦琅親自設計,擴建於洛陽城東郊的一座廂城,裏面不僅有學生萬人的大唐東都國子監,也還有諸如太醫院下的太醫學院,太常寺下太常音學院,太史局下天文學院,戶部下的財經學院,十二衛軍的講武堂等等專科學院。

    這些代表着大唐最高水平的學府的國子監和專科學院,加起來在讀生員超過三萬之多,而學城裏不僅有這些學校學生,還有許多配套的產業,諸如醫學院下還有附屬醫院等,紡織學院下還有紡織廠等,總之這座學城十分熱鬧,超過十萬人口。

    裏面街市星羅棋佈,十分熱鬧繁華。

    畢竟這年頭,讀書人依然屬於高消費能力羣體,不說國子監有許多勳戚高官子弟以及羈縻府州的蠻夷酋長子弟,還有許多海外留學生,就算是一般庶族寒門地主子弟,能進入到洛陽國子監讀書,那也是都是百裏挑一的精英了,考進來會有狀學金等。

    至於各種專科學院更不得了,因爲他們能考進來基本上就不愁將來工作,雖然不能如考進士一樣考到就可以做官,也不如國子監裏的監生不僅可以考科舉,而且考不上只要畢業考試合格,也有機會爲吏等,但專科學院的學生們都是專長特技,不管是會醫學還是會音樂還是會天文地理曆法,又或者是書法算術這些,都是特長生,許多都是早早就會被京城和地方的官府招聘的。

    成績好的留京師省寺,差點的去府州,最差也能下縣。

    不管是當醫生還是當老師,總歸是個鐵飯碗,是個出身,畢竟如今大唐官吏並沒有那麼嚴格的界限,吏乾的好也一樣能夠升爲官的,大唐已經推行了十來年的官、吏末位淘汰制,每年通過科舉和學校錄取大量新鮮的官吏同時,也會通過考覈,將末位的官吏淘汰掉許多部位。

    正因爲這個機制,纔沒有導致歷史上許多王朝到了中後期,選人久滯京師侯選,有時甚至十幾年侯選而等不到一個官職的狀況,畢竟通過科舉、門蔭、舉薦、學校等各種方式,朝廷錄取的士人一年比一年多,有資格爲官者不斷增多,但官職就那麼多,所以就會出現許多人等一個官職的情況。

    秦琅當初主張加大科舉錄取率,以及學校並舉的取士方法,減少門蔭入仕的渠道、數量,然後再引入這種末位淘汰制,加上把吏職也引入,形成役、吏、官三級,並且打通晉升渠道,讓一些優秀的年輕人,先從底層吏職做起,既積累更多經驗,也可減少一些侯選艱難的情況。

    實行到如今,總體來說還是效果不錯的。

    科舉和學校成了朝廷錄用官吏的最大渠道,也正因此,如今每年到了科舉之年,洛陽就雲集無數士子。

    科舉考試只要通過會試考中進士,那可就直接能從官做起,這比通過學校出身,一般得從流外九等的吏做起,強太多了。

    雖然有些專科學院的學生,可以憑自己的專長,也能夠從偏遠地方的專業技術官僚做起,但差距還是很大的。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每年都要來爭一爭。

    好在朝廷科舉制度到如今,也是越發完善,有縣試府試鄉試等各級分流。又嚴格限定了每年每級考試的參考人員數量,以保證每年的錄取率爲十分之一。

    如今每三年一科的會試,給予的會試考試資格名額總共一萬人,最後總錄取一千人,分爲三甲,一榜爲六人,狀元一個,榜眼兩個,探花三個,稱進士及第。

    二榜稱進士出身,三甲同進士出身,各數百。

    所以科舉到如今,那真是國家盛事,但最難考的反而不是會試或鄉試了,畢竟縣府鄉會試都保證十分之一錄取率,而殿試只是進士排名,真正難考的反而是每級考試前的資格考試,又稱科試。

    比如說會試,每三年一次,總共只有一萬個考試名額,而除了本屆鄉試錄取的新科舉人外,往年通過鄉試錄取的舉人,這舉人身份也是不變的,依然可以參加後續會試。

    於是乎,所有的舉人每三年一次爭奪這一萬會試資格,參加鄉試科試,這個是沒有錄取率的,不管多少人考試,十萬也好三五十萬也好,最終都只取一萬人,給予資格參加明年的會試考試。

    每年鄉試過後,這一萬獲得了資格的舉人才有機會入京參加會試,其它舉人就沒資格考,得等下一屆再參加科試來爭奪考試名額。當然,許多沒考得資格的舉人,也會進京,新舉人來京熟悉下考場、氛圍,老油條們則來跟其它考生交流下學習,或是找找關係,又或來京拜訪名師或是權貴。

    總之,大比之年的年前年後,京師洛陽會涌進來兩三萬的士子,這些人入京後,基本上都住在學城。

    一來這裏當初規劃的好,綠樹成蔭,街道寬闊,租金相對便宜,飲食生活等都十分便利,而且學城裏的引入的洛水河,更是成爲洛陽如今最有名的餐飲娛樂沿河一條街,這裏不僅有無數的飯店酒樓還有許多青樓楚館。

    也正因爲這些,使的大學城相當活躍,尤其是在每次大比前後,就更加熱鬧。

    許多地方的府州在京修的進奏院,一般也都喜歡修在學城,一來學城地方大,後期規劃,佔地面積廣,地價租金相對便宜,不比洛陽城裏寸土寸金,二來學城裏管的也沒洛陽城中那麼嚴格。

    一個小二十萬人口的洛陽學城,真可謂羣英薈萃。

    也正因爲裏面大量年輕的學子士人,也就難免平時喜歡議論國事,抨擊時政,隨便一個酒樓飯店,總能聽到年輕的士人學子們爭的面紅耳赤,許多人在那指點江山,飛揚激昂。

    “號外號外!”

    洛陽的冬天很冷。

    臨近年底,學城中各學校的考試也增多了,學生們倒是功課緊張起來,但大量舉人入京,也還是讓學城熱鬧不減反增。

    一家飯店裏,裴炎耐不住同學們的勸說,難得破例放下學業來到洛水河畔喫飯。他是學城裏弘文館的學生,弘文館最初是武德四年設立,置於門下省,稱修文館,後聖祖即位,改名弘文館,聚書二十萬卷,置學士,校正圖書,並教導生員。

    不過弘文館早期只招收幾十名學生,皆皇族貴戚以及宰相子弟。

    後來才慢慢的擴大教學規模,學城建立後,弘文館學也遷入,原來的藏書依然在門下省,但學生遷到學城,並擴大招生教學規模,到此時的弘文館已經有學生近千人,雖說遠不如國子監萬餘人的規模,但畢竟跟崇賢館、集賢館共稱三館,其學生稱館生,比國子監的監生級別更高。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