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貞觀俗人 >第781章 八王
    “有軍國要事當面陳奏,非軍國急要事隨後條狀進呈!”

    殿中,殿中御史高聲唱喝。

    “臣門下省給事中張行成請奏!”

    一位緋袍中年文官舉着笏板高聲請奏。

    “準!”

    坐在殿上監國攝政的太子承乾坐在御榻上,望着他朗聲宣道。

    “臣奏請元服諸王就藩之國!”

    張行成一開口便是驚人之語,“自我大唐開國以來,分封皇族宗室,武德朝到貞觀如今,所分封之諸王,至今有二十四位,衛懷王嗣子衛王李保定、楚哀王嗣子楚王李靈龜,荊王李元景,漢王李元昌,酆王李元亨,吳王李恪,魏王李泰,齊王李祐八王皆已元服成年,按制當令就藩之國,不可久居京師。”

    如同一顆石子投入了池塘,頓時泛起陣陣漣漪。

    八王裏有三位是太上皇的皇子,還有兩位是宗室裏過繼給太上皇兩位早夭的皇子的繼嗣子,另三位是皇帝的皇子。

    荊王元景年紀十五,吳王李恪十三,齊王李祐十二。

    都是十二歲元服加冠過的。

    按朝廷的制度,元服加冠便爲成人,確實應當就藩之國了。

    承乾面無表情的坐在上面,“孤與諸王乃是叔侄,兄弟,欲常相見耶。尤其三位皇弟皆還年少,此時就藩之國,太早了些吧?”

    有那心思活泛的大臣卻早就已經看出今日來者不善了,張行成是門下省的給事中,但也有人知道這位跟宰相馬周關係較近,是得到馬周照顧的,而馬周是誰的人?

    秦三郎的人啊,秦三郎則是太子老師。

    所以馬上就得出了結論,今天的事情,看來是太子黨的意思了。而這個時候提諸王就藩,估計還是因爲前些天有風聲傳出,據說皇帝對魏王李泰越來越寵愛,不僅特旨讓魏王李泰開學士館,還賜書萬卷,賞了無數莊園產業錢帛供魏王使用。

    更驚人的還在於,據說皇帝恨不得天天能跟那位年紀輕輕就已經書畫雙絕,工於草書,精通詩賦的魏王在一起,所以有意要讓李泰搬入武德殿中居住。

    武德殿可是在太極宮中,而且與東宮就一牆之隔。

    武德時,武德殿是齊王元吉居住的宮殿,李泰已經十三歲了,本來皇子超過八歲就要求出閣,就是離開皇宮在外面居住的。

    現在皇子大了,皇帝卻還要兒子搬進宮居住,甚至是住東宮旁邊的武德殿,這就不免讓人浮想聯翩。

    甚至有傳聞,皇帝有意要讓李泰出任雍州牧一職,而這個職務此前一直都還是皇太子親自擔任,並實際理事,以鍛鍊政務能力的,並且在任上也一直都還表現不錯。

    種種風聲,讓京城也變的有些氣氛緊張起來。

    如今皇帝在灞上休假避暑,這個時候官員提出要讓元服過的諸王就藩之國,可就不免暗藏較深含義了。

    “殿下,叔侄兄弟之情,當然欲常相見矣,但家國事殊,須出作藩屏,此乃制度。”張行成很不客氣的據理直言。

    承乾目光掃向殿中諸臣。

    今日是朔望朝會,參加的不僅是常參官們,凡京中五品以上官皆參朝會,赫赫幾千京官。

    張行成的話,也等於對幾千京官們挑起了這個話題。

    二十四位封王,如今可就藩的八個。

    開國以來,封王不少,後來貞觀初,李世民繼位後,一下子削奪了宗王諸王的爵位一堆,有功勞的保留爵位,無功勞或功勞不高的統統降爵,導致宗室幾十王最後只剩下了六王。最後又有孝常幼良等捲入謀王,於是只剩下了李孝恭李神通李道宗和李道明四王。

    而李淵成年的諸子中建成和元吉死於玄武門之變,兩人各五個兒子也都被殺,玄霸和李智雲也都在開國前便死了。

    其餘的諸子,則都年幼。

    結果便是直到現在,都還沒有親王們就藩過。

    荊王元景是這些叔侄親王裏年紀最長的,十五歲,他是太上皇第六子,母爲莫嬪,武德三年,初封趙王,授安州都督,貞觀元年,歷遷雍州牧、右驍衛大將軍,後改封荊王,拜荊州大都督,遙領。

    其王妃裴氏,正是裴寂之女。

    雖然授封過多個官職,但李元景跟其它諸王一樣,其實還從沒有真正擔任過任何一個職事,都只是掛名,一直都是居住於京城長安。

    ······

    灞上。

    荊峪溝,櫻花莊園。

    夏日炎炎,皇帝卻與皇后,魏王泰,晉王治還有長樂公主等在此避暑,泛舟水上,採蓮釣魚,好不悠閒。

    李世民興起時,甚至還乾脆在水中暢遊一番。

    午間,太陽正烈,李世民坐在櫻花樹下喫着冰酸梅湯,看着奏摺。人不在京中,但皇帝依然還會讓有司將奏摺轉送行在,方便皇帝隨時掌握朝中動向。

    接連看了數道奏摺後,皇帝面色不快。

    “傳旨,明日一早回宮!”

    李世民對於突然颳起的這股子

    令諸王就藩的妖風很是不滿。

    第二天一早,乘着清晨涼爽,聖駕還京。

    一回長安,皇帝便立即召集太子、宰相們殿中議事。

    “就藩之國之議,諸卿怎麼看?”

    侍中魏徵很不客氣的首先站了出來,“八王既然已元服加冠,那便是成年,按制,當就藩之國,沒有道理還一直留在京師。”

    而中書令蕭瑀也緊接着發言,“陛下先前擬定世封之制,如今既然八王成年,可令就藩。”

    “無忌?”

    “陛下,臣也認爲八王可令就藩之國。”

    “玄齡?”

    “當就藩。”

    ······

    一個個宰相皆贊成八王就藩,理由這本就是按朝廷制度辦事,既然訂了制訂,就應當遵守。

    尤其是最先主張分封世襲的蕭瑀,更是認爲正好趁機讓成年八王就藩,開永鎮世襲之例。

    “那就議一議這就藩之事吧!”

    李世民有些無奈,但是想了想後,還是順勢說道,“便從衛王開始吧。”

    大唐第一個衛王是李玄霸,他是李淵第三子,李世民同母胞弟,大業十年時病逝,年僅十六,無子。大唐立國後,追封他爲衛王,諡懷。初以李世民嫡次子李泰繼嗣,特進封李泰衛王,加上柱國。

    不過李世民登基後,便讓李泰還宗,於是改從宗室裏贈西平王李瓊之子李保定繼嗣,依然封衛王。

    兩次繼嗣,都是超規格加封,不是封爲嗣王,而是直接封親王。

    李保定屬於宗室旁枝,是李世民的族侄,對於這位族侄,李世民沒什麼感情可言,當初他也是爲了讓李泰歸宗,於是從宗室裏另挑了位族侄繼嗣三弟。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