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回到戰國當趙括 >第598章 草原的新秩序
    

    整整一夜的廝殺,讓匈奴王庭成爲了鮮血的海洋。

    當天色亮起之後,呈現在所有人面前的是一副真正大戰過後的悽慘場景。

    無數匈奴人倒在地上,各種死法千奇百怪,許多屍體被踐踏得血肉模糊完全看不出人型,各式各樣的武器插在地上。

    鮮血早就已經乾涸,匈奴人老者瑟瑟發抖的跪在地上,朝着正在四處巡邏的趙軍騎兵獻上忠誠。

    匈奴女人則全部躲進了營帳之中,忐忑不安的等待着勝利者對她們做出命運的裁決。

    在草原,女人和馬匹、牲畜一樣,都僅僅是男人的附庸和物品!在這一場大戰之中,趙軍一共殺死了將近兩萬匈奴騎兵,根據估算大約有一到兩萬匈奴騎兵和二十萬左右的老弱婦孺選擇了逃亡,剩餘的匈奴騎兵和人數將近四十萬的大部分老弱婦孺則沒有離開,選擇了投降。

    對於許多草原人來說,沒有牲畜的逃亡只能是死路一條,留下來向勝利者臣服纔是唯一的生路。

    即便爲奴爲婢也好,只有活着纔能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勝利者的裁決,這個勝利者當然就是來自趙國的征服者——武信君趙括!趙括正大馬金刀的站在王庭祭天台的正中央。

    原本用來供奉放置天神祭品,神聖無比的臺子就這麼被趙括踩在腳下。

    而在趙括的面前,上百名匈奴貴族畢恭畢敬,五體投地的跪着。

    在趙括和這些匈奴貴族的中間,整整齊齊的擺放着上百顆人頭。

    匈奴單于優留的人口。

    匈奴右賢王的人頭。

    匈奴左右谷蠡王的人頭。

    匈奴各大日逐、且渠、當戶的人頭。

    毫不誇張的說,攣鞮氏優留單于不久之前剛剛建立起來的匈奴秩序之中那一羣註定要成爲統治階級的人,他們的人頭大半都在這裏了。

    而在祭天台的更外面,是整整三萬多匈奴成年男子,他們同樣在趙軍的監視下,老老實實的跪着,形成黑壓壓的人羣。

    幾萬人跪着,但卻極爲安靜,落針可聞。

    因爲他們知道,誰敢打擾武信君的思路,誰死!人羣之中還有上百名通曉匈奴和趙語的趙國騎兵,每一個人手中都拿着一個簡陋的喇叭。

    他們將會把趙括的每一句話翻譯成匈奴語,讓每一個匈奴人都清楚的知道趙括的意思。

    趙括平靜開口。

    “爾等匈奴,胡人也。

    我大趙,華夏之天潢貴胄也!爾等無知,竟然進犯大趙,犯我華夏天威。

    故而,本侯率領大兵至此,便是要讓爾等知道——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爾等,可有不服?”

    李牧就站在趙括的身邊,握緊了手中勁弩,雙眼之中滿是躍躍欲試。

    快站出來幾個不服的,讓本將軍射殺一波,爽一爽!然而在等了好一會之後,李牧發現並沒有不開眼的匈奴人站出來,不免心中失望,暗罵這些匈奴人沒點骨氣。

    其實李牧也明白,真正有骨氣的要麼死了要麼逃了,怎麼可能還會留在這裏跪着?

    趙括繼續開口:“本侯知道,爾等是不敢不服!但爾等要記住,本侯和大趙纔是勝利者,爾等如今就是本侯和大趙的奴隸!誰對這個身份有質疑的,站出來!”

    趙括毫不留情,上來直接把這幾十萬匈奴人定義成“奴隸”。

    宋朝學者,編撰了《資治通鑑》的司馬光曾經說過一句話:“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

    簡單翻譯一下,就是說這些胡人你和他好好說話是不行的,必須要用拳頭把他幹趴下,逼他給華夏做牛做馬纔行!所以趙括對待匈奴的態度和對待其他六大諸侯國的態度完全不同。

    六國民衆那是華夏子孫,大家打來打去屬於“內戰”,你們只要投降我們趙國,那我們就是一家人。

    匈奴人?

    不可能是一家人,別說這輩子不可能,下輩子也不可能!匈奴的命運,就是給趙國當狗,做牛做馬!趙括目光掃過四方,他想看看,誰不服?

    一名匈奴貴族忍不住了,站起來用極爲生硬的趙語道:“尊敬的武信君,我有一些不同意見,我認爲……”趙括手一指這名匈奴貴族:“李牧!”

    就在趙括話音出口的瞬間,早就已經迫不及待的李牧已經按下了手中勁弩的扳機。

    “嗖”的一聲,這名匈奴貴族的胸口直接出現一個血洞,砰的一聲直接倒下。

    鮮血汨汨的流淌,原本已經有些消散的血腥味似乎又更加濃重了。

    趙括淡淡的說道:“還有誰有意見?”

    無人應答。

    趙括再問:“還有誰?

    站出來。”

    在趙括的面前,所有的匈奴貴族不約而同的將頭靠在地面上,一動不動。

    趙括喝道:“還、有、誰!!!”

    數萬匈奴人五體投地,無人敢於做聲。

    一旁,李牧和三萬趙國騎兵神采飛揚,鷹視狼顧,心中一片激昂。

    這就是我們大趙之威。

    這就是天下第一名將武信君之威!趙括重重哼了一聲,冷笑道:“既然沒有不服,那本侯就繼續說了。

    從今往後,匈奴分爲漠南、漠北兩部。

    漠南所部之地分爲四十九部,漠北所部分爲七十二部。

    每一設部長,劃定牧場範圍,任何一部都不能擅自離開牧場,否則誅之!各部人口不得超過三千人,凡超過者,部長全家皆誅!漠南諸部,每年需上貢部落之中百分之二十的牲畜,漠北諸部,每年需上貢百分之十五的牲畜。

    若有任何部族上貢不足、數量不實,則整部高過車輪之男子皆誅之,其餘幼童、女子發配爲奴!大趙發兵,每一部都需要至少出一百騎兵助陣,不足者誅之!大趙每年將派騎兵巡遊漠南、漠北,凡發現叛逆不服、有異心者,誅之!”

    一個又一個的“誅之”從趙括的口中說出,再經由那些大嗓門的傳令兵們用喇叭呼喊出去,直接讓衆多匈奴貴族們臉色慘白,其他匈奴牧民也同樣紛紛變色。

    所有人都知道,一旦趙括這個政策當真推行下去併成爲鐵律的話,那匈奴就只能被肢解成無數小部落,再也無法對趙國和中原造成任何威脅了。

    趙括看着大驚失色的匈奴人,嘴角緩緩浮起一絲冷笑。

    同樣是大名鼎鼎的宋代學者,蘇軾也說:“夷狄不可以中國之治治之也,譬如禽獸然。”

    所以趙括當然不會在這裏用什麼趙國律法,而是參考了歷史上曾經成功穩固的統治了大漠南北將近三百年之久的滿清王朝對當時大漠居民蒙古族所採取的政策。

    趙括對於清王朝談不上什麼好感,但既然它的政策能用、好用,那趙括當然也不介意拿來用一用。

    不僅僅是滿清,趙括還參考了另外一個北方王朝遼國的政策,每年趙國騎兵的大巡遊就是出自遼國皇帝一年四都的巡遊。

    畢竟現在的草原不是清朝時候完全被蒙古佔據的草原,而是東有東胡、西有月氏的草原。

    這就是穿越者所帶來的優勢。

    太后、藺相如、平原君,你們以爲本侯要花五年、八年、十年甚至是一輩子都平定不了匈奴?

    本侯這就讓你們知道,只需一年時間。

    匈奴,平矣!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