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宋遼英雄野史 >第239章 百里傳信生波折,古道熱腸遇豺狼
      這些遊騎危險!

      獨孤小秋瞬間便警惕了起來。近來,隨着他在江湖上經歷了諸多的風風雨雨,他已經逐漸生出了一種野獸一般的直覺,而現在這種直覺告訴他,這些遊騎之中,有人暗中對他們不懷好意!

      尤其是當獨孤小秋看到那個脫手射出箭矢的那個遊騎,他的眼中顯露出了不加掩飾的貪婪,讓獨孤小秋幾乎忍不住將其擒下,逼問他心懷何種不軌。

      但是,獨孤小秋最終還是將這種想法暫且壓下,畢竟眼下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完成耶律大石的重託。至於那些宵小之輩的覬覦,既然心中已經有了預兆,那便要小心行事,見招拆招,不讓他們得逞便可。

      對面的遊騎竊竊私語,似乎在小聲的商量着什麼,獨孤小秋眉頭一皺,不願意在這樣毫無意義的等待下去,便再次朗聲說道:

      “在下塞外牧馬人獨孤小秋,有緊急軍情要呈給大遼國的大將軍!”

      “知道啦!知道啦!剛剛你不是說過一遍了嗎?我們又不是聾子!”

      聽到獨孤小秋又重複了喊了一遍,這個遊騎小隊的隊長頗爲不耐煩的揮揮手,示意獨孤小秋老老實實的呆在那裏,準備再和自己的手下商量一下怎麼對待面前的這些‘送信人’。獨孤小秋不願耽誤時間,試着委婉催促道:

      “這位將軍,軍情緊急,託付之人恐怕已經遭了大金國的毒手了!還請將軍趕緊讓小可將軍情奉上大將軍面前,否則貽誤了軍情,只怕辜負耶律都統重託!”

      “耶律?!都統?!”

      遊騎小隊的隊長終於面色一肅,開始認真的對待起獨孤小秋等人來了。畢竟,‘耶律’作爲大遼國皇帝陛下一族的姓氏,威懾力便十足,再加上‘都統’這樣的高位,讓這個僅僅只是一個小小校尉的遊騎小隊隊長不得不謹慎對待起來。35xs

      就連手下攛掇其劫掠紅芍藥、殷九蓮、殷六娘等,胡作非爲的事情,他也只能暫時的拋到了腦後。

      開玩笑,事關大遼國宗室和顯貴的緊急軍情,借他幾個膽子,他這個小小的校尉,也不敢隨意的耽擱!萬一誤了大事,即便不是大事,只是誤了尋常軍情,這些大遼國的皇親國戚和顯貴,也會借了他這個小小校尉的腦袋來平息怒火的。

      眼見終於讓這個遊騎小隊的隊長認真對待起自己,獨孤小秋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看來,送信的這段時間,暫時他們已經算是安全了。

      正如獨孤小秋猜測的那樣,遊騎小隊的隊長嚴厲的約束手下,不許他們再對獨孤小秋等人不敬。然後,一邊兒帶着獨孤小秋等人向大遼國的大軍紮營之處行去,一邊兒詢問獨孤小秋口中的‘緊急軍情’究竟是什麼。

      若是這份‘緊急軍情’能夠幫他拿下一份大功勞,這個遊騎小隊的校尉隊長不介意將其攬上一部分,擔在自己的身上。不過,當他聽聞獨孤小秋說了這是一件猛士府大軍遭遇失敗的緊急軍情,頓時便縮了脖子裝起了木頭人。

      簡直是驚了個大呆啊!

      大金國又又又一次打敗了咱大遼國的大軍了啊!這份緊急軍情,自己一定要敬而遠之,否則,秦王耶律定等大遼國顯貴,說不定就要拿自己的腦袋撒氣了。

      誰不知道現在大遼國已經是風雨飄搖,風聲鶴唳。只要是聽到了大金國又又又攻佔了幾個州府,打敗了哪裏的大遼國大軍,天祚帝和幾個大遼國的權貴,便會怒火沖天,憤怒的打砸面前的碗碟花瓶出氣,甚至殺了倒黴的信使泄憤?!

      這年頭,當信使,真是一份高危的行當啊!

      所以,慢慢的,獨孤小秋發現這個遊騎小隊的隊長如有若無的跟自己等人拉開了距離,甚至看向自己的眼神都開始帶着憐憫了。獨孤小秋、王中孚和張天磊對此感覺莫名其妙的,紅芍藥和殷九蓮等剩餘幾人卻是粗枝大葉的緊,只顧四處張望,驚歎大遼國陰山大營的兵強馬壯,人多勢衆。

      不錯,大遼國的陰山大營,如同傳統的大遼國大軍一般,是由契丹部族組成的,不僅僅有數萬的戰士,還有他們伴着大軍行動的家眷。這些老人、婦人和孩童,也不是跟着大軍混喫混喝的,他們負責放牧牛羊馬匹,爲大軍提供乘騎的戰馬和每天使用的酥油茶和肉食。所以,大遼國的大軍比大宋國的大軍更顯龐大。

      數萬白色的帳篷連綿不絕的分佈在陰山腳下,是多麼壯觀的景象?

      獨孤小秋等人遠遠看去時,只覺得陰山腳下彷彿多出了無數朵白雲。而等到他們走近了之後,又覺得入目全是牧人的帳篷,就像走進了一個由帳篷組成的迷宮,根本就不知道天祚帝的行止究竟會在哪裏。

      但是這些領路的遊騎,卻好似回到了自己家一樣,帶着獨孤小秋等人七拐八拐,最後來到了帳篷迷宮深處,一處明顯高大許多的帳篷前面。

      這處帳篷不僅僅比周圍的帳篷更加的高大,前面還立着一杆旗杆,一張大纛肆意飄搖的高懸其上。獨孤小秋見到此情此景,頓時明白了這是天祚帝的行宮所在。然而天祚帝竟不在此處,附近的另一處帳篷之中,秦王耶律定派人將獨孤小秋等人領到了他的帳篷外,讓他們將耶律大石的書信呈上,在外等候。

      “天祚帝竟然不在此處?”

      獨孤小秋等人聽得陰山大營的侍衛告知這個消息,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他們跟隨耶律大石轉戰奉聖州的時候,耶律大石便有意無意的提到過,應州的蕭蒲離不已經將應州大遼國曆代皇帝陛下的行宮修復,天祚帝極有可能仍在應州主持行宮的安置之事,而非呆在陰山大營的行宮內。

      畢竟,昔年大金國大軍攻下應州城,已經將城內能拿走的東西盡數帶走,留給天祚帝的,只不過是一個空架子罷了。而大遼國的後宮,又遭遇了頻繁的劇變。當年文采斐然,因爲詩文歌賦暗諷朝政讓天祚帝心中生出嫌隙的文妃等人已經或死或被大金國擄走,應州城空置的行宮,要怎樣安排各宮的位置,還得天祚帝親自過目,自行定奪。蕭蒲離不,雖然暗中主持着一切,但是也不敢頂撞天祚帝。

      那個敢於暗諷朝政,頂撞天祚帝的奇女子,已經身隕,唯留長歌在世: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