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小招說:魏晉南北朝 >569 趙顯繼位後的形勢
    趙禥死後,他的次子趙顯繼位,是爲宋恭帝。

    他是全皇后所生,宋端宗趙昰的弟弟,宋末帝趙昺的哥哥,也就是說,他兄弟三都爲皇帝。

    這當然不是什麼好事,因爲意味着趙顯的帝位當不久。

    他是趙禥的兒子,而趙禥是個弱智,弱智生出來的兒子,自然也好不到哪裏去了。所以,他當上皇帝后,由祖母謝太皇太后、母親全太后垂簾聽政。

    宋度宗趙禥由於去世得早,所以留下三個未成年的兒子:楊淑妃所生的趙昰7歲,全皇后所生的趙顯4歲,俞修容所生趙昺3歲。

    趙顯繼位後,雖然是太皇太后謝氏垂簾聽政,但朝廷實權仍掌握在宰相賈似道手中。

    趙顯即位之後,面對的形勢,比起趙禥來,更是險峻了,因爲蒙古鐵騎已經大舉南下,局勢失去控制,宋王朝的統治已經陷入了癱瘓狀態。

    鹹淳十年九月,元軍向南宋發起了總攻。

    十二月,伯顏率兵進逼鄂州,在青山磯擊敗宋將夏貴率領的鄂、漢守軍,漢陽、鄂州相繼陷落。

    伯顏留下部分士兵守衛鄂州,自己率領主力部隊,以宋朝降將呂文煥爲前部,繼續東下。

    沿江城池的守將多是呂氏舊部,元軍所到之處,這些人紛紛歸降。

    元軍因此得以順利地突破長江防線,於德祐元年,公元1275春攻克軍事重鎮安慶和池州,兵臨建康城下。

    鄂州陷落後,長江防線洞開,南宋朝野內外大震,京師各界都把希望寄託於賈似道身上,呼籲“師臣”親征,指望他能像理宗朝那樣取得“再造”之功。

    賈似道不得已,在臨安設都督府,準備出征。

    蒙軍的一路統帥劉整原系宋朝驍將,宋理宗末年,賈似道在武將中推行“打算法”來排斥異己,劉整爲其上司利用“打算法”迫害,被迫歸降蒙古。

    賈似道對劉整的能力知道得一清二楚,由於懼怕劉整,他遲遲不敢出兵,直到德祐元年正月,聽說劉整死後,他才高興地說:“吾得天助也。”上表宋恭帝趙顯,請求出徵。

    賈似道抽調各路精兵十餘萬,裝載着無數金帛、器甲和給養,甚至帶着妻妾,離開京城,陣勢綿延百餘里。

    二月,行至蕪湖,與夏貴會合。

    夏貴一見賈似道,從袖中抽出一張字條,上寫:“宋歷三百二十年。”言下之意,宋朝歷時已近320年,國勢已盡,不要爲它丟了性命。

    賈似道心照不宣,點頭默許。

    賈似道到達前線之後,率後軍駐紮於魯港,命大將孫虎臣統領前軍屯駐在池州下游的丁家洲,夏貴率戰艦3500百艘橫列江上。

    賈似道深知蒙古軍隊的勇猛,不敢與之正面交戰,仍然幻想走開慶元年同忽必烈講和的老路,因此下令釋放元朝俘虜,送荔枝、黃柑等物給伯顏,希望通過稱臣納幣求得和平。

    但此時元軍的目標在於滅亡南宋,稱臣納幣已不能滿足元人的貪慾,求和的請求被斷然拒絕。

    兩軍交戰,伯顏連續突破孫虎臣、夏貴兩道防線,直抵魯港,宋軍大敗,死者無數,江水爲之變赤,賈似道倉惶逃到揚州。

    賈似道位居平章軍國重事、都督諸路軍馬,宋度宗尊之爲“師臣”,衆臣視之爲“周公”,卻如此不堪一擊,時人諷之曰:

    丁家洲上一聲鑼,驚走當年賈八哥。

    寄語滿朝諛佞者,周公今變作周婆。

    賈似道戰敗後,成爲衆矢之的,朝野上下出現處死賈似道的強烈呼聲。

    謝太后卻認爲,賈似道勤勞三朝,不能因爲一朝之罪,失了對待大臣的禮數,僅將賈似道貶爲高州團練使,循州安置,並抄沒其家產。行至漳州,賈似道於木綿庵爲監押官鄭虎臣所殺,結束了其擅權誤國的一生。

    經過魯港之役,南宋部隊損失慘重,士氣嚴重受挫。

    伯顏繼續沿江東下,德祐元年十月,元軍自建康分三路向臨安挺進。

    伯顏親率中軍進攻常州。常州地處交通要道,扼守臨安門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伯顏在此投入了20萬軍隊,常州知州姚訔、通判陳炤等奮勇抵抗。

    伯顏驅使城外居民運土填充護城河,甚至將運土百姓也用作堆砌材料,最終築成環城堤防。

    十一月十八日,元軍總攻,兩天後常州城被攻破,元軍進行了野蠻的大屠殺,上萬人被害,只有爲數不多的人倖免於難。

    常州大屠殺產生了蒙古入侵者所希望的震懾作用,隨後,當元軍逼近平江時,平江守將未經接戰便獻城投降。

    隨着蒙古鐵騎的逼近,臨安府內人心惶惶,大批人試圖逃離都城,尤其是朝廷大小官員,爲保身家性命,帶頭逃跑。

    同知樞密院事曾淵子等幾十名大臣乘夜逃走。

    籤書樞密院事文及翁和同籤書樞密院事倪普等人,竟暗中指使御史臺和諫院彈劾自己,以便卸任逃走,御史章未上,二人已先逃跑。

    謝太后嚴厲譴責了這些不忠之臣,下詔說:“我大宋朝建國三百餘年來,對士大夫從來以禮相待。現在我與繼位的新君遭蒙多難,你們這些大小臣子不見有一人一語號召救國。內有官僚叛離,外有郡守、縣令棄印丟城,耳目之司不能爲我糾擊,二三執政又不能倡率羣工,竟然內外合謀,接踵宵遁。平日讀聖賢書,所許謂何卻於此時作此舉措,生何面目對人,死何以見先帝”然而,太后的譴責在蒙古鐵騎的威脅之下顯得如此蒼白無力,根本不能激起內外官員爲宋室而戰的信心。

    德祐二年正月短暫的休戰後,僅有6名官員出現在朝堂上。官員的逃跑瓦解了軍心、民心,使宋王朝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皇室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擅權誤國的賈似道已被罷免,此時朝廷如果能夠振作起來,任用賢臣,局勢或許還可以扭轉。但恰恰此時,朝廷卻犯下另一個嚴重的錯誤,即任命陳宜中爲相。

    在陳宜中的主持下,宋朝終於陷入萬劫不覆的深淵。

    陳宜中是一個狂妄自大、欺世盜名的兩面派,慣於提出冠冕堂皇的高調言辭,譴責任何妥協退讓的主張和行爲。陳宜中本爲賈似道所援引,賈似道兵敗以後,他卻率先提出處死賈似道,以提高自己的聲望,毫無廉恥。

    統帥禁軍的殿前指揮使韓震提出遷都建議,他竟然私自將其騙到自己家中殺害。

    如此之人爲相,南宋豈能不亡小招說:魏晉南北朝更新速度最快。

    src"webpackext.z5e6af4946.js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