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超級奶爸 >第四百九十章 遷都北平
    “好!”朱棣拍掌道,“我朱棣從不曾忘記祖先,也不曾忘記先人們對我古老的華夏帝國曾經作出的貢獻!這  英魂紀念碑  上的碑文,就如此銘刻!”

    “紀念碑的設計基本沒什麼了,不過還有一點。??? ? 火然?文 ?? ???.?r?a?n??e?n`”見到朱棣臉上的笑意,朱松趁熱打鐵,“如今南京城的  英魂紀念碑  矗立地點已經選定了,那北平城的呢?”

    “北平城……”朱棣稍稍沉默了半晌,道:“朕有件事情已經琢磨了許久,既然今日松弟提出了在北平城建造  英魂紀念碑  之事,那朕索性便一起提出來吧!你們覺得,這南京城如何?”

    一衆文武大臣們相互對視了一眼,不清楚萬歲爺這句話什麼意思。

    “南京城?很好啊!”朱松毫無所覺地說道,“南京城氣候溫暖,山好水好,人傑地靈的,有什麼不好的?”

    朱松這貨這張嘴也真是夠厲害的,全都誇獎的詞,沒有一句含貶義的。

    朱棣撇了朱松一眼,沒有說話,只是將眸光投向瞭解縉以及姚廣孝他們。

    老和尚是跟着朱棣從北平一路南下殺到了南京,所以他對南京沒啥感覺。

    上前一步,姚廣孝咧嘴道:“這南京城依鐘山,臨長江,越王勾踐在此築城以來,歷來爲兵家必爭之地。真要說起來,可以算得上是我大明古都之一,這南京之地又多文人墨客,自然是我大明的精華之地。”

    就在衆人以爲這就是姚廣孝的答案的時候,姚廣孝卻繼續道:

    “但是,不可否認的!南京之地鶯歌燕舞,太過陳朽了,我大明文武百官、商賈貴族們,在這南京之地已經被消磨了以往的銳氣,百姓們雖說富足,但是卻太過安逸了。若要比較的話,和尚我倒是覺得北平府的人要比南京城的人要懂得喫苦!”

    “我不同意姚大人的說法。”解縉站了出來,道:“南北兩方各有各的優勢,豈能彼此相比呢?南京城乃是六朝古都,相比起其他的府城來,承載了更多的歷史以及人文。而北方呢?亦有頗多古都,所以說兩者沒有可比性。”

    “不錯!”楊士奇慢悠悠地開口道:“而且方纔姚大人所言,這南京城中抹掉了更多人的銳氣,但是下官以爲,抹掉更多人銳氣的應該是人心纔對。”

    “哎!”就在此刻,朱棣嘆了口氣,道:“南京是朕的傷心之地,當年許多的事情都發生在南京。再有,朕以爲南京紙醉金迷,容易消磨志氣,朕倒是有意

    遷都於北平,回到當初朕一直在的地方。”

    “什麼?”

    “遷,遷都?”

    “萬歲爺,您三思啊!”

    對於朱棣的這個心思,除了姚廣孝、朱松之外,所有人都感到非常驚愕。

    姚廣孝是早就知道朱棣的這個心思,而朱松的無動於衷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對於徐暉祖以及解縉他們的表現,朱棣倒是沒覺得奇怪,畢竟他遷都的這個想法從未對人說過,實在是因爲這件事情對於任何人而言都是駭人聽聞的!

    還有就是,這件事還好是在暖閣之中提出來的,在場的文武大臣們都是朱棣的親近之人,此事若是在大朝會提出來的話,怕是會引起軒然大波,到時候不僅僅是朝野震動,羣臣爭議,怕是消息傳到民間的話,也只以引起震動來。

    因爲這件事情可不僅僅涉及到朱棣自己,還涉及到皇族、文武百官,他們大多數都在金陵城中有府宅、有產業,每個家族動不動就是數十甚至是上百口族人。

    這些人早已適應了南京城這種悠閒、令人迷醉的生活,若要他們跑到天寒地凍的北平府去,那比殺了他們都要令他們感到難受。

    而對於自己的心思,或許只有一直追隨他的姚廣孝,能夠猜出他的一些心思來,可是對於朱松這一臉平靜的反應,朱棣心頭也是感到極爲驚訝的。

    皺着眉頭細細琢磨了一下,朱棣還是奇怪地問道:“松弟,看你臉上的表情似乎一點都不驚訝啊?怎麼,難不成你也認爲朕應該遷都北平?”

    聽到朱棣的話,閣中的一衆文武大臣們全都把目光投向了朱松。

    朱松纔沒啥反應呢!

    別忘了,朱松前世的時候,大明就是在北平仿照南京皇宮修建了一座皇宮,之後北平府便改名順天府,而北平城就成了北 . 京。

    對於北 . 京這座城市,朱松是極爲熟悉的,因爲朱松之後的保鏢生涯,有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北 . 京,他對北 . 京的感情,要遠遠地超過這座南京城。

    “應該啊,不就是遷都嘛!”所以,朱松並不覺得奇怪,無所謂地聳了聳肩膀,道:“只是有一點四皇兄要記得,北平府雖說位於關內,但是距離蒙古頗近,若是蒙古等番邦出現什麼情況,入侵我大明的話,北平府定然是首當其衝。”

    說到這裏的時候,朱松看了一眼在場所有人的臉色,發現除了姚廣孝之外,所有人的臉色難看起來,便繼續說道:

    “別忘了,四皇兄!眼下你已不是當年的燕王,你所掌管的並非是北平府,並非是半壁江山,你是我大明的天子,掌管的是我整個大明,若是遷都北平府的話,四皇兄便是以天子之身守衛國門!”

    天子守國門,這話對於後世之人而言,這話自然是熟識的,但是用於當下,卻是讓衆人渾身巨震,以天子之身守衛國門,完全可以說是開了歷史的先河。

    “天子守國門!”朱棣眸中突然泛起了精芒,“朕就當這看守國門之人又有何妨?”

    朱棣這是鐵了心要遷都了,其實細想的話,這也是完全有道理的。

    對於南京城而言,朱棣完全就是個外來戶,想當年在北平府的時候,他將北平府治理地井井有條,百姓們安居樂業,北平的百姓們甚是擁戴朱棣。

    而應天府呢?應天府的百姓們對朱棣是驚懼多過崇敬,他們只是出於對強權的恐懼方纔服從朝廷的管制,對於眼下的朝廷並沒有多少歸屬感。

    &n

    bsp;   再者就是文武百官們的問題了,雖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朝中那些四品以上的官員大部分都是朱棣一路南下帶過來的,但是四品以下的官員們可大部分都是建文朝遺留之臣。

    這些遺留之臣與應天府、嘉興府、松江府等江浙之地的勢力,可以說是根深蒂固,大明的諸多政令,就是因此難以推行與爲繼。

    當然了,政令想要推行的話,自然也是有法子的,無非就是殺殺殺,殺一儆百嘛,這有什麼?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