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明末微官 >第三十五章 紙上談兵卻言守
    傷心落淚一宿未眠的沈重,迎風立在中和殿門口,想着自己失去的十萬兩白銀,對廣闊莊嚴宏偉的紫禁城自是不屑一顧,當然後世早就看膩了也是一個原因。兩旁的值班太監和御前侍衛,都是崇拜地看着這位玉樹臨風的少年才子,暗歎着不愧是寫出傳世名篇的沈東海,比起以往惴惴不安參加殿試的舉人,以及初進宮城東張西望的官員,氣度更勝一籌。

    孫隆瞧着沈重也是順眼,沈重今日青衫步履,白綢束髮,神色間雲淡風輕、安詳從容,神采飛揚。孫隆湊到沈重身邊,悄悄問道:“昨夜沒了萬金,今日又要刀光劍影,小子竟是如此淡然,可有心得呼?”沈重瞧着廣場上緩緩而來的黃色擡轎和一衆官員,微微偏頭答道:“無它,破罐子破摔爾。”

    朱常洛和朱由校、朱由檢兄弟前行而上,幾個白髮蒼蒼的官員一旁陪着,說些閒話,後面黑壓壓的幾十個朝臣等級排列而行,很快就走到中和殿門口。孫隆小跑過去,跪下磕頭後起身在朱常洛耳邊指着沈重說了幾句,然後向沈重招手,說道:“沈東海,此乃我大明太子殿下,這是皇太孫殿下和太子殿下的五皇子,還不上前拜見。”沈重青衫飄飄,如雲而前,撩衣跪下,說道:“草民沈重,拜見太子殿下、皇太孫殿下、五皇子。”

    朱常洛一直瞧着沈重,原本受老師的影響,雖是喜歡沈重的書,但對沈重卻是沒什麼好感。可是昨日被父皇親切教導,屢次提起沈重的才華和見識,還暗示自己向他請教賦稅詳情,這看法就有些動搖。此時見了沈重容貌清秀、風度翩翩,這惡感就去了大半,想着他是未來太子的伴讀,不可太過冷遇,便含笑點頭,說道:“難怪能寫出紅樓夢那樣的名作,果然如寶似玉,東海請起吧。”

    沈重也不謙虛,從容道謝,昂然而起,眼角掃着朱常洛身旁好奇打量自己的朱由校兩兄弟。朱由校點頭笑道:“聽父王說教咱們讀書的可是當朝大儒,你在柏林寺打了讀書人的臉,明兒若是出閣讀書,你可畏懼?”朱常洛怒喝:“不許胡說!”沈重卻是灑然一笑:“啓稟太孫殿下,讀書等閒爾,何必在意。”朱由校奇道:“何解?”沈重笑道:“草民伴讀皇太孫讀書,是您讀書而非草民讀書,因此草民不懼。”朱由校聽沈重說得有趣,不由噗嗤一笑,卻聽沈重繼續說道:“再說,皇太孫乃未來天子,萬民之主,當只學天子道,不必死讀書!”

    瞧着朱由校這個歷史上的文盲皇帝眼睛一亮,對自己大生知己之感,心下得意萬分。萬曆、朱常洛明年相繼就要玩完,喜不喜歡自己何足道哉,明熹宗朱由校可是在位七年,至於朱由檢七年後再說吧,先抱住朱由校的大腿纔是根本。再說萬曆可是以自己的銀子相威脅,逼自己出頭爲惡,以他老人家的變態,若是不從恐怕還有後手。因此就是爲了那十萬變二十萬的白銀,今天也豁出去了,不就是當個奸佞麼,反正自己在文官眼裏早就是奸佞了。

    “你是什麼身份,竟敢立此中和殿外,教唆皇太孫不學無術?”沈重聽了大喜,耳熟的很,老套路啊,和昨日韓敬造的話如出一轍,反擊的話都是現成的,誰這麼傻,一點都不吸取教訓。於是兩手一抖衣袖,轉身負手而立,大聲說道:“民者,百姓也!剛纔哪位大人說草民沒有資格在此,沒有資格與皇太孫說話,請出來一會如何?”擡眼望去,只見官員中一人剛要出來呵斥自己,就被旁邊的大臣給拉住了,隱約聽到“圈套,別接他的話茬”,然後就沒了下文。沈重氣恨咬牙,到手的鴨子讓人多事給弄飛了。

    朱常洛瞧着沈重的樣子,皺皺眉頭,卻未說話,領頭帶着大家進了中和殿,沈重急忙湊到朱由校身邊,自來熟得將剛纔的遺憾說給他,朱由校聽得使勁憋着笑白眼鄙夷着他,一起進去了。

    等朱常洛坐好,方從哲便請朱常洛主持,朱常洛笑道:“父皇旨意是讓孤和皇太孫來聽聽,孤于軍國大事不甚熟悉,還是閣老主持吧。”

    方從哲讓了幾讓,便從了,掃視羣臣一翻,便開口說道:“遼東局勢的廷議,已經議了好幾回了,有些達成了一致,如緊急調撥三十六萬兩白銀撫卹遼東軍卒,還有戶部五十萬兩白銀,天子內帑另調撥五十萬兩白銀,湊足一百萬兩用來穩定遼東局勢不再惡化。當然,還有一些未能達成一致,但也有了初步的意見和相關安排的建議,如楊鎬該不該問罪,如若問罪楊鎬,由誰接任遼東經略的位子。當然,還有遼東攻守戰策方略,也是此次廷議的重點。諸位大人若有其他建議,只要是事關遼東的,亦可一併提出。”

    兵部尚書楊應聘說道:“適才方閣老所說的一百萬兩軍餉乃是兵部覈算,若是朝廷有了遼東方略,又有了新任遼東經略,當會有所變動,只是這一百萬兩乃是最低限度,怕是還要增加。”

    御史楊州鶴上前一步說道:“楊鎬無能,下官和言官御史屢屢上疏彈劾,至今仍是未有罷免處罰的旨意。上次方閣老也不反對罷免楊鎬,就先議定此事如何?”

    左光斗點頭道:“正是,楊鎬指揮不當,臨陣失措,喪師丟地,致使遼東局勢敗壞,奴酋猖狂,當立即罷免,論罪誅之。”

    楊元亞說道:“兵部會推熊廷弼大人爲遼東經略繼任人選,請朝廷速速定奪。”

    趙興邦冷笑道:“會推票數並未過半,如何就認定是兵部會推人選。”

    楊元亞怒道:“楊鎬若不是被你所逼,也不會倉促發兵,導致大敗,如今你反對罷免楊鎬,可是守望互助,擔心被追究罪過?”

    趙興邦冷笑道:“戶部無銀,不盡快發兵又能如何,難不成等耗光了軍資直接撤兵了事。楊大人既然反對倉促用兵,何不幫戶部李大人出個主意,弄上幾百萬兩銀子,我如何還會非要出兵?”

    戶部尚書李汝華說道:“戶部調撥三十六萬兩白銀,已經撥付遼東。連同天子內帑的五十萬兩,戶部又備齊一百萬兩,當撥付楊鎬,還是繼任經略,還請天子和內閣速定。只是這已是戶部竭盡所能了,再多恐怕就無能爲力。”

    劉一燝道:“還有天子欲再徵遼餉,不知方閣老作何想法,老夫卻是絕不贊成,如今民力已竭,不可再傷百姓啊。”

    左光斗贊同道:“劉閣老所言甚是,如今江南百姓嗷嗷待哺,上次遼餉已是盡力而爲,再若加餉,怕會激起民亂啊。吾等所學爲何,當爲百姓爭一活命,方合聖人一個仁字。”

    楊州鶴說道:“不定遼東經略,不殺楊鎬,加不加遼餉有何用處,不加也敗,加了也敗。”

    御史王大用說道:“楊大人糊塗,遼東和楊鎬乃是小患,天子派內官與萬民爭利,導致民力衰竭,方是大明的頭等大事,下官認爲不僅不應加遼餉,還應再次減免賦稅,尤其是漁船稅和海商稅,小民冒死打魚交易掙扎活命,再強逼交稅如何能活?”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