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三國之漢室再起 >第九十六章 求賢之意(求推薦票啊!)
    劉琮繼續說道:“我荊州自古以來就出人才,咱們這一次有如此多的官位,即便有諸位推薦,但終歸有人才被埋沒,是以,吾意發佈求賢令,廣招閒才,但凡無案在身,鄉里品德無愧,有能力者皆可毛遂自薦。”

    這個時候蒯越忍不住說道:“少主公,自從主公坐鎮荊州以來,開經立學,愛民養士,荊州的讀書人不知凡幾,有能力之人亦是衆多,這一次分置兩郡,雖然空缺出來一些官位,但若主公真的頒佈求賢令,恐怕這”

    劉琮緩了緩心神,略微思忖了一番,這就是士族的抗議了,劉琮現如今發佈了求賢令,是不論出身,不看家世的,這就對士族來說,沒有了那麼多的優勢,這些庶族是要跟他們爭地位的,是以蒯越才隱晦的將這個事情在會上提了出來。

    劉琮說道:“誠如蒯大人所言,這一次求賢令,旨在振奮荊州讀書人的報效之心,至於官位之上,吾也知道,自然是拿不出這麼多,吾會在這一次求賢當中,親自進行當面考校,只挑選出幾名能力出衆之人上任地方。”

    “我的意思是,不管是什麼官員,都要從低階的事情先做起,才能讓他們得到足夠的鍛鍊,若是在任上能力突出,成果斐然,那我們再議,進行提拔就可”

    劉琮這樣一說,在場衆人都是略微的鬆了一口氣,如果只是有限的徵召少數的低階官吏,那也無妨,不過今天劉琮從頒佈求賢令開始,衆人都是有些將心懸了起來,不管如何,這都是對他們士族的一次挑戰。

    劉琮也是沒有他法,現在他是既要培養自己的班底,又要避免和士族產生衝突,只能是有人才就往南郡放,將那裏培養成第二個核心,將來若是自己真的要對士族下手,清空了之後,馬上就可以從南郡江陵將人才調配過來。

    可是現如今也只能是慢慢的安插進來,至於這一次求賢令,劉琮並不是如同剛纔所說,只徵召少量的人才,自己可以多招攬一些備用嘛,就相當於養了一批謀士,確實成爲了荊州刺史之後,自己考慮一些事情不可能面面俱到,這些人到最後,都是會安排進入仕途。

    只要自己待之以誠,虛心求教,想必都是會願意留在自己的身邊。

    最重要的是,按時發工資

    接下來的劉琮,就要在劉表的府邸之中處理一些公務了,因爲這個時候的自己還是權代劉表做事,隨後簡單的商議了一番之後,劉琮便是屏退衆人,只將蔡瑁留在了劉表的府中。

    這個問題現在還不能擺在檯面上來說,只是免不了要敲打一下蔡瑁,先給他表明一下自己態度而已,那就是如何應對曹操,在這個問題上面,劉琮或許和蔡瑁就是完全的對立面。

    對於蔡瑁來說,曹操或許是他升官進階的貴人,而對於劉琮來說,曹操幾乎就是劉琮這一生最大的敵人,只要擊敗了曹操,劉琮就能夠獲得生存的空間。

    對於曹操的南下,劉琮也沒有寄希望於能夠大勝,只要能依託堅固的防禦,守住就可以了,曹操畢竟是遠征,一旦戰事曠日持久,僵持不下,恐怕就只有退兵一條道路。

    畢竟這個時候的曹操,雖然勢力已經是天下最大,但是並不是只有荊州一個敵人,江東那邊也是一個變數,再有西涼還有馬騰,韓遂。

    現在劉琮擔心的就是蔡瑁對於曹操的態度,要知道,荊州大半以上的兵力都屯駐在襄陽,而蔡瑁所在的蔡家和黃祖的黃家不一樣,黃家雖然說是荊州的士族,根基卻是在江夏,而蔡家恰恰就是襄陽本地的豪強士族。

    這也是爲什麼劉琮提出分置兩郡之時,沒有人怎麼反對。

    就是因爲荊州大半以上的錢糧和兵力都是在襄陽,蔡瑁坐上了襄陽郡太守之位,本來又是鎮南軍師將軍,手中的權力就是很大。

    對於這些士族羣體來說,雖然有一定競爭,但是打斷骨頭連着筋,相互聯姻,利益盤根錯節,蔡瑁不可能不照顧到他們的利益。

    出於利益的考量,蔡瑁可能就會對曹操南下的這場戰爭半點興趣也欠奉,劉琮擔心這是一點,除此之外還有一點,蔡瑁出身於名門,因爲他的姑姑嫁給了漢末太尉張溫,所以,蔡瑁在少年時有很長時間居住在洛陽。

    要知道,那個時候,袁紹和曹操也是官宦子弟,相互都是認識,而且官宦子弟都是拉幫結派,蔡瑁也曾和袁紹、曹操等所謂的京城惡少們爲伍,並且關係還不一般。至於後來,袁紹和曹操都是得到了自己家族勢力的支持,走上的爭奪天下的道路。

    這就導致了袁紹和曹操到最後水火不相容,必然要倒下一方,而蔡瑁則是不一樣,他沒有爭雄天下的野心,只能保證蔡氏家族利益最大化,自己官運亨通就可以了,在沒有絕對利益的衝突之下,曹操和蔡瑁兩人就可以談論一下私底下的交情了。

    大家對於蔡瑁的印象基本都是通過三國演義,不管怎麼說,蔡瑁背主求榮是事實,但是本人是很有能力的,投降曹操後,蔡瑁並沒有如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那樣做了曹操的水軍都督,也沒有被曹操所殺,而是做了長時間的官,如從事中郎、司馬、長水校尉等,封爵爲漢陽亭侯。

    除了封侯以外,蔡瑁基本上在官職上沒有更進一步,而且手中的權力也大大不如劉表士氣,可是蔡瑁的目的也達到了,他的家族仍然長盛不衰了很長時間,直到晉朝永嘉年末因戰亂才被流寇滅族。

    現在史書裏面對於蔡瑁的記載很少,但是對於曹操和蔡瑁的關係,史書裏面卻是提到了,少爲魏武所親。

    曹丕稱帝之後將曹操追諡爲武皇帝,因爲國號是魏,所以曹操死後又被稱之爲魏武帝,這裏面所說的就是蔡瑁年少的時候和曹操是小夥伴,大家經常在一起愉快的玩耍。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