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櫻啓 >第170章 專業在網感面前黯然失色
    id”con1056747”>

    林淼帶着團隊在等待天使輪投資到位的時間裏頭,進行櫻花社內容製作的“第三槍”。

    這個決定經過實踐檢驗之後,證明是正確的。

    至少,團隊所有人都對時下熱門的短視頻有了更深層的感受。

    就拿一直在社區工作少有機會接觸短視頻的劉琳來說,這不,她已經愛上了這份雖然毫無收益,但是成就感一點都不比她當網格員來的差的“工作”。

    林淼給劉琳設計的這一季的內容,主要還是藉助她的工作,爲她量身定製的。

    已經投放的視頻中,基本上是聽劉琳講故事。

    按照林淼原本的計劃,是應該由劉琳提供故事原型,然後表演出來的劇情式短視頻。

    之所以遲遲沒有上劇情式的內容形式,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有兩個難題擺放在林淼面前。

    第一個難題,是劉琳在鏡頭面前的表演能力還達不到林淼的要求。

    這是因爲表演和表現是兩個概念。

    在這之前,劉琳在抗疫微紀錄片中的表現是有目共睹的,但那是她“再現”自己。

    這是表現的概念,就是自己演自己。

    但表演就是另外一個概念了。

    對一個從來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來說,完全靠自己的表現力來表演一個故事,那不亞於讓他展示什麼叫當衆孤獨。

    所謂的當衆孤獨,是一個專業的表演領域的術語,就是說作爲一個演員,要有這種能力,能夠沉浸在他表演的那個情境裏頭,而無視現場的其他與戲份無關的東西。

    不經過專業的訓練,是無法做到的。

    這是第一個難題。

    第二個難題,就是林淼發現有一個很尷尬的現實問題擺在了他的面前,那就是他的專業認知和能力,抵不過網感。

    換句話說,他的專業素養在網感面前會黯然失色。

    如果不實踐,這個問題絕對不會暴露出來。

    因爲提到“網感”這個詞,沒有人會認爲自己不具備這個能力。

    但一旦實操,就會發現,“網感”真的是一個既沒有標準,又不好把握的東西。

    它既虛無又縹緲,似乎觸手可及,又彷彿相差着十萬八千里。

    去看那些有網感的視頻,你會發現,一切都那麼天衣無縫,似乎這個感覺就是他與生俱來的,沒有絲毫刻意與表演的痕跡。

    就算是讓一個金雞百花獎的專業演員來重現,也無比能夠達到這種網絡原生態的表現力。

    這兩個問題經過實踐暴露出來之後,林淼開始琢磨起了對策。

    他迅速地調整起自己的認知。

    對一個mcn機構來說,原來,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內容生產的能力,而是發現和開發網紅網感的能力。

    看似這兩者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最終的結果都是需要通過網紅的視頻內容來展現。

    其實兩者的差別很大。

    一語中的地說,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基因。

    對於前者,那是製作機構的基因,即從創意、腳本再到執行的流程,這麼一個過程。

    對於後者,那是藝人經紀的基因,說白了就是一個星探,能夠清晰而又準確地找到網紅的特質,並加以開發和打造。

    既然是基因,那麼一定是唯一的,不可能兩者兼得。

    對林淼來說,他顯然是前者的基因。

    所以,當他物色到武琳、劉琳、申珂、阿斌、小丁等人時,是製作機構基因爲驅使的。

    而現在他要打第三槍,走到這一步,他發現,問題就出在了這裏。

    不是說這幾人當不了網紅,而是如何讓他們成爲網紅。

    林淼必須要重新思考這個問題。

    幸好,林淼過去的職業是高級策劃,在4a廣告圈混過的。

    他的知識儲備和思維習慣以及眼界,具備這個判斷力。

    就拿劉琳來說,如果給她設計劇情式的內容,她表現不出來。

    那麼就必須要尋求一個變通之道。

    林淼的對策就是改爲讓劉琳講述故事。

    他則通過改變場景、臺詞,以及動作設計和語言包裝來豐富和強化劉琳的人設。

    這麼退而求其次之後,林淼則有了一個驚喜的發現,真是天無絕人之路。

    同樣是講述,但劉琳和武琳就完全是兩個不同的風格,兩個不同的人設,以及完全不同的兩種形式。

    劉琳突出的是親和,武琳突出的是神祕。

    劉琳的故事是身邊事,武琳的故事是典型性。

    劉琳的表現是自然,武琳的表現是嫵媚和性感。

    諸如此類。

    實踐真是出真知。

    好學敏感如林淼,他迅速地get到一個法門。

    回到之前提到的那個看似不可調和的難題,當基因限制自己的時候,如何進行改良

    這不是不可以。

    林淼總結出一個黃金法則。

    對一個具備製作基因的機構來說,如何靠自身的優勢來彌補自己欠缺藝人經紀的短板呢

    很簡單。

    反其道而行之。

    怎講

    如果說,一般性的mcn因爲是藝人經紀的基因,他們推送出一個網紅的基因是正向推演的過程的話,那麼林淼的做法就是反向推演。

    進一步說,前者是挑人、做事。

    林淼是做事,按人。

    再進一步地說,林淼要用自己內容設計的優勢來因人而異地確定內容的表現形式。

    把你應該這麼做,改成你可以這麼做。

    網感似乎就漸漸顯山露水了。

    拿劉琳這幾期的數據來說,雖然沒有達到爆款的級別,但穩中有升。

    屬於細品第二眼美女的那種效果。

    就是拼乾貨。

    用乾貨來彌補網感的欠缺。

    這一招的效果還不錯。

    並且還讓林淼多了一個驚喜。

    那就是他發現,在短視頻最火爆的此刻,大量跟風抄襲盛行之時,他竟然看到了原創的生命力,將在未來會煥發出強大能量。

    做一個簡單的比方,假設有mcn機構看到了櫻花社劉琳的這個視頻,就是講社區的身邊事,一事一議,傳遞出一個抓人眼球和注意力的觀點和認知。

    這就很好克隆出來。

    甚至可能因爲他們的網紅更具備成爲爆款的“網感”,瞬間就在數據上碾壓櫻花社。

    但是,櫻花社牛逼之處在於,他可能不會因爲這幾集的系列造出爆款,但他會持續輸出內容,方式和花樣多多。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