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1911再造中華 >第381章 耳光響亮
    英軍士兵瞪着李思明,恨不得撲上去咬他兩口。

    本來看到李思明帶人匆匆趕到的時候他們還以爲終於有個人能說得上話了,這些黑衣軍士兵如此桀驁不馴,無法溝通,身爲這支部隊的統帥,李思明的見識肯定比這些士兵要開闊得多,肯定不會對他們採取如此惡劣的態度,誰曾想,李思明的態度更加惡劣,直接扔給他們兩個選擇項:要麼放下槍,要麼死!

    可別以爲他是虛張聲勢,岸上至少有上百支半自動步槍和十幾挺班用輕機槍指着這兩艘救生艇呢,一人開一槍都能把他們打成篩子!而看那些黑衣士兵的狂熱神情,真的不必懷疑,大英帝國的威名在這裏不好使,只要這位年輕的統帥一聲令下,這些黑衣士兵絕對會毫不猶豫地開火,把他們打成一堆碎肉!先不說開槍之後這些黑衣士兵會面臨着怎樣的後果,反正他們這十號人是一個都活不成了!

    這可如何是好?

    英軍士兵面面相覷,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陳悅不耐煩了,發出一聲怒吼:“把槍放下!”

    第八連一百多號人齊聲怒吼:“把槍放下!”這一聲怒吼如同一道霹靂,震得江面都起了圈圈波紋,這十名英軍士兵嚇得渾身一顫,下意識地放下了手中的步槍。

    朱爾典看到這一幕,不禁發出一聲詛咒:“該死的!這幫傢伙,一個比一個野蠻!”

    柯蒂斯深有同感,他在中國混了兩年,形形色色的人物見多了,可從來沒有見過這麼野蠻而且粗魯的。居然敢如此粗暴地對待大英帝國的士兵?他們簡直是嫌命長了!

    不過在憤怒之餘,他也感到震驚。黑衣軍一艘像樣的軍艦都沒有,就幾艘簡陋的武裝商船,爆發衝突之後居然毫不猶豫地衝上來跟勝利號對峙,寸步不讓,這份勇氣,似乎並不比英國皇家海軍差多少……

    朱爾典現在可沒有心情欣賞黑衣軍水兵的勇氣,那十名英軍士兵居然在艦炮的保護之下向中國人放下了槍,他不出面是不行的了,再不出面,英國的臉就要丟乾淨了!他咬牙切齒的說:“我們過去!”

    柯蒂斯馬上指揮水手放下一艘小艇,他和朱爾典公爵登上小艇,朝那邊駛了過去。

    克洛維公爵一直盯着勝利號驅逐艦,看到朱爾典公爵登上小艇,他笑了笑:“這條老狐狸終於捨得露面了?我還以爲他能繼續忍下去呢!”

    萊茵哈特有點驚奇:“他怎麼會在這裏?他不是應該在大使館裏呆着的嗎?”

    克洛維公爵嘆氣。這位王子殿下在外交方面真的是一點天賦都沒有啊……眼下整個中國都跟個沸騰的火山口似的,值此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有哪個歐美外交官還能在大使館裏穩住的?沒看到俄國人日本人美國人乃至法國人都滿世界的亂竄,忙着尋找可以合作的勢力了麼?真以爲勝利號驅逐艦出現在浦口只是巧合?

    唉,算了,這一代的德國人都不願意在外交權謀上多花點心思,沒碰到頭破血流他們是不會知道外交的重要性的。

    他在心裏嘆了一口氣,沒有回答萊茵哈特的問題,說:“我們也過去吧。”

    萊茵哈特眨眨眼睛:“給李撐腰?”

    克洛維說:“至少要擺出給他撐腰的樣子。”

    萊茵哈特笑:“這事我愛幹!”今年摩洛哥危機,德國跟法國對峙最緊張的時候英國佬跳出來給法國佬撐腰,揚言在摩洛哥問題上不惜與德國一戰,最終迫使德國放棄了染指摩洛哥的企圖。雖說法國爲了善後,也割了喀麥隆和幾內亞給德國作爲補償,德國並非一無所獲,但每一個德國人還是覺得很憋屈,對英國佬都恨得牙癢癢的。現在有機會噁心一下英國佬,萊茵哈特自然很樂意,馬上就指揮水手放下小艇,和老公爵一起朝那邊駛了過去。

    朱爾典公爵帶着柯蒂斯少校,在數名英國水兵的陪同下來到江邊。此時,那十名英國士兵在李思明那強大的氣場壓迫之下已經潰不成軍了,就差沒有直接繳械投降,看到他們露面,不由得精神一振,總算又恢復了幾分英國人特有的傲氣。朱爾典狠狠地瞪了這幫不爭氣的兵一眼,然後盯着李思明,用略微有些生硬的漢語說:“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敢在英國戰艦艦炮的炮口下讓英國士兵放下武器,你是第一個!”

    李思明笑:“那我是不是應該驕傲一把了?”

    柯蒂斯少校湊到朱爾典耳畔低聲說:“他就是黑衣軍的統帥,李思明!”

    其實不必介紹,朱爾典公爵認識李思明,而且對他印象相當的深刻。卻年那場橡膠股災,朱爾典公爵也虧了不少錢,而且是買了李思明的原始股虧的,差不多一半的積蓄都泡湯了,印象能不深刻嗎?就算李思明化成灰,朱爾典公爵都能在第一時間認出:這堆灰曾經害得他虧了一大筆錢!

    李思明自然也認識朱爾典公爵,自己的客戶嘛,出手挺闊綽的,爲他的私人小金庫貢獻了不少散發着油墨清香的英鎊,哪能不認識呢?他向朱爾典公爵頜首致意:“公爵,我們又見面了,只是沒想到我們這次會面的場合竟是如此的不愉快。”

    朱爾典公爵說:“李,你是做生意的天才,在軍事上也有不俗的成就,但你似乎對一個龐大的帝國缺乏必要的敬畏之心。”

    李思明說:“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

    朱爾典公爵的語氣有些咄咄逼人:“這可不是什麼好事。用你們中國那些古代聖賢的話來說,弱國試圖凌駕於大國之上,是會招來滅頂之災的!”

    李思明點頭:“中國古代聖賢確實說過這話,但他們同時還說過:柴刀不磨要生鏽,胸膛不挺背要駝。我不想年紀輕輕背就駝了,所以我得挺起胸膛。”指了指半個身體扒在救生艇上的那具屍體,“這次事件的起因就是你們未經我們同意,擅自插手了一場與你們無關的戰爭,試圖庇護我的敵人,我的軍隊對他們發動追擊是合乎情理的。要不是你們橫加干涉,這一切都不會發生,所以你們是不是應該給我一個說法?”

    朱爾典公爵怒極反笑:“你的意思是,反倒是我們錯嘍?”

    李思明說:“說我想這具屍體已經足以說明誰對誰錯了。公爵,我無意與大英帝國爲敵,但也希望你們別把手伸得太長……”

    朱爾典公爵打斷:“這夥清軍士兵在生命遭受嚴重威脅的時候向我們求救,我們出於人道向他們施以援手,這合乎情理……”

    李思明立即打斷:“英國人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善良了?愛爾蘭大饑荒、印度大饑荒,餓死者都以百萬計,那時候怎麼不見你們出於人道主義向他們施以援手?”

    朱爾典公爵的臉頓時就漲得跟豬肝一樣紅了。

    愛爾蘭饑荒發生在1845年至1850年,那幾年愛爾蘭的馬鈴薯絕收,糧食減產極其嚴重,愛爾蘭餓蜉遍野,而英國坐視不理,沒有任何救災行動,不僅不救災,還出動軍艦攔截外國往愛爾蘭運送糧食的商船,一粒糧食都不準進入愛爾蘭,更加重了這場災難。幾年饑荒下來,愛爾蘭餓死的、逃往外國謀求生路的,不計其數,當饑荒結束的時候,整個愛爾蘭的人口已經減少四分之一,餓死者多達一百多萬。

    至於印度饑荒就更慘了,印度耕地面積極大,土壤肥沃,農業條件得天獨厚,中國簡直羨慕哭了。可就是這樣一塊寶地,在英國的統治下愣是能整得隔三差五就弄出一場大饑荒。最嚴重的是1769年到1773年那次,超過一千萬印度人被活活餓死。1876年又來了一次,這次饑荒持續兩年,餓死者多達五百五十萬,當時的印度簡直是人間地獄。當時英國可沒有半點要印度饑民伸出援手的意思,相反還變本加厲的強迫印度農民把原本用於種植小麥、水稻的良田改種棉花、靛藍甚至罌粟等經濟作物,哪怕是饑荒最嚴重的時候,英國的商船依然要把印度產的糧食一船船的運回英國去,至於餓死多少印度人,他們纔不關心!

    是不是有點眼熟?

    對,現在的印度政府依然是這樣幹,人均糧食連朝鮮都不如,卻每年對外出口幾千萬噸糧食以賺取外匯購買軍火。不得不說,印度真的是骨灰級精英,繼承了英國留下的疆土也就算了,連這種糟粕都要繼承!

    發生在愛爾蘭和印度的悲劇絕對是英國的黑歷史,當然,他們也不見得有多在乎,殖民不是請客喫飯,那是真的要喫人的,你何曾見過溫情脈脈的殖民者?大家都這樣乾的,誰也別笑誰。問題是朱爾典公爵剛剛擺出一副悲天憫人的姿態好爲英國無理干涉這場戰爭找藉口,李思明就把這段黑歷史給拿了出來,這一耳光扇得……

    真不是一般的狠!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