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佛 >第四百八十章 慈恩行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多吉,細細聽罷,似乎回想起了自己上了天外天之後的一番遭遇,不由也有些傷感,但他隨即正色,對着悟虛喝道,“師弟,能領悟出如此甚深佛門修行法門,日後必然能在天外天有一番作爲,切不可因一時際遇而落魄。”

    悟虛笑了笑,“不知爲何,師弟有時候總喜歡爲古人掉眼淚。這大概便也是知見障的一種吧。”

    “方纔我之所言,你之所辯,太過空泛。”多吉沉吟笑道,“來來,你我不妨再如方纔一般,法界相融,一則,師兄我也好細細參悟一下方纔你之所言之法門;二則麼,師兄我也將師兄自上了天外天之後,習得的一些術法,祕傳與你。”

    悟虛微作思量,便點頭應允。

    兩人復又跏趺對坐,法界相融。

    法界相融之同修共參,此悟虛領悟之修行法門,在於無相而行,彼此不分,心心相印,界界相融。簡單點說,小到彼此的修行心得,大到三生三世的人生經歷與感悟,乃至所有的一切,全都毫無保留地,彼此共享。方纔,悟虛與多吉法界相融,至少悟虛便是如此。

    但若要再次如此,悟虛卻又有些踟躕了。因爲,方纔多吉並沒有如此。悟虛所感受到的,不過是多吉上了天外天之後的一些遭遇。再一個,悟虛本能地自覺先前這般,實在是有些冒險。自己毫無保留,所有的一切,都分享出來,這實在是有些冒險,還莫說自己也有不少“壞”的宿業和因子。

    彼此要將好的東西分享給對方,此其一;彼此又能汲取多少,從而由那剎那之間的不分彼此,又難免有彼此的不同和差別,此其二;若是彼此本身差別太大,自己分享出去的東西,別人是否理解,或者誤解,此其三;若是彼此本身差別太大,是否需要自己分享的同時,加以引導,如做譬喻品一般,此其四。

    悟虛瞬間便想到了,自己領悟出來的這番修行法門的疑難,還有實際修行之時,自己的擔憂,畢竟多吉沒有完全分享自己的一切。

    當然,悟虛還有一分說不出的羞澀。畢竟這種分享一切的同修共參,甚於一般意義的雙修,但卻其中感覺與滋味,又帶有那種靈與肉的交融體驗。悟虛,只怕自己把控不住,留下什麼隱患來,染上類似毒癮一般的東西。

    於是,這一番再次的法界交融,只將自己這一生這一世,美好的東西,通過法界本尊,在法界之中幻現出來,分享出來。

    多吉這邊,自然還是先前的那些遭遇和分享,只不過多了一些術法分享。這些術法,都不是普通術法,都是極爲厲害而玄妙的天外天佛門修行術法。有一門如何攝取天地靈氣,滋養肉身與神識,心念的;有如何凝聚佛門氣息,化解妖魔鬼怪等外道術法的;有如何以佛門之願念,結合天地之靈氣,禁錮乃至殺敵的。多吉更是於分享傳授這些玄妙法門之間,屢有點撥,將自己於天外天所得佛門修行頗爲系統地告知悟虛。

    原來,人世間天地靈氣不足,佛門又囿於教義,其修行方向大多重在一個“虛無縹緲”的修心,也就是鍛鍊神識。其入門便是觀想,觀想有成,方纔以神識凝聚天地靈氣,但天地靈氣不足,是以後續修行,便糾結於此,只能以巧而行,祕之又祕,以至於沒有一個系統的大衆的修行途徑和體系。

    但天外天則不同,不但天地靈氣較之人世間,要濃郁數十倍,每個修士乃至普通的神識願念也隨之壯大了不少。是以,上了天外天,多吉才知曉,這裏的佛門修行體系頗爲完備,簡要言之,便是有三大基礎,三大境界。

    所謂三大基礎,其一爲心,其二爲意,其三爲氣。心爲體,意爲橋,氣爲用,三者相輔相成。

    而所謂三大境界。第一個大境界,內修心意,外修體氣,內外兼修,次第精進。所謂內修心意,便是以佛門教義開示佛性,復再生成具有佛性的神識之體。所謂外修體氣,便是修習此娑婆世界的肉身乃至身外之一切物,這其中天地靈氣尤爲重要,猶如此娑婆世界行事的動力能源一般。此第一個大境界,實乃初始境界,修行之人,縱然是佛祖菩薩轉世,於此境界,亦不能脫離肉身,堪破凡塵,肉身與神識,互爲因果,相互影響,神識之體也需要天地靈氣的滋養,所以須得內外兼修,次第精進。是以,此境界名爲肉身境。

    待到神識壯大,肉身無用,便進入了第二個大境界。此境界,神識之體,可以脫離肉身,寄居在法界、法器之中亦可,還可以獨自存在,上天入地,除了天地靈氣之外,還可以汲取衆生心念信願而發展壯大。最重要的是,可以以另外一種形式感悟此娑婆世界,從而得到種種感悟,生出種種玄妙神通。是以,此境界名爲神化境。

    至於那第三大境界,則是鮮有人能修成。傳聞此境界中,已經於羅漢菩薩無異。神識之體,於此境界,感悟得成,終於堪破此娑婆世界,亦堪破自身六塵,進而化作烏有,意氣皆已超脫,唯有本心,涅槃自在。是以,此境名爲涅槃境。

    這三大基礎,三大境界之外,附帶着,又有三密,聲密、神密、心密,分別對應。肉身境中,口誦真言,即是聲密;神化境中,神識波動,即是神密;涅槃境中,心之所動,即是心密。除了三密,又有三印,手印、神印、心印,亦是如此分別對應。

    悟虛一一接收,一時間,頗有些醍醐灌頂,撥雲見日的感覺。一時間,悟虛竟然沉浸其中,久久不能出離。

    待到出離之時,悟虛睜眼,只見紅日當頭,多吉端坐在前。悟虛隱隱感覺到過了許多日,不由歉意說道,“多謝師兄這幾日辛苦護法。”

    多吉笑道,“師弟果然是慧根深種,只不過短短十餘日,便醒轉過來。想當初,師兄我可是整整閉了三個月的關,方纔勉強參悟明白。”

    “師兄過謙了。”悟虛合掌恭敬回道,“師兄,如此辛苦護法,師弟我感激不盡。”

    悟虛此刻心情極好,便對着多吉說道,“承蒙師兄護持,師弟此番小小閉關,也是受益匪淺,靜極思動,你我不妨出去走一走”

    多吉遂提議道,“師弟初到大周朝京都,許多地方恐怕都沒去過。離此處不遠,便有一座慈恩寺,乃是大周朝開國皇帝,爲紀念其母親所修。此寺,連同周圍的園林,佔地千餘畝,亭臺樓閣,花草樹木,湖泊溪流,設計得都非常精美,卻又不着一絲穿鑿附會之意,猶如人世間一天然景區,便是在京都也頗有名氣。對了,那伏虎將軍魯智,若不是領兵在外,閒暇之時,也住在那裏。”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