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佛 >第一百七十九章 繡魔旗
    潘若雪見悟虛一個激靈,問起鎮江之事,不由暗吐了一個氣,便上前一步,與李林甫並肩而立,“正是。”隨即將張士誠打算退守東部,禍水西引,令鎮江丟失之事,娓娓道來。最後,又把自己在張士誠、張士德二人身上下了蛇符之事,也說了出來。

    李林甫隨後,也將馬靈華和陸妙影等人先前定下的計策,以及自己得來的情報說了一下。

    悟虛聽罷,沉思片刻,“這麼說來,元軍便要東西合攻應天府了馬仙子、陸仙子及東極島先前定下計策,如今正好可以加以實施”

    二人明白,悟虛定然也察覺到了,其中白蓮教遇到的麻煩,其明知故問,實則是問二人是何態度

    李林甫微微瞟了潘若雪一眼,心中惱怒潘若雪不遵守先前的商議約定,此刻火候未到,卻是跑來直接向悟虛一五一十說了個十之。

    潘若雪見李林甫眼神,便知其意,只是故作不知,對着悟虛答道,“如今看來,圍剿花裏忽所部是當務之急,先前的計策,雖然大體適用的,但具體如何部署,悟虛大師,佛法高深,想必有獨到見解。我二人便是爲此而來。”

    “正是如此。若是悟虛大師有所指教,我等歡喜不已。”李林甫不甘示弱,接着潘若雪的話茬,慎重地說道。

    悟虛卻不接茬,反問道,“如此妙計,小僧佩服不已,想必那王保保和花裏忽定然是懵懂不知,盡入彀中,五十萬元軍,有去無回了。”語氣之中,隱隱有股怒氣。

    潘若雪與李林甫對視一眼,面帶苦笑。

    便聽得李林甫說道,“大師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想那元軍統帥,王保保、花裏忽,足智多謀,驍勇善戰,本身又是法力滔天之輩,身邊更是有諸多奇人異士。晚輩,也曾擔憂此計策被其看破,無奈元軍封鎖得厲害,我等手下探聽不到機密軍情。”

    潘若雪也一臉正色地說道,“滁州一萬多軍士,遁入洪澤湖,王保保便將三十萬大軍後撤,本宮當初也是頗爲詫異,百思不得其解。難道這其中真有什麼變數”

    悟虛冷笑一聲,“一萬多軍士,潘仙子你切莫小瞧”說完,又語氣蕭索起來,“趙彤如今是魔門修士,一身魔功不在王保保與我等之下。她如今,從廬山囚魔峯下來,以魔攻煉兵,一路殺入洪澤湖,肯定是大有謀劃的。”

    廬山囚魔峯

    潘若雪和李林甫又是互相看了看,滿臉震驚。廬山六峯,乃是開啓通往上界的關鍵,其中囚魔峯乃是先前魔門修士駐紮之處。如今情形,專修魔功的趙彤,若是普通角色,能夠和悟虛一樣,從容下來麼定然是代表着魔門。

    “先前便曾有傳言,元軍之中有魔門修士。如今趙姑娘,從廬山六峯之一的囚魔峯下來,淬鍊魔兵,難道魔門要重現人世,干涉天下大勢”

    好半響,潘若雪才發問道。

    李林甫見悟虛,在那裏默默無語,似乎不願多談,便硬着頭皮說道,“魔門中人,陰險狡詐,詭計多端。若是,若是此番重現人間,派趙姑娘下山,修煉魔兵,那麼定然所圖甚大,暗藏後着。看來,先前的計策,恐怕要小心部署行事。”

    悟虛見二人曉得其中利害,便淡淡的說道,“兩位仙子及東極島三位長老,定下此計,乃是在廬山六峯未曾開啓之前。如今,廬山神魔亂天大陣開啓,蓮法峯、羅剎峯、清靜峯、囚魔峯、浩然峯、陰罡峯,正邪相間,缺一不可。”

    頓了頓,看着若有所思的潘若雪與李林甫二人,復又問道,“當日,趙彤與小僧,一前一後,飛下廬山,衆目睽睽。及至如今,滁州魔兵現,你二人可曾收到兩位仙子及趙浩然等人的傳訊”

    潘若雪和李林甫,面上浮現怪異不安的神色,顯然是馬靈華、陸妙影、趙浩然等上了廬山之後,便再也沒有傳訊給二人。

    悟虛看在眼裏,心中暗歎,原先的猜測便又證實了幾分。

    那潘若雪和李林甫站在那裏,越想越不對勁,正要向着着悟虛開口說話,卻被悟虛虛擡右掌止住,“白蓮教亦屬佛門支脈,難道蓮法峯便任由其自生自滅,慘遭構陷”

    此言一出,李林甫卻是再也忍不住,額頭隱約有汗滴。

    “也罷,”悟虛伸出兩指,彈出兩道柔和的白光。

    潘若雪識得此乃佛門高僧坐化之後留下的舍利子之光華,不閃不避。李林甫,本要動彈,見潘若雪鎮定自若,便也生生受了悟虛一指。片刻之後,李林甫面帶喜色,與潘若雪一道,對着悟虛合掌道,“多謝大師”

    此二人,一爲妖修,又被儒門浩然正氣纏身,一爲陰身儒修,雖然蒙馬靈華授法,不懼烈日,但畢竟只是投機取巧。此刻,悟虛以舍利子之光,打向潘若雪和李林甫,令二人體內產生些許根本變化。二人如何不知又如何不知道悟虛釋放善意,向己示好

    悟虛見二人覺察到了體內變化,便說道,“廬山六峯開啓,於人世間,乃至於我等修道之人,即是機緣,亦是劫難。二位道友,不可不察”

    潘若雪與李林甫也是明白人,到了此刻,又再次相識一眼,隨即各自取出一塊傳訊玉符,呈上,“廬山六峯開啓,天門隱現。大師但有號令,我等二人,莫不遵從。”

    悟虛收了這兩塊玉符,隨後望着二人,無喜無悲地說道,“小僧明白。但凡我修道中人,有誰不想上廬山,過天門,飛上界二位道友之情,小僧感同身受,但有可能,斷不會置之不理。”卻是隱約含糊地答應了二人。

    之後,悟虛與潘若雪、李林甫一番細談,便從座起,孤身一身,向着洪澤湖飛去。

    ..洪澤湖,萬里煙波,物產豐富,歷朝歷代,不知有多少窮苦人家,在湖上討生活。自從成吉思汗崛起於草原,蒙古鐵騎,一路南下,及至征服天下,建立大元朝。這洪澤湖便也被王公貴族瓜分,化爲各自私屬。期間主人變換,老百姓卻依舊是望湖而嘆,好歹仗着遍佈湖中的蘆葦,一葉扁舟,穿梭躲藏,今日東採蓮,明日西捕魚,漂浮如水上蠅蟲,苟且偷生,過一天是一天。

    待到天下終難忍暴政,先是有韓山童、劉福通在山東白鹿莊聚集白蓮教衆,興兵起事,三路北伐,擾得元庭震動,後又朱元璋、張士誠、方國珍、陳友諒等各路義軍,割據一方。洪澤湖倒有了幾日世外桃源的光景。

    卻誰知一日,浩浩蕩蕩的元朝水軍,高船利器,開進洪澤湖中心,將民間漁家打殺驅趕。幸有白蓮教,小明王,率義軍,自滁州而來,蕩平蘆葦,驅逐元軍,還洪澤湖以安寧祥和。其中更有一位聖女,天女下凡,慈心仁術,除暴安良,救死扶傷,更宣說無上白蓮教義,令衆生死後也入西天極樂世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