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吾來此世開大道 >二十三章【黎杖芒鞋 關寨驛站】
    賈清風走後,已是月夜當空,鍾七收拾好行裝,吹滅燈燭,便盤膝跌坐榻上。

    雙目微閉,存神觀想,因爲沒有日月靈機,也只能靜坐養神,不敢攝法採炁。

    一直是杏杏冥冥,半醒半睡,不覺倏忽之間,已是五更雞鳴陣陣。

    及天光微亮,縷縷雲光霧影透木格紙紗窗而過,晨風一拂臉頰,鍾七定了定神,緩緩開闔雙目,又是微微一嘆。

    賈清風無心之言說得也確實沒錯,此世日月山川,湖泊河海之中,地脈水脈皆無靈機半縷,修行一輩子,也不過空坐蒲團。

    搖頭起身,把掌心搓熱,拂擦臉頰,軀幹四肢,稍微活動片刻,使血夜循環,開了房門,打井水洗漱。

    一番洗漱之後,鍾七對着銅鏡,稍微打理一番外出行頭,繫上髮絲,挽雙抓髻,用老松木簪插住。

    戴破舊青絹巾,換上被承澤用碎布補好的杏黃道衣,綁好齊膝雲襪,腳穿圓頭蹬雲履,一副遊方的破落道人打扮。

    卻是將要遠行,在這個世道,衣着過於華麗,很容易被剪徑的強人洗劫,雖則鍾七有些武藝傍身,卻也不想惹這麻煩。

    負手走出房外,院角搭着欄杆,上面倒掛着一隻鴨子,喙滴涎水,被底下用木盞接住。

    鍾七走近一看,木盞已經接有小半杯涎液,連忙掏出一個瓷瓶,把涎水一滴不漏灌入平中,小心翼翼放入兜兒裏。

    鴨子涎,對於魚骨,蟹殼,螺絲等具有強大的腐蝕能力,也是九龍化骨水的一種,許多教門顯法都要用到此物,包括茅山止肚痛法,殺蛔仙翁術等。

    端公法載:

    混墨書符一道,焚符灰化法水一鍾,善能消解骨刺,魚刺卡喉,遂方仙術士常隨身備之,以救苦度厄。

    沉吟片刻,鍾七把繩子揭開,把吊得半死得鴨子丟在院兒裏,又看了看一旁小石缸裏,翻着肚皮一動不動的烏龜,不由抿嘴一笑,轉身又回房中。

    那青殼龜前兩日遭鍾七用藥水灌洗,已然榨出龜尿一瓶,所以到現在還沒緩過勁兒來。

    相比鴨子涎,龜遺的作用更大,《羅筐祕術》《左襟靈文祕法》《鵝幻神仙戲術》等法冊中,龜尿都是中和劑。

    以龜尿調混硃砂,或以黃鱔血等物調和,各有法門妙用,或神書萬符,或夜叉勾魂魘勝術等法術,皆要用到龜遺。

    收拾好符紙,筆墨之物,雷丸皆隨身放在衣袖,斜襟裏,閉上房門,走出院子,在中門外摸索一陣,從牆縫掏出木拐黎杖一根。

    黎杖亦是遊方道家常用之物,即能杵着逢山涉水,也能護身闢敵,驅趕野狗,豺狼。

    鍾七這根柺杖長四尺二寸,頂上盤虯帶葉兒,鵝蛋粗細,通體緋紅,數日前回山,專門取午山霧頂老桃樹削成。

    他也早有預料,遲早要下山遊方,因爲此前打殺山魈折損了兵刃,所以回山之後,就抽空做了這根黎杖,用來防身,也還算件趁手兵器。

    一路出了後廂,至伏魔殿前,見着童道人早早起榻,正在殿中焚香頌經,鍾七望着童道人背影,眯眼打量一陣,隨即假意咳嗽一聲,輕笑道:“童道長,你起得可真早啊…”

    童道人背對鍾七,正自跌坐蒲團頌經,聞言轉身望來,見了鍾七行裝不由一愣,疑惑道:“泓師今兒也起得早啊,瞧泓師這番衣裝,這是要遠行麼?”

    “正是要下山一趟,觀中諸事,還要勞童道長多多看顧了…”鍾七杵杖笑道。

    童道人略微沉吟,心中也明白鍾七所說看顧,說得是什麼,面上卻裝作若無其事的回道:

    “貧道既然擔了觀裏職司,爲香客卜卦解籤,必不敢怠慢半分的,泓師且放心去吧…”

    鍾七也不多說,只是笑着朝童道人拱了拱手,杵着黎杖一路出了廟門,沿着石階頭也不回的下了山門。

    正是:

    自在三山客,逍遙四海賓,孤身到處自全真。

    風月永爲鄰,識破浮華虛假。誰羨望雲星馬。

    一條黎杖勝龍驂,穩步上高岑。

    一路跌宕下了午山,過桑葉林上了大道,一路走了數裏,不覺天光苒苒,已是日頭當空。

    深秋的太陽,多少帶來些暖意,一路上的行商,遊人,士子,小販斷斷續續,絡繹不絕,都是趁着天色尚好,着急趕路。

    鍾七反而不急不緩,把裝着烈酒的黃皮葫蘆掛在黎杖頂上,慢觀青山翠嶺,喬松柏林,順着丈來寬的黃土大道,跟着行商腳步一路朝西南方而行。

    走個三五里,即找塊山石倚着歇腳,取下葫蘆嘬兩口小酒,聞着羣山翠嶺的清新空氣,更覺自在逍遙。

    寧羌位於固城縣西南,也是整個興元府最西南之地。

    興元府轄治梁州,固城爲於梁州東北七十餘里,寧羌則在梁州西南二百八十餘里,當然這是指彎彎曲曲的山道,若是直線距離來算,也不過是幾條山頭的距離。

    鍾七此行,約莫得三百里水陸行程,所以他也不急於一時,反正就當遊山玩水,他還打算順路去梁州耍耍,到府城漲漲見識。

    歇息半晌,鍾七拽杖又走,一路過溪躍澗,翻山過嶺,彎彎曲曲,折折繞繞,過日晡【指申時,下午三點至五點】時,早過數十里路程。

    行至一片山坳口,前方愈見山窄,鍾七駐步仰望天時,又沉吟回想片刻,不由出口笑道:

    “緩步而行,不期一晌怕是走了三十餘里,過這山坳應該就是是梁州地界了…”

    見日落西山晌早,鍾七略歇片刻,又起行程疾步朝前,準備在前方找個驛站客邸,多少歇一晚再走不遲。

    徑入山坳二百餘步,轉個山口果然見裏面寬敞些許,兩便峭壁高百尺,地下一道木寨關樓,前設據馬。

    寨子寬有二百餘步,開了三個門洞,牽着駝馬的行商,挑着山貨的小販,青巾士子,不下數十人,排成長隊過關。

    三個門洞,攏共前站了十來個兵丁,戴氈帽,穿着布甲褐襖,手託長槍,正在關前梳理行人秩序,驅趕農戶,乞兒,諸人稍有不對,便是一陣鞭打。

    “哪位黃袍的道家,趕緊站過來吧,可不敢亂走,免遭無妄之災…”見鍾七遠遠站在一旁,排隊的一位錦衣先生連忙招了招手,示意鍾七趕緊站好,免得捱打。

    鍾七頷首點頭,笑吟吟的跑到先生身旁,那錦衣先生朝後讓了兩步,朝鐘七拱了拱手,朝身後左右說道:“出家人樸素艱苦,且讓道家排前邊兒先走吧…”

    錦衣中年身後還排了七八人,聞言俱都一致頷首點頭,同意出家人先行。

    鍾七擺擺手稽首道:“多謝諸位先生禮敬,不過凡事先來後到,貧道左右無甚急事,怎能勞諸位爲此再久等半晌,排在後面就好,排在後面就好…”

    言罷鍾七徑直走到隊伍最後,跟着衆人接受關哨查檢,那錦衣中年見此,搖頭一笑,也不再多言。

    不多時,前面已經走得空蕩蕩,終於也輪到鍾七,幾個兵丁執戈把刀,不過鍾七如今不再是黑戶,反而是位受人尊敬的出家僧道,手中有度牒,心中也不慌。

    “道人何處來的,往粱州境內要作甚,法籍路引,一一陳明…”寨口一位小旗軍官,頭戴紅纓盔,皮甲環帶,腰挎寶刀,朝鐘七拱了拱手問道。

    此世僧道,欲要出家實際上法度極其嚴密,不僅需要本地保甲舉薦,縣令籤囑同意。

    還要有一定學識,或有個略有名聲的師父引渡等等,與二十一世紀出家還要博士,碩士學歷一般模樣。

    因爲僧道備受世人尊敬,更不敢隨意喝罵,所以這些軍丁語氣也是和緩許多。

    鍾七把度牒這些交上,至於路引,他即不穿州,也不過府,倒是不需要縣衙開辦路引。

    門口的巡檢文吏接過度牒稍微檢視片刻,便把度牒還於鍾七,責令放行。

    過了關寨不遠,便是一片房舍閣樓,離這牌坊,上書天台驛,鍾七見此知是驛站,見日落偏西,也不準備再走,轉往驛中走去。

    自梁中總以來,朝廷累闊土開疆,國朝百年,到如今宣化年,疆域已至歷代鼎盛,而疆域遼闊,驛站也是愈加增多。

    驛站者,即官府傳遞文書,軍情,及地方郵寄,送信的地方,又包括了住宿,客棧等,相當於前世郵局與賓館的集合體,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