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漢從接見張騫開始 >第二百一十章 兩年後
    阿弩緹思考了許久,最終還是打算借鑑明朝行政體制,原因有二。

    一是內閣票擬製度。

    所謂票擬製度,就是指內閣大臣或進侍太監秉承皇命,批閱羣臣奏摺,並用貼紙表達處理意見,然後進呈皇帝審閱裁定的政務處理方式。

    其中比較經典的一幕,莫過於嘉靖年間了,數十年不見羣臣,朝會制度幾近廢止,而這個時候,票擬,廷議等成爲主要的中樞決策制度。

    什麼叫做民主,這纔是真正的民主。

    雖然後期有宦官專權亂政,但是明朝還有復奏制度,一定程度減少了亂象,明代規定:內閣接到皇帝詔令後須復奏,方可實施。

    第二個那就是廷議。

    後世許多的政治思想從這裏汲取了許多,有明一代的廷議與秦漢以來的諸朝制度尤爲不同,沒有皇帝或宰相的參與,而是中樞各部門間的聯席會議。

    凡參與人員不分貴賤尊卑,都有發言權,一般由相關部門的尚書主持,參議人數及會議規模因議題而定,小者數人,大者數十或者上百人。

    一般程序嘛,大家看起來會感覺十分熟悉。

    首先由主管部門講擬議事項及時通知有關部門和人員,然後又將擬議事項以揭貼備述原委分送,以便準備。

    會議開始主管部門侍郎宣佈議事內容,參議者發言,會議結束後由侍郎擬稿,參議者聯署簽名進呈,由皇帝裁決。

    體制好是好,就是缺人才。

    所以,阿弩緹親自到達新建的大夏學堂,做出了重要講話,表示接下來的時間內,要大力發展新語教育,成績優異者,封官加爵。

    接下來的時間內,他四處走動,基本走遍了巴格蘭大大小小的地方,多次發表重要講話,親身力行,民衆總算了解到了新文化改革。

    阿弩緹不惜花費重金,親任一把手,朝爲副職,組建了世間第一份邸報,經營範圍爲巴格蘭,宣傳新文化改革運動。

    他的手段眼花繚亂,讓巴格蘭人民都覺得有些跟不過來,各種人事調整,一大批故老遺少被調離崗位,璁蘭也城調集過來的人迅速插入到貴霜陣營中。

    喀布爾城的重建也有些停滯和降低,一切的資源都投入到了巴格蘭。

    通過這一系列操作,阿弩緹對貴霜,不,現在應該稱爲大明,進行了裏裏外外的塑造,雖然變化還不太明顯,但是基調已經與傳統的遊牧民族有了截然不同的變化。

    更是在登上翕侯位置的半年後,阿弩緹開始對一系列稱呼進行了規定約束,阿弩緹自稱朕,其餘人稱呼阿弩緹爲陛下,但是對外稱呼還是翕侯。

    司馬昭之心,人人皆知。

    不僅如此,阿弩緹更名爲李牧之,李氏爲王族,這裏面也發生了一件事情,由於粗心大意之下,有地方部落選擇姓氏時,挑選了李,犯了嚴重政治重大錯誤,阿弩緹.....李牧之寬宏大量,特賜其爲禮姓,希望其能遵守禮節,也成爲了一時美談。

    初步的大明框架成型。

    .......

    兩年後。

    距離張騫離開大月氏的三年後。

    整個大明煥然一新,生機昂然。

    “陛下,新一批的官員名單已經彙總好了,請您過目。”

    李牧之的老岳父,也就是朝,恢復了華夏衣冠,位列羣臣之首,他現在的稱呼是李朝,自從李牧之頒佈了李爲王族之後,跟隨過來的許多老秦人就改姓爲李,畢竟,他們許多人曾經就是李牧之父親的部將,或者是家生子。

    李牧之接過名單,簡單翻了翻,嘴角露出笑意,這些都是新一批的大夏學堂畢業生。

    大夏學堂沒有年限限制,只要你通過了六級考試,而且再參加一次吏部考試,就能爲官,因爲缺乏人才,所以現在的門檻很寬鬆。

    吏部考試的通過率也是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很難有人通過不了,除非具有錯誤的政治思想,比如,不愛大明.....

    曾經有過一些心口不一點人想要妄圖矇混過關,可是還是被剔除了出來,後來大家才知道,爲何大家考完試會有官府的人親自走訪,原來是考察是否政治清白。

    到現在,大夏學堂共輸送了六百七十八名人才,基本都安排到了朝廷的六部或者其他要務上面。

    如果後來者回眸這一段歷史,恐怕也會感慨,這是他們這一代的時代紅利。

    也因爲時代的原因,大家的民族意識淡薄,而且也沒有小人作祟,也沒有某域外大國干涉,所以,基本上融合的很好。

    謊言說上一千遍,那就變成了真理,李牧之很好地把這個利用起來,巴格蘭很大,但也很小,截止到現在爲止,建立了一百三十九個廣場,基本都是小型的,現在的建造成本很低,無非就是徵召周圍的羣衆幹上十來天活,那就建造好了。

    廣場中央豎起了大明旗幟。

    旗幟上面,左爲太陽,右爲月,拼湊在一起,很想明字。

    這是大明標準的旗幟。

    高高樹立在廣場中央,一旬需要舉報一次升旗儀式,升旗員挑選也很嚴格,只有表現優異的孩子才能成功。

    通過全方位無死角的轟炸宣傳。

    成果還是很顯著的。

    大家基本能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大明,而且可以用嫺熟的新語說出來。

    “先帶人幫助他們熟悉政務,再正式上位。”

    李牧之放下奏摺,一旁的奴婢接過去,慢慢下去,放到一旁的金色木框中,旁邊有兩個木框,一個爲金色,另一個爲黑色。

    金色的表示通過。

    黑色的則是打回。

    這樣也加快了效率。

    李朝再次啓奏:“如今大明初安,陛下應該修建宮殿以彰顯權威。”

    李牧之皺了皺眉頭,道:“如今大明處處都需要投入,而且尚未安寧,朕修建宮殿有些不妥吧。”

    改革嘛,總有人跳出來反對。

    周圍時不時有部落逆反,但是都沒有掀起風浪,就被撲滅了。

    “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宮室。且夫天子四海爲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後世有以加。”李朝回道。

    李牧之深深看了他一眼,不愧是朕的老岳父,懂我!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