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戰國風雲人物之名將篇 >孫龐篇(2)
    理想與現實

    離開學校這座象牙塔,出生社會之前,繞不開一個問題:理想與現實。

    什麼是理想?什麼是現實?這兩個問題,不分時代,都會面臨。因此,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答案也不一樣。

    我依稀記得剛畢業那會,面對理想和現實,聽到了兩句有意思的話:

    1、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2、讓豐滿的理想,照進殘酷的現實。

    第一句話讓人沮喪,充滿悲觀;第二句話給人力量,充滿萬丈豪情。龐涓屬於後者,他要用雙手,把豐滿的理想,照進殘酷的現實。

    龐涓沒有後臺、沒有強大的背景,也沒有家族依託。用現代語來說,沒有關係,不能靠爹拼媽。但,龐涓的行動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現在沒有的,未來會有。前提是現在你要進取,用好雙手和大腦,也要準備好多花五年、十年、甚至更多的時間。

    接下來,看一下。龐涓是如何用自己的雙手,把豐滿的理想,照進殘酷的現實。

    龐涓學成歸來,拿着簡歷,來到魏國,尋找工作。躊躇滿志的他,卻被現實潑了一盆涼水,沒人理睬他。

    也許是因爲鬼谷派,這個時候,還沒有顯赫的盛名。

    也許是龐涓沒有自報師門,才遭到冷遇。

    總之,龐涓第一次面試,被主考官打了一個很差的成績。

    龐涓也沒有吳起、樂羊好運,有和國君說得上話的人推薦。

    等待他結局:很不順暢。

    來到魏國,龐涓爲了解決個人溫飽,沒有高不成低不就,成爲了一名青年將官,很不出名那種。好在,龐涓有本事,上學的時候,又愛學習。對待身邊的人,也不錯。龐涓與年輕一代的軍官打成一片。

    龐涓時刻學習着,也準備着,更等待着機會的來臨。

    那麼,龐涓就不怕等不到出頭的機會?

    答案:不怕。

    因爲龐涓相信,大爭之世,是大浪淘沙。總有一天,他會登上高臺,一展所長,封君拜將。只不過,他要用的時間,比較長而已。所以,信念是很重要。不久,龐涓就迎來了機會。

    這個機會就是魏國和秦國之間的少梁之戰,魏國慘敗,秦國慘勝。魏國的主帥公叔痤被俘,秦國主帥秦獻公中箭受傷。一個人改變了龐涓的命運,他就是魏國第三代君主魏惠王(公元前369年繼位,於公元前344年稱王),一個很倒黴的人。

    爲什麼說魏惠王是倒黴的人呢?

    魏惠王出生在魏氏最美好的時代(公元前400年),爺爺是魏文侯,主政清明;爸爸是魏武侯,很能打。但,魏惠王繼位,上天給他開了很多玩笑。

    1、弟弟公子緩叛亂。

    2、韓趙干涉魏國內政,差點將其亡國。

    3、秦獻公變法後,不斷找他麻煩。

    令魏惠王頭疼的不是弟弟公子緩,也不是韓趙諸侯,而是秦國。尤其是秦獻公流亡魏國數十年,回到秦國,結束了歷經幾世之亂,效仿魏國改革變法。秦獻公這位學生改革後,竟然打得老師節節敗退,逆襲了秦國被魏國欺負的那些屈辱日子。

    來看一下魏惠王被秦獻公欺負的那些日子:

    第一回合:武都之戰,秦國勝。這是秦國自從魏文侯出兵西河六十多年內,取得最大的勝利。此戰獲勝,對於秦國來說,意義是相當重大。

    第二回合:洛陰之戰,秦國勝(擊敗韓、魏聯軍)。連周天子(周顯王)都忍不住發來賀電。

    第三回合:岸門之戰,秦國勝(斬首六萬)。

    第四回合:少梁之戰,秦國勝,魏軍主帥公叔痤被俘。(少梁之戰,具體詳情,請看《戰國風雲人物之君王篇》之《魏惠王篇》)

    秦國四戰四捷,魏惠王繼位,過得很屈辱。魏文侯、魏武侯時代,想打那位諸侯,就打。現在,魏惠王時代,弟弟叛亂也就算了,還被韓趙欺負到家門口,最可氣的是連續輸給被虐得掉渣的秦國。

    少梁之戰,也改變了四個人的命運:

    第一個秦獻公,此戰之後,不久甍逝。

    第二個公叔痤,此戰之後,第二年死了。

    第三個秦獻公第二個兒子嬴渠梁,成爲了秦國的國君。

    第四個魏國名將龐涓,開始登上舞臺。

    魏惠王繼位以來,勝少敗多。打仗,總會要淘汰很多不合格的人,也會鍛鍊很多有才能的人。少梁之戰後,魏惠王需要一個人出來替他收拾殘局,收復河西。龐涓就這樣,一步步,從臺下,走上了臺前。

    魏惠王不甘心河西就這樣丟了,詢問朝中能臣悍將,有沒有人助他奪回河西。

    很多高勳的武將,不願冒這個險。現在的秦國,已經不再是當年可以隨便欺負的弱國。前去收復河西,搞不好還會送了自己的小命。

    有時候,你不缺舞臺,而是卻一個機會。機會來了,就要抓住。

    龐涓從人羣之中,站了出來,厲聲說:我願往。

    龐涓從默默無聞,一下成爲朝臣關注的焦點。

    朝臣看着主動去送死的人,心想:“這誰啊!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簡直是大言不慚啊!”

    魏惠王往人羣中看去,見對方長得不錯,儀態也美,最主要是朝臣皆怕秦國,他敢站出來,足以證明對方有膽量。總之,魏惠王對龐涓第一印象很不錯,也很賞識對方的勇氣和膽量。然,魏惠王也知道,打仗不是兒戲,把數萬將士的性命交給他,也不安心。

    爲了慎重起見,魏惠王問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你叫什麼。

    龐涓報上了自己的名字。

    魏惠王聞言,猶豫少許,心想,“我怎麼沒聽過這個名字。”

    但,對方眼神透露出自信,讓魏惠王盡收眼底。

    魏惠王問了第二個問題:你能幫我奪回河西。

    龐涓沒有半點猶豫,擲地有聲說了一個字:能。

    魏惠王見對方年齡和自己相差無幾,卻大慚不言,問了第三個問題:你如何助我奪回河西。

    龐涓氣吞山河地說:用我腰中的三尺長劍。

    魏惠王不知道是自己眼花了,還是怎麼的,竟然從龐涓的身上,看到了吳起的背影。魏惠王見身邊無人可用,這個年輕人又很有把握,心想,“要不要給他一個機會。”

    接着,魏惠王問了第四個問題:你來魏國多久了。

    “我來魏國好幾年了。”

    “來魏國幾年了,都沒見你嶄露頭角。你啊!有才華乎?”魏惠王的意思是說,我看你也沒啥能耐。

    龐涓沒有滔滔不絕辯駁這些問題,也沒有交代自己的老師是誰,落地有聲說,“我若領兵,定能收回河西。”

    魏惠王問,“收不回怎麼辦。”

    “願以死報國。”

    魏惠王被對方的豪情和膽識所感,也覺得應該給年輕人一個機會。魏惠王決定賭一下,問,“你要多少兵馬。”

    龐涓豎起五根拇指,“五萬足矣。”

    魏惠王也夠大方,“我給你七萬,好好替我揍秦國。”

    龐涓率領魏武卒,又善待之。再加上他的軍事才華是一流的,很快收復了河西,還攻破了秦國的函谷關。

    龐涓一戰成名,名顯諸侯。

    魏惠王見龐涓之才,不弱當年的吳起,也爲自己的慧眼識珠,高興不已。魏惠王不會因爲門第、背景等多方面看待一個人。龐涓爲他收復河西,建立大功,自然不會虧待。

    龐涓成爲魏國的上將軍。默默無名的龐涓,最終成爲了顯赫之人,脫穎而出。所以說,年輕人,你不給他們機會。他們又怎麼證明自己。

    河西一戰,是龐涓成名之戰,也是他成爲名將的開始。龐涓也開始征戰諸侯,執戈天下的戎馬生涯。龐涓用自己的成功,證明了那句話:把豐滿的理想,照進了殘酷的現實。

    那麼,龐涓又會如何縱橫諸侯,建立功業,執戈天下。他的出現,將會把魏國的霸業推向何方。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