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戰國風雲人物之名將篇 >匡章篇(5)
    三伐楚國

    中原諸侯,歷經第三次大戰之後,迎來了短暫的和平。此戰,齊國輸得最慘。濮水之邊,敗給了韓、魏、秦、宋聯軍。燕國之地,得而復失。因此,齊國傷了傷元氣,需要時間恢復。

    但,齊宣王也沒有閒着,不插手中原事物。

    當秦惠文王甍逝,秦武王繼位,齊宣王來了一個五國圖謀秦國。

    秦、韓對戰,秦武王洛陽舉鼎,齊宣王也等待時機。

    北方的燕國,西邊的三晉,齊宣王也要提防。令齊宣王沒想到的是南邊的楚國、越國,折騰出很大的動靜。這就是公元前306年,戰國時代,有名的事件:齊、楚、越三國混戰。

    而,匡章再一次臨危受命,前去阻截楚、越伐齊。

    楚國、齊國、越國,春秋時代的霸主,上演了巔峯的對決。由於齊宣王的戰略目標在中原,不想與楚、越擴大戰事,以離間爲主。

    齊宣王做出錯誤的判斷,卻成就了楚懷王功業。公元前306年,楚懷王亡越,建立江東郡。從此,大江之上,楚國是唯一的霸主,巨無霸的存在。楚國的大國夢、強國夢甦醒,也刺激了楚懷王飲馬黃河、兼併天下的雄心壯志。

    楚國亡越,最擔心的莫過於齊國。南邊出現了一個強大的敵人,會威脅到齊國的安全。爲了應對楚國的威脅,削弱楚國,壯大齊國,擡高齊國在中原諸侯之中的國際地位。

    齊、韓、魏結盟伐楚,這也是齊、韓、魏三伐楚國的第一次。

    齊國以匡章爲將,魏國以公孫喜爲將,韓國以暴鳶爲將,三國軍力合計二十萬。一時間,齊國的競技之師、魏國的魏武卒、韓國的勁材之士與楚國的申息之師,展開了對決。

    誰也沒想到孱弱的趙國,成爲了雙方取勝的關鍵。因此,趙國成爲了雙方,拉攏、爭取的對象。

    楚國爲了打破中原諸侯的攻勢,與趙國結盟,南北夾擊。中原諸侯想要趙國合縱伐楚,或者保持中立。進而,成就了趙武靈王的功業:趙國五使入諸侯。

    這五使:富丁入魏、仇液入韓、樓緩入秦、趙爵入齊、王賁入楚。

    趙武靈王既不想加入中原諸侯,又想出國保持咄咄逼人之勢,牽制中原諸侯,進而助他攻滅中山。

    楚國和齊國有了趙武靈王的態度,都加大了攻勢。趙武靈王趁機北上亡中山,打得相當出色,幾路軍都取得勝利,兵峯直指中山國國都靈壽。

    南邊楚國的強大讓齊宣王頭疼,不想看到西邊出現一個強大的趙國。齊國與楚國議和,準備插手中山國內政。齊、韓、魏三國第一次伐楚,落下帷幕。

    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起因:楚國亂交朋友。

    楚國和秦國結盟、聯姻,讓中原諸侯不安。楚國已經夠頭疼了,還有秦國相助。爲了破秦楚之盟,齊、韓、魏三國,第二次伐楚。一樣的主將,一樣的兵力。然,這次伐楚,因爲秦國出兵韓、魏,韓、魏丟城失地,招架不住,拋下齊國,導致伐楚大業,無疾而終。

    誰也沒想到齊、韓、魏三國伐楚,會演變成齊、韓、魏三國對戰秦、楚之盟。總之,因爲秦國的加入,導致中原諸侯第二次伐楚大業,落下了帷幕。

    沒過多久,齊國等到了第三次伐楚的機會。

    起因:楚國太子橫(楚頃襄王)殺了秦國士大夫導致兩國交惡。

    齊宣王再次抓住機會,以匡章爲將,聯合韓、魏,做出了第三次伐楚。這一次,秦國也加入了伐楚陣營。因此,楚國一國之力對戰齊、韓、魏、秦四國,再加上燕國、趙國伐中山,引發了第四次中原大戰。

    楚國成爲中原諸侯共同的敵人。

    楚國的申息之師,對戰齊國競技之師、魏國魏武卒、韓國勁材之士、秦國虎狼之師。一時間,天下風雲驟變。

    此戰的決勝戰役:垂沙。

    現在來看一下戰國時代,改變楚國格局的戰役:垂沙之戰。

    時間:公元前301年---公元前300年。

    君主:楚懷王對戰齊宣王、韓宣王、魏襄王、秦昭襄王。

    主將:齊匡章、韓暴鳶、魏公孫喜、楚唐眛。

    結局:聯軍勝,楚軍敗。

    這場大戰,關鍵人物:匡章、樵夫。

    現在來看一下,垂沙之戰的經過。

    齊國以匡章爲將、韓國以暴鳶爲將、魏國以公孫喜爲將,三國聯軍合計二十五萬。匡章是齊國出征統帥,也是三國聯軍最高指揮者。

    匡章率領着數十萬之衆,浩浩蕩蕩南下伐楚。三國聯軍和楚國對戰,連戰連勝。聯軍一鼓作氣,攻破了楚國精心構築的防線,向南推進百里。

    楚將唐昧也是一代名將,面對戰敗,不斷沒有自亂陣腳,反而集結兵力,層層阻截聯軍。

    當三國聯軍抵達方城夾泚水岸邊的時候,唐昧在夾泚水岸邊,重新構築陣地。

    聯軍用了很多種方法,試着渡過夾泚水。夾泚水看似平靜,但水深不見底。平靜地河面上,暗潮涌動,時而看見水面會有漩渦出現。唐昧利用夾泚水天險,穩定陣腳,與聯軍對持。然後,等待聯軍出現破綻再予以反擊。

    我不動,敵不動。我動,敵也動。聯軍試着強行渡河,楚軍也會做出相應的反應。聯軍強渡大河幾次,皆被楚軍擊破,損失慘重。

    聯軍見楚軍就在大河岸邊,但苦於沒有渡河船舶。河對岸楚軍又嚴陣以待,反應快捷。聯軍不能渡河攻伐楚軍,楚軍也不能渡過大河迎戰聯軍。楚軍和齊、韓、魏三國聯軍只能在夾泚水岸邊,列陣對持。轉眼間,雙方對持已經過了六個月。

    一個小人物的出現改變歷史的進程,這個人就是樵夫。

    樵夫解決了匡章渡河的難題:河水深淺。

    樵夫告訴匡章:楚軍重兵防守的地方,河水淺;楚軍防守兵力少的地方,河水深。

    匡章解決了河水深淺的問題,集中精兵悍將,趁着夜色,在楚軍重兵防守的地方渡河,併發起突然襲擊。一番交戰,聯軍渡河成功,一舉擊潰楚軍防線,並在沘水旁的垂沙與楚人決戰。

    垂沙一戰,聯軍大破楚軍。楚敗,聯軍勝。

    據史料記載,楚軍輸得相當慘。楚將唐昧戰死,楚軍羣龍無首,各自爲戰,軍心散亂。聯軍未至,楚軍四處逃命。齊、韓、魏三國聯軍,抓住戰機,擴大戰果,乘勝攻佔楚國垂丘、宛、葉以北的大片土地。

    簡單說,楚軍失去了主將,還有大片的領土。

    齊、韓、魏第三次伐楚,迎來了勝利的曙光。

    匡章再次,建立顯赫的軍功。率領聯軍擊敗了,稱霸南方數百年的霸主楚國。又一次證明了自己是合格的名將。此戰之後,楚國的大國夢、強國夢破碎。齊、楚之間,近二十年沒有交鋒。

    也導致了楚國霸業衰落,走下坡路。楚懷王被囚禁秦國,客死他鄉。楚頃襄王,被秦國攻破郢都,馬踏王陵,嚇得遷都。此戰,導致楚國國力衰落了二十年。直到楚考烈王繼位,楚國助趙伐秦,北上亡魯,纔有復興之勢。

    把楚國打殘的人物,不是別人,正是匡章。

    人生漫漫,匡章還會再建不世之功嗎?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