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戰國風雲人物之名將篇 >白起篇(1)
    一提起戰國,就會想到四大名將。一提到四大名將,就會想到一個人:白起。

    白起是繼戰國時代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兵家,梁武帝時的《千字文》將他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爲戰國四大名將,且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有戰神的封號。據統計,戰國時代,犧牲的將士,一半都出自白起之手。那麼,白起的成名之路,又是如何。他又是有怎樣的功勳,被列爲四大名將。

    現在,我們就走進歷史,來了解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的風雲人物:武安君白起。

    按照慣例,先要介紹白起的個人簡歷:

    生卒:出生不詳,卒於公元前257年。

    活躍時間:公元前293年---公元前260年。

    姓氏:羋姓白氏。

    戰績:大小70餘戰,拔城七十餘座,一生征戰,沒有敗績;伊闕敗韓魏,掃除東進之路;攻破楚都,令其一蹶不振;長平重創趙國,一戰封神。

    名言:寶劍出鞘,誰敢爭鋒。

    對於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白起的先祖,有兩種看法:

    1、秦國名將白乙丙(以名諱爲氏)。

    2、楚國公族白公勝(以封邑爲氏)。

    這兩種看法,更多的人贊成白起的先祖是秦國的名將白乙丙。畢竟,白起出生在秦國,郿縣人,他是土生土長的秦國人。他的祖先白乙丙,在秦穆公時代,是個知恥而勇的名將。有假途滅滑之功,也有被晉俘虜之恥,敗晉雪恥之志。但,根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白起的先祖出自羋姓,是楚國公族白公勝。因爲白公勝亂國被誅,所以留下了不好的名聲。

    無論白起的祖先是秦國名將白乙丙也好,是楚國公族白公勝也罷。祖先的事情,很難解釋清楚。還是來說說,戰國中、後期最閃耀的人物:白起。

    白起的出生,因爲史料殘缺,沒有記載。只知道,白起出生在秦國一個叫郿的地方。白起的童年如何,師承何處,家庭背景等等,都是一個謎底。給人的感覺,白起是從石頭縫蹦出來的,驚豔了所有人。

    根據殘存的資料還是可以得出一點信息。

    白起童年到伊闕之戰時,他的年紀不大,算是年少成名。因此,可以推斷出一點信息:白起小時候,愛學習,精通兵法,也許還有一位很優秀的老師。

    由於秦惠文王時期、秦武王、秦昭襄王時期,秦國對外作戰頻繁。白起投軍,積累軍功,最終從臺後走到臺前,成爲了秦國最閃亮的將星。

    白起出生應該在秦惠文王時代,成名於秦昭襄王時代。那麼,白起是如何登上將壇,一戰成名?

    這就要說一件事:論貴人的重要性。

    白起的貴人不是別人,正是大秦宣太后之弟、秦國四貴之一的穰侯魏冉。

    根據殘存的史料以及野史記載,白起跟魏冉的關係很好。也許,白起就是跟着魏冉混的。他們一同上戰場,積累軍功,最終建立深厚的革命友情。

    公元前309年,秦武王伐韓窺周,舉鼎而亡。秦惠後、秦武后扶持左庶長公子壯(季君),羋八子扶持自己的第二個兒子公子芾。魏冉、白起支持羋八子,與秦惠後、秦武后等嬴姓宗室支持的季君,爭奪王位,引發了三年內亂,這就是秦國曆史上的季君之亂。

    這場內亂,以羋八子勝利告終。由於趙武靈王、燕昭王干涉秦國內政,護送羋八子遠在燕國爲質的長子公子稷歸國,這就是秦昭襄王。羋八子、魏冉在這場內亂之中獲勝,白起因爲正確的選擇,也改變了自己的人生。從而成爲了宣太后、魏冉一派的傑出人物。

    秦昭襄王繼位後,國政大權由羋八子掌控。秦國伐韓攻魏,欺壓楚國,孟嘗君入秦爲相,囚禁楚懷王,取得了一些顯赫的戰功。但,因爲截殺孟嘗君歸國,惹下了麻煩。

    孟嘗君藉助雞鳴狗盜之徒,成功離開秦國,回到齊國,第一件事就是號召中原諸侯伐秦。

    韓、魏積極響應齊國的號召,楚國也蠢蠢欲動,趙武靈王孤膽入秦,探查秦國的虛實,制定了亡秦之策。公元前299年,對於秦國來說,是最糟糕的一年。歷經季君之亂,秦國國力大衰,將星隕落。雖在對外征伐諸侯,取得了勝利,但,沒有顯赫的名將。

    這一年,對秦國來說很棘手,體現在三個方面。

    1、齊、韓、魏、楚、趙諸侯謀秦。

    2、諸侯聯軍派出了一位敗秦、欺三晉、北亡燕、南敗楚不敗的名將:匡章。

    3、秦國無名將能臣,離心離德(囚禁楚懷王失信天下、截殺孟嘗君天怒人怨。)。

    這就是戰國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以孟嘗君爲首合縱諸侯伐秦。這也是秦國第二次被諸侯合縱攻打。

    歷經三年鏖戰,齊、韓、魏三國聯軍攻破了秦國東出第一要塞函谷關。幸運的是,上天站在秦國這邊。魏襄王、韓襄王甍逝;楚懷王鬱鬱而終;趙國發生了沙丘宮變,一代雄主趙武靈王也告別了歷史舞臺。

    韓、趙、魏、楚,四國君主甍逝,齊國逼迫秦國議和,歷經三年的函谷關之戰,落下了帷幕。

    公元前294年,秦國恢復國力,趁着三晉內政未穩之時,挑了一個軟柿子捏,攻伐韓國。此戰,也是秦國被諸侯攻破函谷關之後的第一戰。韓國孱弱,豈是秦國的對手。再加上,韓釐王沒有威德,內政不穩。

    戰爭結果不言而喻:秦國勝,韓國敗。

    秦將向壽奪取了武始(今河北省武安市南),左庶長白起奪取了新城。這也是,白起第一次單獨領兵作戰。從這條信息,可以看出,白起通過自身努力,建立軍功,已經爬到了左庶長的官爵。

    按照秦國的軍功授爵分級,在秦昭襄王之前只有十六級,之後有二十級。我們通過後面的資料看一下,王齕伐上黨的爵位:左庶長。王陵伐邯鄲的爵位:五大夫。

    白起和王齕、王陵相比,已經成爲了左庶長,足以見得,他的軍事才華是相當優秀。最主要的是白起的年紀,據推測不到二十五歲。可謂是年少英雄,天資不凡啊!

    此戰獲勝,助長了秦國君臣的信心,爲了掃清東出障礙,就要進一步攻打韓國,奪取最關鍵的地方:伊闕。

    韓釐王打不贏秦國,爲了扼制秦國東出,向魏昭王求助。

    魏昭王繼承了魏襄王遺志,聯合諸侯伐秦的策略,派出魏國最能打的將領:公孫喜(號稱犀武)。

    韓釐王也派出了最能打的將領:暴鳶。

    公孫喜、暴鳶是老將,有軍功,戰場經驗豐富,還有多次合作攻伐諸侯的經歷:聯秦伐齊;聯齊三伐楚;聯齊伐秦。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