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戰國風雲人物之名將篇 >趙奢篇(3)
    一戰封君

    趙奢成爲田部吏,負責追繳平原君的稅收。他不僅用膽識,樹立了他秉公執法、剛正不阿的光輝形象。還用智慧和人格魅力,征服了平原君。進而得到了平原君的舉薦,步入朝堂,成爲顯赫的人物。

    趙奢收稅事件,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機遇和挑戰,共生共存。

    對別人來說,是一種挑戰。對你而言,這是難得的機遇。只有迎接挑戰,纔會有機遇降臨。

    趙惠文王聽說這件事,提拔趙奢,負責全國的稅收。趙奢上任後,大力整頓趙國稅收亂象。有趙惠文王的支持,還有平原君以儆效尤。趙奢不僅整頓了國內稅收亂象,還肅清了社會的亂象。

    據太史公史料記載,經過趙奢整頓後,趙國出現了一個現象:王用之治國賦,國賦大平,民富而府庫實。

    總之,趙奢因爲整頓稅收,步入朝堂,成爲趙國舉足輕重的人物。故而,得到了趙惠文王刮目相看。本以爲趙奢混到田部吏這個職位上,他的人生算是到頭了。

    殊不知,趙奢治理國稅是一把好手,行軍打仗,纔是他最擅長的工作。趙奢有管理經驗,但,他更擅長的是披甲上陣。

    很快,趙奢迎來一次證明自己將帥之才的機會:攻伐麥丘。

    公元前280年,趙惠文王做出了一個政令:攻伐齊國。

    此次,出征的人選,趙惠文王交給了一個人:趙奢。

    這裏有個問題,趙惠文王爲什麼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趙奢?

    我想有以下原因:

    1、燕昭王以樂毅爲將,繼續圍攻齊國最後兩都:即墨、呂。(燕齊博弈)

    2、趙國和秦國舉行了澠池之會,廉頗等人要防備秦國。

    3、趙惠文王瞭解趙奢有軍事才華,讓他領兵,小試牛刀。

    4、趙奢個人原因:主動請纓。

    因爲多種因素,趙惠文王以趙奢爲將,攻齊國麥丘。趙奢,有了一次率軍出征的機會。這也是史料清晰記錄,有關趙奢爲將的第一仗。然,遺憾的事,這一仗,是簡單一筆概括。

    趙奢領了多少人馬,齊國在麥丘有多少駐軍。齊趙雙方,交戰如何,死傷多少人,都沒有記載。《趙世家》只留下了幾行字:趙惠文王十九年,趙奢將兵攻齊麥丘,取之。即其地。

    從這個信息,得出一個結論:趙奢攻齊麥丘,打贏了。

    此戰,也證明了趙奢,不僅是收稅的能手,打仗更是一把好手。因此,趙奢成爲廉頗、藺相如之後,又一個率軍攻破齊國重邑的人物。

    這只是趙奢的初次亮相,還有更廣闊的舞臺,等着趙奢證明自己將帥之才。這個舞臺就是秦趙兩國的大戰:閼與之戰。

    事情起因:公元前270年,秦趙兩國換地。

    趙國以焦、黎、牛狐三座城,換取秦國攻佔的藺、離石、祁等三座城。這次換城之舉是趙國提議,也是一次等價交換。秦國把城池交給趙國,趙國拒絕把城池交給秦國。趙惠文王還派了一個重量級的人物鄭朱,前去忽悠秦昭襄王,並說:這本是趙國的領土,拒絕換地。

    來看一下,鄭朱入秦,說了什麼。

    這是史料留下的信息:藺地、離石、祁地,距趙國遙遠,而接近秦國,是因爲有了先王的賢明和先臣的力量,趙國才能擁有。如今寡人不及先王,恐連國家都無法顧及,哪能顧及到收復藺地、離石、祁地呢?這是那些不聽令的臣子乾的,寡人並不敢知。

    鄭朱表達的三句話:

    1、爲什麼趙國能擁有這些地:趙肅侯、趙武靈王與秦國爲了這些地,反覆爭奪。進而表明,這是趙國的固有疆土,被秦國攻佔。從而表達出秦國的無恥貪戀。

    2、把趙惠文王摘得乾乾靜靜,不知情。

    明眼人一聽,這是趙國欺詐了秦國。鄭朱之所以敢說這些話,是仗着趙國的國力。鄭朱拒絕歸還城池,也標着秦趙兩國宣戰。

    趙惠文王之舉,惹怒了秦昭襄王。那麼,秦國君臣,會怎麼辦應對?

    話說,秦國自從公元前296年,函谷關之戰,被齊、韓、魏三國攻破之後,近三十年沒有敗績。這三十年,秦國東出,伊闕之戰,擊垮韓魏;欺趙徵齊;三伐楚國;華陽之戰,敗趙魏。

    現在的秦國,完全沒有把諸侯當回事。

    秦昭襄王怎麼也沒想到趙惠文王敢忽悠他,拒絕換地。秦昭襄王倚仗國力,沒把趙國當一回事。用武力伐趙,沒得商量。簡單說,秦昭襄王有實力、有底氣,與趙國開戰。

    那麼,趙惠文王憑什麼敢欺辱秦國,拒絕換地?

    這就要說,趙國最近幾年的發展,也很迅速。

    趙惠文王取得哪些功績:

    1、伐齊攻魏,讓趙惠文王過度膨脹。

    2、公元前283年---公元前280年,屢次敗給秦國,以及公元前273年華陽之戰,輸給了秦國。令,趙惠文王很不服氣。

    3、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趙國與秦國交鋒沒有落敗。

    4、趙惠文王想與秦國一決勝負,爭奪中原霸主的地位。

    簡單說,趙惠文王最近幾年,趙國征戰諸侯,除了輸給秦國,沒有輸給其他的諸侯。趙惠文王征戰諸侯,不落下風,也想和秦國再較量一次。一旦,打贏了秦國,趙國就是最強的諸侯。

    畢竟,這個論證題是這樣做的。

    齊國被打垮,復國後,無心干涉中原戰事;燕國一着不慎,被齊國打回原型;韓魏孱弱,不敢惹事;楚國被秦國揍得丟了國都,王陵被毀,國力大衰。

    齊、楚、韓、魏、燕都無足輕重,唯有秦、趙兩國最活躍,也是當世強國、大國。

    究竟是秦國強,還是趙國強,都不知道。趙惠文王決定與秦國打一仗,打贏了,趙國就是天下諸侯第一名。趙惠文王拒絕換地,最終成爲秦趙兩國大戰的起因。

    秦昭襄王二話不說,以左更胡陽爲將,征伐趙國。面對秦國大舉出戰,趙惠文王會怎麼辦?

    秦趙兩國,簽署協議,互換城池。趙惠文王拒絕換地,才遭到秦國討伐。趙國這邊不佔理,局勢很不利。面對,秦國來伐,趙國也不能認慫。

    秦國和趙國,在關鍵的一個地方,展開了大戰:閼與。

    那麼,秦國爲什麼要圍攻閼與?

    閼與的地理位置重要:北攻代、燕,西去趙舊都晉陽,東望邯鄲,南機遇魏趙。

    面對重鎮閼與被圍,趙惠文王問了兩個能打的老將:樂乘、廉頗。

    這兩個人都主張不救,理由:道路狹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