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唐新世界 >仁者
    八月,正當盛暑之時,長安城內燥熱不已,李淵來到驪山的仁智宮避暑。

    小將李道宗在雲中打了頡利一次伏擊,讓突厥兵馬大大地吃了一次啞巴虧。李淵得報,大喜過望,遂不再對北方邊境有任何顧慮。

    由於洛陽前線戰事喫緊,軍餉錢糧耗費巨大,李淵詔命各地籌措糧草,統歸戶部籌措調配。

    由於洛陽城池堅固,唐軍圍城一個多月來,並沒有明顯的戰果。李世民初戰不利,因此並沒有軍報上奏朝廷。

    李淵遲遲不見軍報,放心不下,他想前往洛陽看看情況,又生怕給兒子帶來不便,心中忐忑不安。

    太子李建成建議李淵前往丹水狩獵。丹水在洛陽以南,襄陽以北,距離兩地都不過百餘里的路程。

    此地水草豐茂、林木廣佈,飛禽走獸品類繁多,是千餘年來的絕佳獵場。在此狩獵,一則放鬆心情;二則就近獲取洛陽前線的戰況,便於決策部署。

    李淵於是命太子李建成坐鎮長安監國。而他自己則揀選良馬、名鷹、俊犬、弓矢,親點親衛羽林軍,前往丹水狩獵。

    丹水之南,是軍事重鎮襄陽城。王世充爲了堅守此城,特意派自己的堂兄王弘烈在此鎮守。

    李淵對襄陽城也非常重視,此城不破,定會成爲洛陽城的後援,必定後患無窮。

    鑑於大唐的主要兵力都分佈在洛陽前線,北方邊境又需要許多兵力防備突厥,一時無法抽出兵力攻取襄陽城。

    李淵此時想起了一個人——李大亮!

    李大亮曾在襄陽爲官十餘年,他爲官清廉,仁義善良,襄陽城中的百姓大多都受過他的恩澤。

    時至今日,襄陽城中的許多基層官吏仍然是李大亮當年的下屬。

    李大亮年輕時,在爲官任上遭遇了災荒。他招撫流亡貧民從業,並賣掉自己的馬以資助貧民恢復農業生產。百姓們感念他的恩德,心中對他非常尊敬。

    李淵用李大亮攻取襄陽城,主要是看中了他在此地的聲譽,完全是在打心理戰。

    所謂善戰者,攻心爲上!

    隨着洛陽城成爲了一座孤城,襄陽城也就失去了外援。

    李大亮命人制作了大量的紙鳶,上書——“洛陽被圍,不日破城。天子臨兵,仁義愛民;開門納降,族們興旺!我是李大亮,可保全城百姓平安。”

    隨着紙鳶紛紛飛入城中,城內的大街小巷都知道了李大亮率兵圍城的消息。

    接下來,城中開始躁動起來了。王弘烈素來爲政苛暴,城中百姓早已是深受壓迫,恨之入骨,他們在平日裏敢怒不敢言。

    此刻,當他們得知曾經的父母官前來解救他們時,紛紛勸說家中當兵的子女趁勢倒戈。

    民心的轉變瞬間成爲攻城的關鍵,軍心開始動搖。

    幾天後,襄陽守軍譁變,他們將守將王弘烈捆了起來,開門投降了唐軍。

    李大亮只帶領千餘人進入了襄陽城,他嚴明軍紀,唐軍秋毫無犯。

    之後,他廢除苛政,安定百姓,襄陽城迅速安定了下來。

    李淵正在丹水狩獵,得知此消息,高興地說道:“如果天下官員都像李大亮這般推行仁義,何須興兵攻城呢?”

    仁者,乃是消弭戰爭的源頭;仁政,是仁者心胸的外現。行仁政者,得民心,聚民意。民衆自然會心嚮往之,爲他的命令感召,爲他的心意安定一座城……此所謂,仁者無敵!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