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火紅年代大江淮 >第129章:發言
    這兩天姚九心煩意亂。

    一邊是鄉領導的規勸,一邊是超英集團的招手,兩難。

    姚家在條沿村是大姓,而姚九家又是大族,因而姚九做村幹部先天有優勢。

    雖然計生站韓站長現在兼着村支書,但他知道自己是壓不住村裏不聽話的羣衆的,哪裏想總困在這裏?不用說他,就是姚九偶爾也有壓不住的時候,比如這次窯廠事件。

    因此他竭力勸說姚九不要辭職,繼續做村支書。

    姚九和鄉里的關係一直比較好,大家都不願意他辭職。

    但他真的不想再做村幹部了,尤其是自己這個村的支書。

    爲些,成天喫不香睡不着,腦殼疼。

    他老婆勸他還是做村支書,不管怎麼說,在村裏還是喫得開的。

    “他大,人家多少人想做還做不到呢,你倒好,一張紙朝上面一遞,不幹了。”

    “你個婆娘曉得什麼呀?你以爲這村幹部那麼好當的?每天不是張家長就是李家短,七個和尚八樣腔,難弄呢。”

    “哪個村不是這樣?人家怎麼做得好好的?還是你自己能力不行。”

    “你能你來。”說過,姚九摔門而去。

    一個人坐在廢黃河灘上樹林裏,看着彎彎的河道,點燃一枝煙,悶悶的抽着。

    這片灘地是他土生土長的地方,對這裏太熟悉了。

    日積月累,河兩岸的黃土堆積了幾米高,很適合建窯廠取土。

    超英集團兩次過來聯繫建廠,都沒有成功,這種有利於三方的事情,羣衆怎麼就不理解不支持呢?

    再看看人家嚴碼村,窯廠一建,現在是村集體有收入,村民增收走上致富路,村裏每天是歡聲笑語的,真羨慕啊。

    姚九這也是氣頭上辭職的,不是真心不想幹。

    可是沒想到的是,這個時候竟然被李國強看中。

    是自己能力很強嗎?顯然不是,應該是集團擴大了,正是用人之際,自己還有點能力吧,畢竟做過村支書。

    不過,能進入超英,現在可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沒想到咂中了自己的腦袋。

    不知不覺,腳下地面上已經有十幾只菸頭了。

    一直到天黑,姚九才起身,用力摔下手裏最後一隻菸頭,“他奶奶的,我也爲自己活一回。”

    市裏調研一結束,便準備召開鄉鎮企業發展動員會議。

    李國強竟然接到通知會上發言。

    之前縣裏開致富大會,萬元戶表彰大會,李國強都上過臺發過言,但現在,他不想到主席臺上亂講了,自己的發展也只是起步階段,算不上什麼大門大戶,好像沒有什麼發言權。

    可市裏已經通知下來了,這個可不是請客喫飯說推掉就能推掉的。

    看來這事得準備一下。

    市工人文化宮禮堂,來自全市各鄉鎮的鄉鎮長端坐在位置上,聽取市調研組組長作調研總結報告。

    其實不用介紹,大家都知道,目前我們全市鄉鎮工業不能說空白一片,但也是幾乎沒有。

    就是有的,大多也是形式主義,沒幾個生產的。

    家底就是這樣,大家清楚得很。

    市裏大張旗鼓的搞調研,其實有兩層意思,首先就是摸家底,其次就是動員力量發展鄉鎮企業。

    想法是好的,但實際情況是基礎較差,很難搞出名堂來。

    去年各縣都組織鄉鎮長專門去蘇南學習考察過,不能說沒有觸動,但是回來之後動作卻沒有。

    這回市裏直接把會議弄到鄉鎮長這一級,說明重視程度很高。

    李國強坐在第一排左側,聽得非常認真。

    他感覺市裏的調研工作非常紮實,基層的問題看得一清二楚,沒有花裏胡哨的內容。

    “下面請山陽縣李國強同志發言,談談他們發展鄉鎮企業的經歷和經驗。”主持人說道。

    李國強只好一瘸一拐的上了主席臺。

    下邊的人非常稀奇,怎麼會是一個殘疾人上臺介紹經驗呢?他是何人?

    當然,這裏面山陽縣的人大多認識李國強。

    走到發言席,他沒有坐下,把話筒往自己跟前挪了挪。

    “各位領導,我叫李國強,來自山陽縣青蓮鄉桃源村。”

    “我是一位農民,不過,現在也有人稱我爲企業家,但我曉得,我還是一個農民,企業家這個名號我是稱不上的,因爲我不過是辦了幾個企業而已。”

    “既然領導讓我來談談,只好勉爲其難,胡亂說幾句,不妥之處請大家指正。”

    “說老實話,現在政策是好,地分到了戶,我們積極性是調動起來了,每家每戶的積極性提高了很多,糧食產量也提高了不少。”

    “不過,無論怎麼風調雨順,不管你種地積極性多高,地裏的收成那是有限的,和以前相比,只是解決了溫飽,但離致富還差很遠。”

    “說白了,就是種地掙不了幾個錢,至少目前是這樣。”

    “窮的時候,我上山撿蠍子掙錢。不過,這也掙得了幾十塊錢,這是我掙下人生的第一桶金。”

    “後來我懵懵懂懂上街開了百貨店,生意挺紅火,可惜時間不長我就生了病,進了醫院,用光了我們剛剛擁有的一點兒積蓄。”

    “前幾年,爲了多打糧食,我承包了十幾位村民不要的鹽鹼地,經過努力,最終改良了土壤,種植向日葵取得成功。”

    “之後,我辦起了養雞場,我們村在我的帶領下,成了養雞專業村。”

    “再後來,我組建了建築隊,掛靠在鄉建築站名下,然後又承包了建築站的水泥預製品廠。”

    “去年上半年,我在青蓮鄉興建了一座輪窯廠,下半年我在城東鄉又建了一座輪窯廠。”

    “大家說,我這個就是鄉鎮企業。”

    “通過辦企業,我確實嚐到了甜頭,去年收入近五十萬元。”

    “不僅是我個人掙了錢,我們企業裏有員工三百多人,他們去年平均收入在六千元以上,有一批高的達到了萬元。”

    “別的我不曉得,我就是覺得辦好鄉鎮企業,肯定是發展地方經濟的一個重要渠道。”

    “我個人認爲,發展鄉鎮企業是解決農村、農業、農民即“三農”問題主要途徑,無論是農業的工業化,還是農民的富裕化、農村的城鎮化都離不開鄉鎮企業的發展。”

    “我們這兒是農業大市,農民衆多、農村相對落後,經濟新一輪的發展,最大的內需存在於農民之中,而啓動農民需求的關鍵是鄉鎮企業的發展。”

    “大道理我不是太懂,但我看到的蘇南農村就是大辦鄉鎮企業,到處是紅紅火火。”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