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火紅年代大江淮 >第229章:果蔬村
    黨員幹部羣衆代表會議上,新農業發展規劃反應極其冷淡,甚至是激烈反對。

    李國強一頭霧水,明明是發展農村經濟的好措施,明明可以爲大家帶來豐厚的收入,怎麼就沒人支持呢?

    聽會上大家的意見,就是不敢冒險,都認爲虧了不值。

    富貴險中求嘛,怎麼還沒開始就怕虧了呢?

    再說了,準備種的都是水果和藥材,這些東西都是搶手貨,供不應求,能虧?

    還有啊,爲了保險,自己都把杜遠征這個專業人員從縣裏挖了過來,專業的事當然由專業的人來做,等於是爲大家發展特色農業加了保險,可還是沒人願意。

    根深蒂固的小農思想,怪不得國家要實行改革開放,首先要改的就是落後僵化的思想。

    看來改革開放的春風,還沒有完全吹到桃源村這樣的犄角旮旯。

    雖然現在是夏季,但有些水果還是可以插苗的,比如李子、桃子、草莓、石榴和西瓜等。

    季節不等人啊,這羣衆不同意,計劃就實現不了。

    李國強、杜遠征、童慶雲他們幾人在一直琢磨了好幾天,就是沒有好方法,事情一點兒也沒有進展。

    童慶雲心想,李國強是真心爲村裏羣衆着想,放着自己那麼大一個集團不管,蹲村裏操心農業的事,實屬不易。

    可羣衆還不領他的情,一提到發展新農業,都直搖頭。

    星期三下午,李國強到城東鄉談事情,錢玄和他一起去的。

    路上錢玄問起桃源村的情況,李國強無奈的搖了搖頭,“羣衆沒有一點兒積極性。”

    “意料之中。”

    “爲什麼?”

    “村裏大夥祖輩種地不假,可都是老輩傳下來的老招式,比上古時代刀耕火種好點,別的,沒什麼特別。你這突然來搞個新玩意,哪個能接受啊?”

    “再說了,前幾年復興鄉大搞銀杏栽植,最後全當柴火燒了,眼面前的事兒擺這兒,羣衆還敢上你的新農業嗎?”

    “老錢,那銀杏搞不成,也不能證明我們新農業就不行吧?”

    “是啊,是不能證明不行,但也不能證明行呀。”

    李國強一愣,“還真是。”

    “我覺得,你可以先搞小塊試驗田,就像你當初搞養雞場那樣,等搞成了,就有了示範作用,到時候你不要大家搞,他們都會爭着來找你。”

    李國強一拍大腿,“好主意!”

    “羣衆沒有見過多少世面,沒個主見,他們必須見到勝利果實纔有信心。”

    “這個主意好是好,可時間上就要慢一拍了。”

    “總比你現在沒動靜好吧。”

    “對,就按你說的辦,明天就行動。”

    過了兩天,李國強拉上童慶雲一戶一戶做工作,爭取先參加的農戶。

    還別說,還真有十幾戶有些心動,他們覺得李國強要乾的事,都會成功。

    杜遠征覺得十幾戶太少,有點浪費人力物力。

    李國強卻說,這十幾戶是少了點,但他們都是敢喫螃蟹的人,值得帶領他們先幹起來。

    有他們的成功,還怕後面主動要求上馬的人會少嗎?

    杜遠征覺得也有道理,便開始着手規劃。

    爲了讓這十幾戶安心,李國強跟他們簽訂了包銷合同,不管他們生產多少,全收。

    這個協議解決了農戶們銷售的後顧之憂。

    聽說還有包銷,又有一部分村民動了心,一下子又增加了十十戶。

    根據杜遠征的佈置,栽上了桃樹,種上了草莓。

    技術問題安全不用擔心,因爲有杜遠征這個專業技術人員在。

    蘇北這地方,桃樹一般是在種植後3年後會開始結果,4-15年爲盛果期,花期在每年3-4月,果實成熟期爲每年的7-8月。

    栽上桃樹,三年之內沒有收入,一般農戶不太願意。

    杜遠征便想出一個辦法,在桃樹田裏間種晚大豆,這樣一來,桃林前三年也有了收入。

    草莓種植,杜遠征採用了塑料大棚技術,這在安淮市可是頭一個。

    一開始村民們不肯用,都說白白浪費一堆錢。

    杜遠征卻說,現在是多開支,但這樣種植的草莓產量高,品質好,價格賣得上去,會增收不少。

    李國強跟杜遠征說,隨村民們自願,最後看結果。

    童富貴十分重視桃源村新農業的發展,每天回家的時候便到田間地頭視察一番。

    桃源村現在是養雞專業村,全縣有名。

    如果再打造成果蔬專業村,那就是安淮市特色村了。

    按李國強的想法,最後還要搞成農業休閒旅遊村,到時候可不得了,一定是全市有名的經濟強村。

    一晃幾個月過去了,地裏的草莓到了收穫的時候。

    用塑料大棚的農戶,地裏的草莓個頭很大,口感好,李國強邀請來收購的商販,都加價搶購,那幾戶人家都樂得笑不攏嘴。

    而採用傳統方法沒用塑料大棚的那些草莓,個頭偏小,甜度不夠,沒什麼賣相,也沒什麼口感,最後只能按照包銷價被人收購了。

    一畝地下來,收入差距竟然有八百元之多,令人咋舌。

    農戶們根本沒有想到,一畝地的草莓要比一畝水稻增收七百多元,這可是幾倍的利潤啊。

    一下子,全都眼紅了,全都後悔了。

    村部一下子涌來很多人,都要報名參加新農業發展。

    李國強統計了一下,全村八百多戶,有七百戶報了名。

    還是錢玄說得對,示範作用大,看到收益,大家都趨之若鶩。

    童慶雲建議擴大果蔬藥材和種植品種,李國強搖搖頭,“童書記,我們村也就一千多畝地,相對集中搞幾個品種,形成一定的數量優勢,便於批發商過來集中採購。”

    “如果發展了很多品種,哪一個品種產量都不會太多,雖然五顏六色,卻不利於大批量銷售。”

    村民們對果蔬種植比較感興趣,李國強便暫時放棄了藥材種植計劃,主攻果蔬。

    現在絕大多數農戶都加入了進來,整個桃源村的田間地頭便開始忙碌起來,大家在杜遠征的指導下,成片種植起幾種果蔬。

    鄉里讓通訊員寫了幾篇桃源村採訪報道,發到了縣報,反響很好。

    縣報便派人過來實地採訪,對桃源村新農業發展特色進行了全方位報道,很快省報也來了。

    桃源村,熱鬧了起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