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姬唐 >第三百八十二章 絕望和希望
    邏些郕最高處。

    “贊普!”

    祿東贊來到這裏看到剛纔還意氣風發的松贊干布背向着自己,就在他奇怪的時候,只見他突然劇烈地咳嗽了起來。

    “贊普...........”

    祿東贊一愣,連忙上前扶住松贊干布,低頭一看,只見他手中出現一點殷紅。

    松贊干布竟然咯出了血?

    “老師不必緊張,更不要聲張!”

    松贊干布阻止了祿東贊要出去的動作,他知道,老師這是要去找那些老東西去了。

    “贊普,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老臣走的時候還好好的,你現在怎麼..........?”

    祿東贊怒不可遏,身上的殺意沸反盈天,他現在要殺人,要大開殺戒。

    松贊干布苦笑道:“遲了,已經遲了。他們苦心積慮不就是在等這一天嗎?我日防夜防還是着了他們的道,誰知他們竟然在我身邊動了手腳........”

    “是鴦輸伐摩的尺尊公主?”

    祿東贊睜大眼睛不可思議道。

    看到松贊干布點頭,祿東贊更是悔不當初。

    在吐蕃西南,和田之南有象雄國,囊日松贊時,曾與吐蕃聯姻。

    在順利平叛以後,松贊干布親自征討象雄,象雄戰敗,因而再次臣服吐蕃。

    松贊干布爲了控制象雄,更是將妹妹賽瑪噶嫁給象雄王爲妃,對他進行籠絡。

    貞觀十二年,松贊干布攻打吐谷渾進兵唐邊境時,象雄也出兵隨徵,但由於各種原因沒有打起來,而當時象雄也曾與吐蕃使臣朝見大唐皇帝。

    但象雄王卻是個不甘心的,對役屬於吐蕃,徵調財物深爲怨恨,屢次暗地裏對吐蕃發起衝突。

    爲此,象雄王對賽瑪噶漸漸疏遠,寵愛原有王妃,賽瑪噶怨恨,也決意消滅象雄王。貞觀十八年,松贊干布發兵攻入象雄,象雄王不敵戰敗,隨即被殺,象雄部衆都歸附吐蕃,收爲編民。

    這樣,松贊干布完成了高原的統一。以後象雄人和吐蕃境內關係更加密切,逐漸融合形成統一,使吐蕃西部邊疆得到發展。

    在遷都邏些以後,高山南麓的泥波羅國也開始與吐蕃通聘。

    泥波羅當時已有不俗實力,國王鴦輸伐摩於貞觀四年開始攝政,實行重商政策,極力開展對外貿易。

    泥波羅的工藝品極爲精巧,其雕刻、繪畫、建築等都達到很高水平,爲了向吐蕃推銷手工藝品,與吐蕃進行貿易,主動派使者到吐蕃通聘。

    松贊干布爲了建設都城,需要泥波羅人幫助,便立即答聘。

    在修建布達拉山頂的紅宮時,招聘不少泥波羅工匠。在貞觀十二年,松贊干布向泥波羅求婚。

    貞觀十三年,鴦輸伐摩國王把他女兒尺尊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同年松贊干布派祿東贊、吞米等去泥波羅迎娶尺尊公主。

    尺尊公主入藏時帶來釋迦佛像、琉璃寶鉢、珍寶綾羅、男女僕從等。尺尊公主的入藏,使吐蕃和泥波羅的關係更爲親密。

    松贊干布滅掉這兩個王國後,不僅消除了來自西、北部方向的威脅,而且有利於吐蕃兵員、軍糧和馬匹的補充,使之得到了一支戰鬥力很強的軍隊,爲吐蕃的發展強大提供了物質保障。

    可以說,與泥波羅的和親算是吐蕃佔了大便宜,當初祿東贊就極力促成此事,但現在看來,苯教的那些老傢伙早已有陰謀,而這個陰謀的執行者就是尺尊公主。

    “前幾年還沒覺得什麼,但自從去年開始我的身體越來越差,直到半年前開始咯血,這也是我着急讓您回來的原因。”

    他說話顯得有些艱難,和剛纔在外面簡直判若兩人,這讓將其視爲吐蕃崛起希望的祿東贊極爲痛心。

    “老師,貢日早年離我而去,我又沒有兄弟,現在只剩下貢日的兒子芒松,他太小了,才十多歲,我走後,怕是隻有老師才能鎮得住那些人。”

    他哀求地看着昔日的老師,懇求道:“請老師一定要好好教導芒松,這是我最後的希望了。”

    祿東贊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出紅宮的,擡眼看到外面對那些神棍虔誠跪拜的吐蕃子民他就臉色漲紅。

    但想到松贊干布對自己的請求,只能將這些強忍下來。但他發誓,總有一天要讓這些喫人不吐骨頭的神棍付出代價!

    吐蕃人最爲崇敬神靈,種植青稞有青稞神,喝水有水神,山有山神,凡是能看到的事物他們都是具有神性的,每年將喫不完的食物,牲畜,物資祭獻給各路神靈,而那些高高在上的神的使者卻享受着特權。

    苯教起源於古老的象雄王國,也就是現在吐蕃打敗的象雄王所在的國度,後延雅魯藏布江自西向東廣泛的傳播到整個高原地區。

    早在遠古時期,便出現了“魔苯”“贊苯”“招財苯”“占卜苯”“龍苯”等三十多種未成熟的原始苯教。

    象雄過舉國信仰苯教,而松贊干布滅亡象雄國,這簡直就是讓所有苯教徒怒不可遏。但松贊干布此時如日中天,他們就算有怨恨也不敢硬來。

    松贊干布從泥婆羅、大唐引進佛教,將佛像、佛經、法物等輸入到吐蕃。

    當初吞彌·桑布扎回國時也帶來了幾部佛教經典,以後譯成藏文,自此佛教開始傳入了吐蕃。

    松贊干布在吐蕃建立了大昭、小昭二寺以及12座佛教寺廟,以對抗他早已忍受到極限的苯教。

    不過當時吐蕃人絕大部分是信奉苯教,即所謂“好咒誓、諂鬼神”,還沒有多少人出家爲僧。

    松贊干布如此做派,算是徹底得罪了以苯教高層爲主的苯教們。他們長時間統治着吐蕃民衆,享受着高人一等的特權,豈能忍受自己的地位被挑屑?

    但松贊干布不愧爲吐蕃歷史上最偉大的君主,爲有利於生產,繁榮經濟,松贊干布從唐朝的均田制中得到啓發,他結合當地的實際,施行了一種比較特殊的均田制。

    就是根據平民在吐蕃所處的重要地位,他下令,首先把王田和一部分國家財物(如牲畜)分給了貧苦的自由民。

    “開拓荒地,劃分良田牧場”,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業與畜牧業,並制定了“綠冊”,登記平民的戶口和耕地面積,隨土地而固定賦稅。

    這也就是因地徵稅的一種,和攤丁入畝有着異曲同聲之妙。

    這樣的改革,極大地觸動了老舊勢力,特別是以苯教爲代表的舊勢力。他們爲了鞏固自己特權,煽動牧民反叛,就連象雄也成了他們的犧牲品。

    松贊干布不是沒有想過徹底剷除苯教,但那根本就不是短時間能做到的。就如中原的世家大族,他們傳承千年,底蘊身後,下面又有一大羣擁鞏,就算是才雄勢大的李世民也只能慢慢削弱,而不能盡全功。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