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這個三國很核理 >第六百零二章 各方的算計
    信中,林朝照例向劉備彙報了一番徐州的現狀,世家衆人入內府爲官,以及賙濟三州百姓的具體事項。

    隨後林朝筆鋒一轉,直言劉備稱王可以,但是萬不可授人以柄,更不能聽從以孔融爲首的青州士人的意見。

    真要稱王,也該等劉備回到徐州後,與羣臣商議一番,確立具體事宜。

    這封信用詞極爲懇切,通篇沒有一句虛言,看得劉備連連點頭,感動不已。

    可等劉備放下信件之後仔細想想,便馬上回過味來了。

    林朝看似什麼話都說了,卻好像又什麼都沒說,完全是湖弄自己,同時又把皮球踢了回來。

    “子初辦事一貫周全,爲何這次卻這般油滑……”

    劉備滿心疑惑的自言自語道,同時又拿起了另一封書信。

    荀或信中的內容就實在多了,通篇只有一個核心思想——稱王可以,稱齊王不行。

    至於不行的理由也很簡單,因爲齊地隸屬青州,與大本營徐州相去甚遠。

    如今郯縣的治所地位已經穩固,若劉備在齊地建國稱王,勢必要將政治中心從郯縣遷到齊地,屆時所耗費之人力物力財力,完全不亞於一次遷都行動。

    以如今徐州的財政狀況,是絕對承擔不起的。

    再加上郯縣這幾年修繕城牆、鞏固城防,甚至治理周邊河道等一些列工作已經初見成效,若是執意將治所遷到齊地,那這些年投入的錢財也將付諸東流。

    所以荀或建議劉備在徐州境內,甚至就在治所東海郡稱王。如此既順理成章,又能節省民力。

    看完荀或的乾貨,劉備不禁連連點頭。

    如今天下未定,府庫中也沒有餘錢,的確不適合折騰。

    隨即劉備便遣人叫來了郭嘉,並將手中兩封信件交給他,詢問他的意見。

    郭嘉假模假樣的看完,卻對劉備一拱手道:“主公,子初與文若皆言之有理,此前嘉請孔文舉上表,卻是唐突了,還請主公恕罪。”

    劉備擺手道:“奉孝你乃是一片好意,某又豈能不知,何稱罪耶!不過此事,看來真得等回郯縣再說了。

    不過某還有些顧慮,還望奉孝你如實回答。”

    “主公請講。”

    劉備遲疑片刻後,才幽幽道:“奉先……某若建國稱王,這天下人會如何看某?”

    劉備可以不顧及其他諸侯的看法,自認也有資格稱王,但人心之向背,他不能不顧,也不敢不顧。

    聞言,郭嘉笑着指了指手中的百官署名道:“主公,這不正是答桉?”

    “百官自然是希望某稱王的,但某問的,是天下百姓之心。”

    “此事主公不應問嘉,而應問賈文和。”

    “文和?”劉備不解道,“爲何問他?”

    郭嘉笑道:“此番孔文舉率衆上表,天下人早已知曉此事,坊間必流言四起。賈文和爲順天府令,有引導民心之責,對於民心之向背,必然極爲清楚。”

    坊間流言,一向都極爲獵奇,但內核卻代表着百姓對事物的看法。所以通過此事看民心,倒也能大差不差。

    聽完郭嘉的解釋,劉備想了想,便開口道:“既然如此,那便令順天府去體察民情。若不得民心,不稱王也罷。”

    “遵命!”

    郭嘉拱手道。

    劉備又說道:“算算時間也差不多了,青州事了,咱們明日就班師回郯縣。”

    郭嘉趕緊問道:“主公,臧將軍與麾下數萬部衆,該如何處置?”

    前番林朝雖然把臧霸等人的家卷送到了郯縣,但臧霸畢竟是新歸順之將,手中兵權仍在,郭嘉還是有些不放心。

    所以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是想請劉備將臧霸及麾下兵馬一起遷到徐州,再由心腹將領率軍接管青州。

    劉備自然聽懂了郭嘉的意思,卻一擺手自信笑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此番平定青州黃巾,宣高有大功,某不想君臣相疑。

    此次且讓宣高與咱們同歸郯縣,待某封賞功臣後,便讓他繼續鎮守青州。

    他若忠心任事,某自會以國士相待,封侯拜將不在話下。

    日後他若心懷不軌,某亦絕不姑息!”

    身處上位數年,又曾親自指揮過數次大規模的會戰,縱然出身底層,劉備身上也早已養成了一股龐大的氣場。

    雖然平時大大咧咧,但此番稍稍顯露一番,便是郭嘉也不敢側目。

    “主公英明!”

    第二日,劉備正式班師南歸,以孔融爲首的北海郡一衆官吏出城三十里相送。

    劉備雖然帶着臧霸返回郯縣,卻把對臧霸忠心耿耿的尹禮留下統率大軍,鎮守青州。

    臧霸本來還有些擔心劉備會趁機褫奪自己的兵權,可此舉一出,也算是打消了他的顧慮,讓他安心跟着劉備回徐州。

    ……

    可就在劉備班師回朝的這段時間內,郯縣卻發生了數起惡性的治安桉件。

    郯縣本來只有一處集市,地方狹小且品類不多。

    但自從劉備入主徐州後,郯縣幾經擴建,人口成倍增加的同時,集市也越來越大,最終發展成了兩個集市,東市和西市。

    可這幾日,東市的幾間鋪子卻在夜間遭到了賊人襲擊,鋪中商品被偷搶一空的同時,居然連鋪子都被一把火燒了個精光。

    至於鋪中的夥計,也死傷十數人之多!

    身爲徐州治所,郯縣的治安一直不錯,畢竟城外就數萬大軍駐紮,沒有哪股不開眼的盜匪流寇會自投羅網。

    所以郯縣縣令剛接到上報時,只把這起桉件當成了普通的刑事桉件來偵查,並沒有聯想太多。

    可查着查着,卻發現了一個重大的線索。

    這幾件搶燒的鋪子,全都是甄家的生意!

    更令人震驚的還在後面,總共被燒七間鋪子,其中五間做得都是新紙的生意。

    而等官差趕到時,鋪中的紙張早已不見,也不知是被搶了還是一起燒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