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亂明者皇太子 >第一百六十九章 號召學習鍾化民精神
    感謝道星虛無、tangang1991、隨行的餓狼、書友111211161342562的月票鼓勵!!

    有了萬曆皇帝送來的十萬兩銀子,鍾化民的賑災工作確實好做多了。

    這十萬兩銀子,鍾化民從中取了部分銀兩用來賑濟了受災的宗室。這些可憐的宗室們得到了萬曆皇帝送來的賑濟銀子後,個個都是千恩萬謝的。口稱皇恩浩蕩。

    但其實,鍾化民也並又沒有多給他們多少。畢竟,災區受苦受難的人這麼多,真的把天平側重到了這些宗室身上,那這災就不要賑了。

    所以,最後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鍾化民決定只給這些受災的宗室們一人雙份的賑濟補給,這雙份的賑濟補給談不上多,但也不算少。至少也算是讓身爲宗室的他們體面了一些。

    餘下的銀子,鍾化民就全拿來賑濟給那些真正有需要的百姓了。

    鍾化民用這些銀子加上他手中還剩下的銀子,準備贖回一些被生活所迫賣身爲奴的可憐災民。

    雖然,明朝是明令禁止人口買賣的。但是每逢大災之年,總是會有過不下去的老百姓們被迫的賣兒賣女,甚至連自身都要賣掉,才能換來一絲活下去的希望。朝廷雖然也知道這種事情的存在,但是最終還是會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災年實在是太多了,光指望賑濟,那是萬萬不能得到全面有效的賑濟的。

    但是,這種情況的發生往往就會帶來極爲巨大的惡性後果。

    先不說這樣的現象會造成多少的人倫慘劇。單單的人口買賣行爲就會讓朝廷損失很多的有效人口。

    這些發災難財的土豪劣紳們買到可憐的老百姓後,他們就隱匿戶口,壓榨着這些賣身成了黑戶的老百姓,讓他們日夜勞作才能換來一點可憐的口糧。

    慢慢的社會矛盾就這樣積累的越來越深,真的到了大傢伙們都喫不到飯時,就會有膽大的人揭竿而起,到時天下動盪,王朝傾覆,那就真的天崩地裂了。

    但是,劣紳土豪們不會考慮這些,他們只會像黃世仁一樣爲富不仁,對老百姓們敲骨吸髓,來維持自己奢侈的生活質量。最後,這鍋只能他們倒黴的後代和王朝命運來背。

    面對這樣的慘劇,鍾化民曾經形容過這樣親人骨肉分離的場景:“中州割人食肉,至親不能相保。苟圖活命,賤瓷他人,妻季跟隨後夫,寸腸割斷,子女飄零異域。五內傾頹,原非少恩,實出無奈。”

    所以,鍾化民在安定了災民的們基本溫飽問題後,就開始着手以官府的名義贖回人丁。

    鍾化民把被典賣的人口贖回後,送歸其家。

    爲此,他一方面,發動朝廷的力量,去尋找被販人口下落;令一方面,從救災款項裏撥款專門用於贖買;同時,還鼓勵民間富戶善心者,集資贖買。

    經過,這一輪的操作,原來歷史上的鐘化民只贖回的四千人口,現在也翻了兩倍,最後一共被贖回的百姓多達一萬多人。

    但是,光這樣還不夠,鍾化民還要給這些被贖回來的老百姓和正在溫飽線掙扎着的老百姓們找新的活路。

    於是,鍾化民就想到了“以工代賑”的法子,這法子可比美國總統羅斯福施行的以工代賑早了整整三四百年!

    鍾化民就這樣以工代賑的方式,一面救災,一面着手災區的重建工作。

    他讓災民們參與到了朝廷的公共建設工程之中,比如災區的壞掉的城池,腐朽的堤壩堤,老舊的橋樑,淤塞的河道等等工程。鍾化民都想法設法的讓這些災民們的力量參與其中,一來可以加強對災民們的管理,二來又可以讓災民獲得報酬,解決了災後的生計問題,這樣又完成一些列的公共工程,可謂一舉三得!

    最後,鍾化民還專門採買了一批種子和耕牛,用於災後農耕生產的恢復。讓災民們儘快的從災難的狀態之中走出來。

    後來在鍾化民的實地走訪之中得知部分災區缺少創收項目時,鍾化民就開始認真的調研災區各地的實際情況。

    然後,他開始有計劃有步驟的從紡織造衣,到種植各種經濟作物等方面。招募派遣了很多的技術指導人員,到災區之中幫助災民們完成最後的扶貧工作。這樣的工作態度和工作積極性,簡直都能和蘭考縣的老縣高官要一比了。鍾化民儼然是當時大明朝最傑出的“扶貧達人”!

    除了這些以爲,鍾化民還做了其他事情,比如:整理戶籍。

    每當有大的災害發生時,對於災民的登記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來,可以對災民進行分類審查,可以最大限度地對災民們進行統一的管理;二來,則可以得到最真實的一手災民信息;三來,還可以有效的預防一些遊手好閒之人,混入災民隊伍,造成救災物資的浪費,和救災秩序的破壞。

    鍾化民爲此命令各地府縣一把手,親自走訪各自轄區內的災民受災情況,並以受災等級劃分爲上中下三等。

    並且根據災民的具體受災情況,在救災之中做到分別對待,做到物盡其用。這樣就充分的利用了救災物資,同時也穩定了災區的社會秩序。所以,這一條簡直就是管理學的教科書般的呈現,讓跟隨鍾化民一起的官員和其他人員都歎服不已,自愧不如。

    接着,鍾化民還寬慫刑罰。

    每逢大災之時,災區人心必定浮動!社會秩序也必定受到嚴重的衝擊。往往在這種時候,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爲了維護統治的穩定,必然都會採取嚴刑峻法式的管理打擊模式,防止有心之人乘機作亂。但是,這樣的後果就會造成很多的冤假錯案,甚至新的人間慘劇。

    但鍾化民卻反其道而行之。他在災區強調寬鬆刑罰,要求手下的官吏們對受災的中下貧苦百姓們給予多一點理解和體諒。

    對於在災區發生的一些小的治安問題,就讓官吏們就直接不予授理。看到這裏,不認爲這樣的做法是在破壞法治。要知道在當時的社會架構裏面可沒那麼多像什麼城管派出所之列的基層管理機構參與其中的。朝廷僅有的官吏們都要忙着救災呢,根本就無力騰出那麼人的執法人員來管理災區的治安工作的。

    而鍾化民這樣做目的就是爲了提高救災效率,節省救災人力成本。所以,完全沒必要這樣因爲一些微小的,沒有引起大騷亂和輿情的案件,就上綱上線的。因爲在明朝一些嚴苛的刑罰,往往都會有連坐,從而引發更加繁雜的訴訟。如果這樣操作下來以後,災都不賑了,直接躺平等死算了。

    對於已經落草爲寇的災民們,鍾化民也展現出了自己的大無畏精神,他理解這些老百姓之所以這樣做,也都是因爲喫不到飯,活不下去了才這樣的。於是,鍾化民曾經幾次單獨的前往落草爲寇的“匪巢”裏,對着裏面的落草災民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告知他們朝廷的救災政策,且強調朝廷一定會既往不咎。就這樣鍾化民成功的讓這些可能會製造更大動盪的“災匪”放下了武器,就地解散還鄉。這事幹的任誰看了都會忍不住的翹起大拇指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