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亂明者皇太子 >第一百八十六章 萬曆二十四年
    奠定了大明王朝宗室改革的慈慶宮對,就在這樣的歷史機緣下進行了。

    朱常洛和鍾化民就底層宗室們的生機問題深入的探討了改革方向,爲以後的藩王制度改革也奠定了雄厚基礎!

    據後世史官研究,這是一場具有偉大意義的對話。這場對話從某種意義上它再次的革新了大明,騰飛了大明。

    從朱常洛冠禮以後,時間飛速的流轉到了萬曆二十四年。

    這一年距離朝鮮之役結束已經過去了一年的時間,在朝鮮之戰中,李如松還是如原來歷史發展的那樣,他依舊是整個戰場上那個最靚的仔。

    就在祖承訓首戰失利以後,讓努爾哈赤蒙受了巨大損失後,遼東巡撫郝傑面對朝廷的催問,最後不得不讓出部分的軍事指揮權,讓遼東總兵李如松接掌了前線的軍事指揮權。

    不過李如松在接權的時候也發生了一點小插曲,畢竟李家在遼東軍隊裏的勢力實在是太大了,令人不得不有所顧忌。

    但是猶豫前線的戰事遲遲打不開局面,最後兵部直接空降過來了一位右侍郎,這位兵部右侍郎就是大明開國二百年來的第一位任經略的宋應昌。

    朝廷任命宋應昌經略備倭軍務,並詔命天下督撫舉將材平倭。在磨嘰了幾個月後,發現還是沒有一個能獨擋一面的抗倭人才,最後不得不任命李如松總理薊、遼、保定、山東軍務,並充任防海御倭總兵官,其弟李如柏、李如梅爲副總兵官,一同開赴朝鮮。這下子李家一門三兄弟就全來朝鮮戰場刷戰功了。

    爲了這次只許勝不許敗的戰鬥,萬曆皇帝和兵部也發了狠!直接從全國範圍調集了4萬的精銳部隊開到朝鮮。而且,所以的費用還是萬曆皇帝的內帑出。

    對面如流水般的軍費開支,萬曆皇帝恨倭寇都恨的血壓飆升,胸口都疼了好幾天。

    這挨千刀的倭寇就是欠收拾!

    徵集來的這支聯合軍隊的主要構成如下:李如松帶領的遼東鐵騎有1萬人;宣府和大同兩鎮也各選了精騎8千騎;薊鎮和保定兩鎮也各選了精銳步兵5千人;還從江浙也調來了步兵3千員。

    同時,四川副總兵劉鋌也率領了5千川軍,做爲後續部隊朝着朝鮮進發。

    到了萬曆二十二年的年底時,李如松率領的大軍也終於進抵到了朝鮮平壤城下,接着李如松就跟駐紮在平壤城的倭寇第一軍團小西行長的18000餘人戰於平壤!

    平壤城易守難攻。東邊有大同、長慶二門,南有蘆門、含毯二門,西有普通、七星二門,北有密臺門等七座大門,然後還有牡丹峯高聳其中,地形甚是險要!

    李如松在瞭解的地形和敵情以後,就做了如下的部署:命努爾哈赤帶領着建州女真軍隊當先,在原本的歷史時空中這活本來是吳惟忠率領的南軍乾的,不過現在南軍已經被兵部削了軍籍,現在在寧夏的牛頭溝小鎮充任金礦管理員了。

    努爾哈赤被當做了前鋒以後,李如松還命令了遼東副總兵查大受率領着本部的騎兵居後,去攻擊北部戰略高地牡丹峯;然後又命中軍楊元、右軍張世爵各自領兵進攻平壤城西的七星門;還有左軍的李如柏、參將李芳春各自領兵進攻平壤城西的普通門;同時,又讓祖承訓率領着明軍喬裝爲朝鮮軍來麻痹倭寇的軍隊,力攻平壤城南的蘆門。李如松則在中軍督陣。

    李如松這樣的軍事安排,是典型的圍三缺一打法,這種打法打的就是城內倭寇的心態。讓他們以爲自己有生路可逃,所以在防禦的時候,他們根本就不會有堅守城池,決一死戰的決心。

    明軍主力進攻着平壤的南、北、西三個方向,把東面留給倭寇當做出退軍的路線。面對着明軍來勢洶洶的軍隊,小西行長也慌了。他手下的倭寇們自然也就更慌了。

    在上次戰敗以後的祖承訓,他這次被李如松派了僞裝朝鮮軍的任務後,覺得自己收到了侮辱。但是,祖承訓也並沒有因此的陽奉陰違李如松的軍令,他反而心裏憋着一口氣想要一雪前恥!

    所以,在這場攻城中,祖承訓部表現的格外英勇!

    祖承訓率領的明軍率先的突破平壤城南的蘆門,這下子可把城裏的倭寇們給打蒙了,他們以爲綿羊一樣的朝鮮軍變成了一匹惡狼。

    恐懼的心態不由得就在平壤城蔓延着,很快的平壤城中的其他城門也紛紛告破。

    含談門、普通門、七星門、牡丹峯也相繼被明軍攻佔,倭寇黑田長政曾派自己手下所謂的黑田二十四將之一的久野重勝前往偵查,也送了人頭被正在攻城的明軍給擊斃了。

    小西行長看着大勢已去,最後無奈只能率領着手下的殘兵退守城北一隅的風月樓。

    入夜以後,小西行長還想做最後的掙扎,他開始朝着東南方向進行突圍,準備渡過大同江向着漢城(今首爾)的方向撤退。

    但是,李如松豈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圍三缺一打的就是對方撐不住逃跑的過程。就這小西行長朝着漢城方向突圍的路上,早就有李如松部署的李寧和查大受的伏兵在路上等候了。

    在李寧和查大受的掩殺下,突圍的倭寇被擊斃數百人。不過,唯一遺憾的是小西行長這個矮個子倭寇跑的太快了,李寧和查大受竟然沒有弄死他,讓他給逃了。真是可惜呀!

    在這場戰爭裏,當時的明軍可謂是配置高端,絲毫不像是古代的冷兵器軍隊那樣。

    明軍配備了佛朗機炮、虎蹲炮,滅虜炮...等等火炮數百門,在當時的朝鮮紀錄中還有這樣的描寫:“在距城5裏許,諸炮一時齊發,聲如天動,俄而花光燭天”...“倭銃之聲雖四面俱發,而聲聲各聞,天兵之炮如天崩地裂,犯之無不焦爛……”。

    李如松這一戰下來後,直接一波就收復平壤、開城,並且朝着漢城進攻而去。這一戰,明軍付出陣亡790人的代價,卻給予日軍九千餘人的損失。可謂是一場相當漂亮的殲滅戰!

    萬曆皇帝在接到戰報的時候都開心的喝了好幾瓶神仙快樂慶祝,花出去的銀子總算有結果了!

    在如此重大戰果的激勵下,李如松也乘勝追擊打了碧蹄館之戰。

    之所以要打這麼快的原因,最大的問題就是因爲明軍的軍糧後繼乏力,戰線拉的太長了又是出國做戰,部隊在當地根本就得不到一點點補給。

    面對如此窘境,李如松爲了完成朝廷儘快結束戰爭的戰略意圖,也只能發動了接下來的一系列戰役。

    李如松在平壤大捷後,爲了快速的緩解後勤危機,所以想要乘勝追擊倭寇速戰速決。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