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劉宋漢闕 >第191章 北伐(3)
    “河東……確實是首選。”

    無論是謝晦、檀道濟,大家都一致同意對河東用兵。

    河東北面東面都是山脈,對於北魏騎兵可謂相當不友好。

    從河北打的話隨時有被北魏騎兵趕到大河中的風險,在河東卻根本沒有讓騎兵能衝起來的空間。

    即便如此,河東也是北魏絕對不能放棄的地方。

    因爲這裏是北魏首都平城的第一道防線。

    一旦河東被宋軍攻破,單憑河東北部的晉陽是很難抵擋宋軍的,這一點大家都知根知底。

    所以河東之戰必定是一場艱難的戰役。

    同時也是一場有決定性的戰役。

    誰拿下河東,勝利的天平就會向誰傾斜。

    這一仗,不好打!

    但劉裕的頂級天團也不是徒有虛名。

    檀道濟、謝晦、朱齡石,隨便拿出去一個就能獨當一面。

    之前檀道濟就提出以汾水爲突破口攻打河東的戰術。

    現在朱齡石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

    “河東易守難攻,哪怕是憑藉水軍也很難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從湍急的汾水逆流而上,肯定帶不了多少兵,這點兵進去了又能如何?

    王鎮惡此前可以從渭水偷襲成功是因爲後秦大軍已經被沈田子喫掉。

    現在宋軍要面對的可是一個武裝到牙齒的怪物,想打過去沒那麼容易。

    “臣倒是以爲不如以奇計取勝。”

    走汾水當然也算奇計,可是兩年前就被王鎮惡用過了,北魏守將就算再智障也知道防備一二。

    “現在駐防河東的是長孫嵩,相信陛下應該記得他。”

    劉裕自然記得。

    手下敗將嘛。

    “長孫嵩前不久帶着大約五萬大軍駐紮於安邑,此人用兵極爲謹慎,一來就加固城池,廣修塢堡,看樣子是要與我軍在安邑死磕。”

    劉宋君臣也沒指望北魏傻乎乎的出來和宋軍步戰。

    長孫嵩打仗能力雖然不如劉裕,甚至不如朱齡石。

    但從他到河東的那一天起,他似乎就認準了一個字——守。

    五萬大軍守在河東!

    當年吳起訓練的五萬魏武卒不光可以在強大的秦國面前守住河東,甚至能打到河西去。

    這種級別的兵力要是打定主意在河東這種易守難攻的地方死守,再給劉裕十萬人都啃不下來,甚至還可能會被對方拖垮。

    所以無論是誰都沒提過要強攻的辦法。

    大家都在尋思怎樣的計策才能拿下河東。

    “臣以爲,當從長孫嵩身上下手。”

    檀道濟的計策是從地利上佔據優勢。

    朱齡石則想從人和上尋求突破口。

    至於天時……

    那玩意太玄乎,估計只有漢光武帝來放顆隕石纔行。

    “長孫嵩此人在北魏國內資質極深,是跟着拓跋珪打天下時期的功臣。”

    “而且長孫嵩爲人不倨傲,有氣量,在北魏國內廣受好評……”

    在朱齡石口中,長孫嵩似乎是個完人,沒有半點不是。

    “但是——”

    朱齡石在一衆情報中發現了世人都沒有注意過的盲點。

    “長孫嵩在北魏的權柄有些過重!”

    北魏的“八大人”制度,本質上就是將一些強大的部落團結在一起,有幾分共治天下的味道。

    長孫嵩早年並非拓跋珪的手下,而是繼承了他父親長孫仁的位置和勢力。

    而且在繼承自己父親的位置後長孫嵩最先投奔的也不是拓跋珪。

    而是拓跋珪的對手拓跋渥這一脈。

    只是後來在陰差陽錯之下長孫嵩被人硬拉到拓跋珪那邊,才勉強認了拓跋珪爲主,開始一起開拓北魏大業。

    朱齡石就是想在這裏面做做文章。

    “正因爲長孫嵩的聲望太高,資歷太重,臣才認爲有機會從他身上下手。”

    一個在投奔主公前就有勢力的諸侯。

    一個有着赫赫戰功的武將。

    一個有着無上威勢的大臣。

    這幾點綜合起來,怎麼看怎麼不對勁。

    劉裕會意。

    “將軍的意思是用借刀殺人之計?”

    劉裕自己也看過檀道濟的《三十六計》,對立面的典故如數家珍。

    朱齡石點頭。

    “沒錯!”

    “臣以爲,長孫嵩此人是北魏國內少有的穩重之臣。有他駐守河東,那幾乎是沒有可乘之機。”

    “只要用計讓北魏皇帝對長孫嵩產生猜疑。不求能殺掉長孫嵩,只需讓他們換上其他北魏大將即可。”

    北魏的高級將領基本都是鮮卑族人,沒幾個漢人。

    胡人生於草原,脾氣向來火爆,長孫嵩這種苟到家的純屬異類。

    只要換上其他將領,說不定宋軍就能抓住對方性格上的缺陷擴大戰果。

    說不定北魏國內藏龍臥虎,會換上一個比長孫嵩更苟的將領。

    但用計策,本來就是在賭。

    歷史上能成功的軍事計策有幾個?

    可一旦成功,就是青史留名的戰果。

    劉裕聽到朱齡石的計策同樣沒有急着同意或者否決。而是問朱齡石該如何借刀殺人。

    “陛下可以不取河東!”

    朱齡石大手一揮,指向西面。

    “陛下可以派大軍從河北強攻,在河東只需稍微騷擾即可。”

    “陛下知道不可從河北打過去,北魏君臣想必也知道河東纔是最佳的突破口。”

    “可一旦陛下反其道爲之,留着河東不打,必會讓北魏君臣起疑。”

    “到時候長孫嵩手裏捏着五萬大軍卻留在河東不去參與河北之戰,即便北魏皇帝還信任他也不可能讓他繼續在河東待下去。”

    “只要河東主將一換,陛下就可以立刻掉過頭來攻打河東!”

    名爲聲東擊西,實爲借刀殺人。

    只要弄走長孫嵩,刺蝟一般的河東說不定會露出什麼破綻。

    那個破綻,就將是宋軍撬動勝利的關鍵。

    劉裕聽完後也稱讚朱齡石的想法。

    甚至心中已經趨向於朱齡石的戰術。

    試一試,也無妨。

    打這種大國之戰,拼的不是誰更強,誰更勇。

    而是誰犯的錯誤最少。

    直接莽上去的話,袁紹、苻堅可都在天上看着呢。

    別看劉裕是氣勢洶洶來北伐的那一個,可他心中和明鏡似的,知道必須要穩,互相試探。

    劉裕的這種態度放在後世就叫做“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

    “先在這裏和北魏耗一耗。”

    “若對方不出招,就按朱將軍之計試一試!”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