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穿越小克虜伯 >第二十三章 左寶貴將軍
    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國力日盛,對外擴張的野心逐漸明顯。日本1872年頒佈徵兵令,凡年齡達20歲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須服兵役。一般服役3年,及預備役2年,後來一般役及預備役分別增至3年及9年,總計12年。1873年時,作戰部隊動員可達40萬人。此外明治政府亦發展國營軍事工業;到了明治時代中、後期,軍事預算急劇增加,約佔政府經費的30%~45%,實行軍國主義,武士道精神。而日本的第一個目標就是——中國!

    1886年,恭親王奕?挾大勝法國之勢,組建內閣政府,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此後中國逐漸開始由國會立法,並依法辦事。但是幾千年來的封建人治思想根深蒂固,社會雖然有進步,但是改革時日尚短,見效不是很明顯。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援。這個機會日本已經等了很久,於是日本也派兵到朝鮮,準備尋釁挑起戰爭。其實早在1887年,日本參謀本部就制定了所謂“清國征討策略”,逐漸演化爲以侵略中國爲中心的“大陸政策”。其第一步是攻佔臺灣,第二步是吞併朝鮮,第三步是進軍滿蒙,第四步是滅亡中國,第五步是征服亞洲,稱霸世界。

    1894年7月23日凌晨,侵朝日軍突襲漢城王宮,擊潰朝鮮守軍,挾持朝鮮國王李熙(朝鮮高宗),解散朝鮮親華政府,扶植國王生父興宣大院君李昰應上臺攝政。日本指使朝鮮親日政府斷絕與清朝的關係,並“委託”日軍驅逐駐朝清軍。控制了朝鮮政府後,1894年7月25日(農曆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不宣而戰,在朝鮮豐島海面襲擊了增援朝鮮的清朝軍艦“濟遠”、“廣乙”,豐島海戰爆發,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的“浪速”艦擊沉了清軍借來運兵的英國商輪“高升”號,製造了高升號事件。至此,日本終於引爆了甲午中日戰爭。

    中日開戰的消息傳到北京,國會一片沸騰。以前中國被洋人欺負,現在連小日本也敢與大清朝開戰,這深深地刺痛了國人的自尊。恭親王奕?發了號令:打!於是全國上下開始備戰,準備在朝鮮跟日本決一雌雄。

    日本這邊是蓄謀已久,陸上日軍一萬六千人,分了四路,直補平壤。海上則是日本聯合艦隊全軍出動,直撲黃海,要掐斷清軍的海上補給線。

    清軍在朝鮮的陸軍有一萬五千人,分別由袁世凱、聶士成、左寶貴三人統帥。跟歷史上不同的是原來的清軍駐朝主帥葉志超,由於是慈禧太后的人,已經被恭親王奕?清洗了。袁世凱、聶士成、左寶貴這三人都是主戰派,看見日軍分兵,決定主動出擊。計定由聶士成部和左寶貴部共同夾擊日軍一部,袁世凱部在平壤待命策應,先殲敵一部。

    1894年9月15日,野津道貫親率日本第五師團本隊,於早上七時從平壤西南進犯清軍預設陣地。一陣炮火過後,日軍開始集羣衝鋒。清軍已經挖了一部分戰壕,就在戰壕裏向日軍射擊。

    李正光是一名生長在朝鮮的中國人,會說朝鮮語和漢語,他當兵已經第三年了。這幾年朝鮮不太平,雖然李正光是駐朝清軍,但也打過幾次仗了。聽說面前的日軍第五師團,是日本的常備師團,是日軍的精銳,長官也是武士世家,李正光心裏還是有些忐忑。李正光瞄準了一名前進的日軍,開了一槍,沒打中。李正光和日軍的距離大約有三百米左右,而且日軍在移動,所以沒打中很正常,要是打中了才稀罕。李正光拉了一下槍栓,又打了一槍,這次日軍倒下了。李正光覺得手上這把槍不錯,只需要拉一下槍栓,就能發射,比起以前的毛瑟M1871步槍要快。李正光用的是1888式步槍,這種步槍有彈倉,不像毛瑟M1871步槍要打一槍上一發子彈。而且這種步槍使用無煙火藥,發射的子彈又快又直,比以前的步槍更容易命中目標。李正光用過以前那種發射黑火藥的步槍,能打中兩百米以外的目標,就算是打得很準了。

    隨着日軍繼續前進,戰友們也開始取得命中。但是日軍並沒有退縮或者停步不前,看來日本的常備師團不是喫乾飯的。很快,日軍距離李正光不到兩百米了,李正光覺得命中的把握更大了。他熟練的發射子彈,一分鐘能打好幾發,又取得了三次命中。

    雖然日軍在臨近清軍陣地的這一段距離,付出了比較重的代價,但是日軍的衝鋒依然堅決,很快就衝了上來。就在李正光覺得該起來跟日軍拼刺刀的時候,日軍的後方突然亂了——清軍的騎兵從側後方繞道襲擊了日軍的炮兵陣地!

    爆炸聲、喊叫聲從日軍的後方傳來,令日軍心裏沒了底,卻讓清軍士氣大振。日軍主將野津道貫爲了穩住陣勢,連忙讓預備隊支援炮兵陣地。可日軍預備隊剛剛沒走幾步,前線突然出現了清軍援兵——左寶貴率部殺到!

    左寶貴所部從側方突擊,正在攻擊清軍陣地的前線部隊一下子被前後夾擊,部隊都沒反應過來就被抄了後路。你想啊,日軍攻擊清軍陣地,武器槍口都是對着清軍陣地,士兵的側邊也沒有佈署防備。左寶貴部突然衝出來,一下子就把進攻的日軍擊潰了。

    進攻的日軍也很苦惱,你說往前攻擊吧,側後方的清軍對你大殺特殺;你說對着側方攻擊,前面的清軍又拼命放槍,不一會兒日軍就潰敗了。日軍主將野津道貫看着很急,但他手中已經沒有預備隊了!這種場面激發了野津道貫的武士血脈,他帶着師團直屬部隊,硬剛在左寶貴前面。

    左寶貴也是一員虎將,他剛剛收拾了前線日軍,趁着勝利的勢頭,就向野津道貫的師團直屬部隊壓了過去。雙方距離不遠,放了幾槍後,就開始白刃戰。白刃戰比的更多的是勇氣,誰先慫誰就輸了,雙方都沒有後退拼殺在了一起。

    左寶貴看見中間的日軍特別密集,抵抗也特別激烈。他知道,那一定就是野津貫道所在的地方,他大喊一聲,身先士卒的衝了過去。左寶貴身邊的親兵護衛,一看主將都衝鋒了,也跟着殺了過去。

    日軍預備隊本來是去救援炮兵陣地的,但是還沒有解救炮兵陣地,師團直屬部隊就已經遭到清軍攻擊。襲擊日軍炮兵陣地的是聶士成的騎兵先鋒,日軍預備隊衝上來的時候,聶士成的步兵也殺到了,兩支軍隊迎頭撞上,一時間殺得難分難解。

    白刃戰勝負只在剎那間就可決出,每分鐘都有很多人倒下,左寶貴也被日軍刺中腹部。雖然左右的親兵殺死了敵人,但是左寶貴的腹部也被刺刀對穿,在這個年代,刺穿腹部這種傷基本上救不活了。但是左寶貴毫無懼色,他用手把流出來的腸子塞回去,大聲呼喝,繼續戰鬥。

    李正光也在附近拼刺刀,他看見戰鬥中左寶貴的腸子又流了出來,左寶貴索性把腸子盤起來,系在腰間,然後繼續衝向日軍。周圍的清軍都被主將的行動感染,大吼着殺向敵軍。

    野津道貫苦苦支撐,援軍卻遲遲不來,身邊的日軍一個個倒下,不由得感到絕望:“難道出師還未建功,自己的首級就要被敵人討取了嗎?”

    一名清軍挺着刺刀殺向野津道貫,野津道貫側步一擋,回手一刀就劈中清兵。這一刀從肩胛骨劈進去,傷得極深,眼見這名清兵是活不成了。可是這名清兵居然死死用手抓住劈進肉裏的東洋刀,野津道貫居然一下子沒有把東洋刀抽出來。野津道貫用腳踹這名清兵,想把刀抽出來,但是這裏戰場,老天不給野津道貫時間了。李正光的刺刀從側面扎進了野津道貫的肋骨,刺穿了肺部,插在野津道貫的脊樑骨中段。這一下就把野津道貫放到,再也不能站起來,隨後更多的清兵蜂擁而至,日軍第五師團本隊被消滅。

    1894年9月15日,日本第五師團本隊在平壤城下被殲,清軍陣斬日軍主將野津道貫。

    清將左寶貴盤腸血戰,壯烈犧牲,時年57歲。

    史實:左寶貴,字冠廷,回族,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人,著名愛國將領,民族英雄,甲午戰爭“三英”之一。在平壤戰役中,堅決抗日,誓與平壤城共存亡。在戰鬥打響前,左寶貴遵守回族禮儀,先期沐浴,誓臨陣死節。戰鬥中,左寶貴翎頂輝煌,身先士卒。有人勸其脫去翎頂,以免成爲日軍目標,左寶貴說:我穿朝服,是想要士卒知道我身先士卒,這樣他們就能前赴後繼了,敵人注目我有什麼好害怕的!”最終至死也沒有脫去翎頂。

    左寶貴的陣地被日軍集火攻擊,防禦工事大部被毀,左寶貴“知勢已瓦解,志必死”,於是穿上御賜衣冠,登陴督戰,往來觀察指揮。營官楊某見城上危險,欲挽左寶貴下城躲避,左寶貴將其推開,並親燃大炮向敵軍轟擊,先後“手發榴彈巨炮三十六顆”。部下感奮,拼死抗禦,給予日軍以重大殺傷。

    正酣戰間,忽一炮彈飛來,將清軍火炮擊碎,彈片擊穿左寶貴肋下。左寶貴負傷不退,裹創再戰,血染征衣。不久,又一彈飛至,將左寶貴整個人打碎,戰後將士們連左將軍的屍骨都拼不全,只得將帶血的衣物寄回國內。

    左寶貴壯烈犧牲的消息傳到北京,光緒帝給予他太子少保,諡忠壯,予騎都尉兼一雲騎尉”等封號。國會將其事蹟交付國史館立傳,讓其生前立功省份建立專祠,並撥款在其故里地方集修建了衣冠冢。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