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貪喫小悍妃 >第二十六章 發現個人才
    衆人聽着終於生出一絲興趣,有人問道:“我們去幹活了,那我們的家小怎麼辦呢?”

    劉嬸兒笑道:“小姐的莊子建好後是少不了人手的,這邊關地多人少,你的家小想要留下來也不是難事,小姐的土地給你種,每年上交一部分糧食,剩下的都是你自己的,如果你不想種地就去做工,拿了工錢也可養着自家老小啊。”

    人們開始談論起來,這麼好的事兒會落到他們頭上嗎?其中會不會是什麼計謀,邊關的地不是那麼好種的,那邊幾個莊子都是被燕軍燒了的,還是進縣城找個事安全,畢竟燕軍不會輕易進縣城。

    看着衆人仍舊沒有動,寧學友更是焦急,看向永德帝的眼神帶着些小心翼翼,不知皇上會不會生氣難民不識擡舉。

    溫婉兒卻是不急,轉身帶着人到邊上陰涼處坐了下來。

    阿大則帶人在路邊拿紅磚搭了五個簡易竈臺,架上了五口澡盆大的大鐵鍋,然後就生起火做起了飯來。

    永德帝帶着好奇之色過去細看,第一口鍋內倒了些白米,加了些水煮起了粥,看那水裏偶爾閃現的米粒,這鍋粥可夠稀的了。

    第二口鍋卻是兩個嬸子拿着個大盆站在邊上,盆裏是和好的麪粉,不同的是麪粉發黑且粗糙,已在民間生活了幾天的永德帝知道這是老百姓常喫的粗糧,兩位嬸子等鍋燒好,就熟練地抓起一團麪粉拍到鍋的邊上,看形狀永德帝知道這是在做雜糧餅子。

    第三鍋是周大廚親自掌勺,火燒旺後化開一大坨豬油,加了點兒調料,然後就放入了不少肥肉,等肉香飄出後,周大廚就拿起邊上一盆盆洗淨切好的菜倒進鍋中,翻炒了一會兒就加上水,蓋上蓋子燉了起來。

    其它兩鍋卻是煮的米飯,是把白米和着其它雜糧煮在一起的,但這裏的米卻放得不少,明顯是真的煮米飯而不是粥。

    當飯菜的香味逐漸飄出時,人們終於又有了騷動,不少人望着大鍋不住地咽口水。

    林叔手帶着兩個少年擡着一簍子大碗走上前,對衆人道:“我是林管事,莊子裏的人叫我林叔,我負責建莊子的圍牆和房屋,現在需要五十個人,你們中有願意幹活的就過來排好隊,登記好名字後就去拿碗喫飯,喫飽了就跟着我去幹活。”

    周大廚把鍋蓋掀開,菜香味夾雜着肉湯的香味傳了出來,不少人的肚子咕咕叫了起來,一個十幾歲的少年道:“我去試一試。”

    林叔看了看少年瘦弱的肩膀,建圍牆和房屋都是體力活,讓個孩子來幹他有些不忍心,但卻還是點了點頭,如今這世道喫口飯都難,十幾歲的孩子跑去當兵的也不少見,這都是沒辦法的事。

    少年報了名拿了個大碗,先是被叫到米飯鍋前盛了一碗飯,然後被周大廚叫到了鍋邊,周大廚也看了看少年的小身板嘆了口氣,手中勺子一轉,盛出一勺肉帶着肉湯倒進少年的大碗中,少年的眼睛立馬直了,口中不斷道謝,周大廚指着前面一個鍋道:“小子,再去那裏拿個餅子。”

    其它人見狀也來了興致,看少年狼吞虎嚥的樣子,想着先喫飯總是不虧的,於是開始有人陸陸續續的報名了。

    五十人很快招滿了,幾鍋飯菜也剛好送完。劉嬸兒帶着兩個婦人上前道:“十歲以下的孩子和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過來,每人可以領一碗稀粥。”

    於是長長的隊伍又排了起來,一鍋粥很快就派發完,然後鍋邊的人又開始加入米和水,再次煮了起來。

    見有一些人已經喫上了飯,其它人坐不住了,有人主動問道:“主人家,你們還有些什麼活計,說出來我們商量一下,我們不想一家人分開,這個能否安排。”

    溫婉兒對劉嬸兒點了點頭,劉嬸兒回答道:“我家主人建莊子,缺不少人幹活呢,一會兒有管事的來領人,要找婦人能做針線縫製衣服的,這個不限人數,能做的都要;要找會耕田地的約一百人,莊子裏的田地長了雜草要清掉,地也要翻整出來,現在種上一些好長青菜還能收上一些。其它的老人家和孩子也都有活幹,這地裏的草要拔,倒掉的房子要清理掉,小姐說了,只要幹活就都有飯喫。”

    有個青年問道:“小姐不知爲何要建莊子,還是建在這種地方。”

    劉嬸兒笑道:“這是小姐第三個莊子,前兩個莊子在大青山腳下,離這裏也不遠,莊子裏的人多是軍中將士的家眷,收穫的糧食蔬菜大多送去了軍中。但是軍中十多萬人啊,兩個莊子哪裏夠,所以小姐纔想着多建個莊子。至於爲何建在這裏,因爲這裏離邊關近,而且土地很便宜。”

    青年又問道:“這裏離燕國邊境較近,時常會有燕軍騷擾,小姐可有考慮過安全問題?”

    劉嬸兒答道:“至於燕軍的問題大家就不必擔心了,小姐可是大將軍的女兒,大將軍會派人護着莊子的。再說寧縣令在這裏了,他可證實小姐的身份,有小姐在,安全也不必擔心。”

    溫婉兒見青年雖落魄卻氣宇不凡,講話很有條理,心中有些驚奇,面上卻不動聲色答道:“我是西南大將軍的女兒,我自會安排人手保護莊子,燕軍不來便罷了,來了定讓他有來無回。”

    青年點了點頭,又問道:“這裏一千多人,而且又快進入冬季,要養活這些人可不是易事,小姐確定有這麼多的糧食可讓這些人不餓肚子地度過冬天。”

    衆人也小聲議論起來,是啊,這麼多的糧食除了官府,即使是一城的首富都不一定能拿得出來。這個小姐要如何取信於人呢。

    溫婉兒笑道:“你說錯了一點,我可沒說要養着這一千多人,是你們要自己養自己。你們若是想留下來,自然要與我簽訂書契,房子你們要四家人合起夥來自己建,土地按人頭分你們自己種,每年上交指定的糧食,剩下的纔是你們自己的。”

    “當然,現在是不能種地了,但你們也可以選擇給我做事賺口糧,我缺人做衣服,缺人打鐵,缺人燒窯…多做事,自然就有飯喫。當然,你們也可以和我交換,比如說給我做十件衣服,換一隻能下蛋的雞,你們養雞養鴨養豬,養好了也都是你們的。”

    “不過你們也不要覺得我什麼人都要,心術不正的人我不要,好喫懶做的人我不要,不知感恩的我也不要。”

    青年點頭,追問了一句:“孤寡老人和失孤孩童你們可收?”

    溫婉兒道:“不是我可不可收,而是你們是否可收?”

    青年不懂問道:“小姐這是何意?”

    溫婉兒笑道:“我說了,土地是按人頭分配的,你多一口人,就多一份土地,只要人是你家的,地就是你家的。”

    青年大悟,細細琢磨覺得此法甚好,這樣那些落單的老人和孩子就不再是累贅而是一份收入,特別是家中有青壯勞力的,家中人口少土地可能不夠種,但若是收養個孤兒那就多了一份土地,孩子長大了也多一個勞力,有些家中沒有老人的就養個老人,多份地不說,也多個人幫着幹些散活。而且大家一起逃亡,路上互相幫扶,不少都有了感情,這事如此解決確是最好。

    溫婉兒見青年領悟,又接着道:“我要求大家四個家庭爲一組,儘量讓大家找知根知底,互相熟悉的,莊子裏總要有些規矩的,小錯也就罷了,如是大錯,那就要一組人都跟着受罰。官府治理縣城鄉村有連坐之法,莊子裏也是如此。”

    衆人聽見溫婉兒安排得如此細緻,這才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能有飽飯喫誰願賴在縣城門口喝那似水一樣的粥啊,於是紛紛找左右親近的人商議起來。

    青年終是安下心來,施禮謝過溫婉兒,溫婉兒問道:“你叫什麼名字,是做什麼的?”

    青年行禮道:“在下劉揚舉,曾是中洲泰澤縣的貢生,被送到京中國傲堂參學,只是犯了錯誤被取消了資格,回到家中卻又不幸遭了難,只得隨鄉民流落至此。”

    溫婉兒笑道:“既然你如此有才學,那這裏的事就交給你來負責吧,我的規矩你都知道了,人手我給你留下,不明白的事可以與劉嬸兒商量。”真沒想到在一羣難民中撿了個寶啊,溫婉兒決定要把人收歸已用。

    劉揚舉呆住,溫婉兒接着道:“從現在起你就是這個莊子的大管事了,你只要按着我的要求做,詳細的事情我不過問。怎麼不說話,你是不想幹,還是幹不了?”

    劉揚舉想了一會兒,慎重點頭道:“多謝小姐擡舉,在下定當盡力。”

    劉揚舉知道,京中求學之路已斷,他以後的人生可能就是個莊稼漢,再好不過是個教書先生,這次機會於他而言十分難得,雖只是個莊子的管事,但這位小姐並不是個一般閨閣女子,他不如賭一把,以後的路未償不會有另一番天地。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