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宏武王朝 >第二卷 第五十三章 抓學習
    李耀武、陳秉文來到大堂後,讓丁成玉、王家貴等人坐下,輕聲對丁成玉說道:“丁兄弟,今天由你來主持議事,主要目的爲聽取大家對通婚、屯田的建議以及各種困難,先由百姓發言,再按官職由小到大依次發言吧。以免你先做表態,嚇到百姓不敢說了,我是想聽聽大家真實的想法。”

    得益於戲曲《炎帝傳說》的廣泛傳播,在坐諸位對漢人、羌人都普遍認同爲炎黃子孫,華夏族裔,對於通婚之事,大多予以贊同。

    有人提議,羌人娶漢家女,需拜天地君親師非常好,但若能提供掃盲普及則更好。

    只有個別頑固的老人認爲,漢人血統高貴,而夷人低賤粗俗不通禮儀,主張漢人只許納羌女爲妾,禁止羌人娶漢家女,且謹防防人口流失。

    對於屯田事宜,大家集中反映五五平分負擔過重,認爲種子等雖是公家提供,但大多沒用到耕牛,紛紛懇請降低地租。

    最後,李耀武表態,對於衆人請願降低地租,能夠理解,要求也合理,對於未用公家耕牛者,原則上同意降低地租,按公四民六執行;對於普及掃盲的意見,也予以採納,將軍民一體推廣,並當場安排陳參事牽頭,禮曹蔣才川儘快拿出方案。

    議事半個時辰便已結束,李耀武留衆人共進晚餐,並說到兄弟齊心其利斷金,若兄弟鬩牆則必爲外人所欺,要求大家能團結一致,共享富貴。

    衆人走後,李耀武又反覆交代丁成玉和王家貴兩人,需務必重視通婚一事,並要求營田司軍官要起到帶頭作用,但嚴禁欺男霸女的問題,一經查實,將嚴懲不怠。

    丁成玉說道:“押衙,卑職有個主意,一是押衙帶頭納羌女爲妾;二個就是在穿着打扮方面,可建議漢家女服裝偏胡化,倡議羌女打扮偏漢化,這樣更容易令男女雙方王八看綠豆,對上眼。”

    陳秉文道:“丁指揮這個主意好,我看完全可行。”

    李耀武道:“丁兄弟厲害!但第一點,建議還是由丁兄弟帶頭納羌女爲妾更穩妥。第二點提的非常好,就由先生牽頭,先令將校帶頭要求隨軍家眷們首倡已形成新潮,再令戶曹協助採購一批錦緞、絹布等,再限購半價賣給營田司軍民,但要求需按相關規定款式製作女裝。丁兄弟、先生,你們以爲如何?”

    丁成玉心思靈活,頓時明白李押衙新婚,夫人系節帥外甥女,右廂都將之女,也確實爲難,笑道:“那卑職恭敬不如從命!”

    陳秉文也道:“明公這辦法非常好,謹遵執行。”

    李耀武大喜,拉着丁成玉的手說道:“丁兄弟,尋好美人後,定好良辰吉日,我等共來討杯喜酒喝。”

    ……

    丁成玉等人都走了以後,李耀武將陳秉文單獨留了下來,說道:“先生,關於營田司軍民普及掃盲、推廣儒教,先生可有腹案?”

    在軍中普及道義,戰國時吳起便已開始。吳起提出“道、義、禮、仁”四德觀,認爲“此四德者,修之則興,廢之則衰。”強調四德在治軍中的首要地位。

    吳起主張用仁義禮治來教化士卒,使其有羞恥之心。大凡士卒有了羞恥之心,國家則“在大足以戰,在小足以守矣”。吳起認爲教化的目的,是激勵士卒把個人安危於國家興衰聯繫在一起。

    近代以來湘軍、淮軍、北洋軍,都不例外,均強調以儒家教化士卒。

    陳秉文道:“回明公,秉文欲在各堡設專員教導、督學,各屯則聘人兼職。軍民每十日學習一日,內容則以儒家三綱五常爲主,三綱者,父爲子綱、君爲臣綱、夫爲妻綱,五常者,禮、義、仁、智、信。”

    李耀武說道:“先生講的非常好,正是我心中所想。只是需進一步強調忠誠與爲民四個字,忠誠要與軍中家規相結合,需忠於國君、忠於主帥;爲民則需與軍紀“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相結合。先生以爲可否?”

    陳秉文道:“明公所言極是。”

    李耀武又道:“我欲仿照先生方案,每年冬月至次年五月,非戰爭戰備期間,令各都都頭或副都頭集中輪訓,每十日學習二日,主要一爲學習《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李衛公問對》七書,以便於在今後戰爭中能起指導作用,少犯錯誤,減少不必要的傷亡,可由我自己並偶爾聘請軍府名將授課;二爲學習儒家教義,由先生主授課;三爲考覈武藝。成績優異着優先予以重用。先生以爲如何?”

    陳秉文拍手叫絕,說道:“明公能舉一反三真神人也!”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