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 >第一百五十五章 董良的兵法實踐
    董良到了南昌縣城。

    先觀察了周圍環境和地形。

    地形沒得說,絕對的易守難攻。

    事實上,古代城池,除了個別經濟比較發達的時代,會有一些城池是因爲優異的交通區位之類的發展起來的。

    絕大多數城池都是第一考慮防禦問題。

    城市在社會大分工的背景下開始形成,在生產力發展還很低下的時候。

    如何防備敵人的進攻就成了城市的一大任務。

    於是一開始城市就注重防禦功能。

    城市的防禦設施根據城市的建築特點和城市所在區域地理環境的不同可以分爲自然防禦和人工修建的防禦設施兩種。

    但是在生產力不足的情況下,古人對於自然環境的改造能力還很低下。

    所以爲了得到更好的防禦效果,爲了減少更少的修建防禦工事的成本,人們往往選擇依靠地理環境來建城。

    藉助山川河流,抵禦敵人的進攻。

    不要說古代,哪怕是董良生活的後世,人們對於自然環境的改造能力可以說是登峯造極。

    但是在面臨一些港口選擇時,還是隻能靠天然的地理環境優越的地方。

    也許也有可能人工造出一個適宜的港口環境,可是這樣廢的力氣是難以估量的。

    即便是董良生活的時代,一個新時代國家的首都,仍然有考慮防禦要素,在定都在了山脈的一側。

    所以董良視察完南昌的地形後,十分滿意。

    境內多丘陵阻隔,城外的大江是一條天然的護城河!

    董良頗有些領導的感覺,在南昌本地官員,與趙統,丁奉,馬良的簇擁下轉完了南昌周邊。

    回到縣衙,升起大帳,衆人議事。

    董良道:“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今孫權雖然知道我們已經奪取了豫章廬陵兩郡。”

    “但是對我們的兵力,部署一無所知,雖然我們也不知道他們會派誰前來。但我們有山川河流之險,城池穩固,糧草充足,我們略勝一籌。”

    丁奉聽的最認真。他被董良勸學,心悅誠服,一心鑽研兵法,現在是很好的實踐機會。

    論兵法,趙統遠勝董良,自然也不會多太看重。

    論打仗,趙統更是遠勝董良,董良多的只是一些奇思妙想,和知道歷史走向。

    兩軍對壘,趙統正面與敵軍對抗,五五開,這時候,董良若是利用自己知道的情報,完全可以成爲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但是若沒有趙統先頂住對方,董良是發揮不了作用的。

    而且趙統屬於有真才實幹的人。

    無論碰到什麼武將都可以碰一碰。

    但是董良如果碰到自己完全不瞭解的武將或者完全沒留下破綻的武將,那絕對是被吊起來打。

    當然現在可能好一點。

    畢竟跟着劉備關羽諸葛亮等人廝混半年多了。

    還跟着諸葛亮徐庶學兵法,跟着關羽練武藝,跟着黃忠學射箭。

    “再者,我們以逸待勞,名將如雲,孫權雖然有三代之基業,可立足未穩。手下可用之人不多,且多郡叛亂,更添煩惱,壓力更大。”

    “所以他手下派不出來什麼將領。而且其千里迢迢而來,不如我們神完氣足,勝算再添一籌。”

    董良越說越自信,他本人雖然自信,但是並不狂妄。

    出於實力出發,這邊有趙子龍,鄧芝,趙統,後方還有諸葛亮和宗預。

    實在想不出來,孫權那邊,不把周瑜派過來,誰能指揮這樣的戰鬥。

    孫權那裏雖然後世流傳的東吳十二虎臣還沒有成型,但是他的人才濟濟也是可見一斑。

    不過對於孫權來說,諸如黃蓋,周泰之流,勇既勇矣,智既智矣,但都是將才,不是帥才。

    讓他們衝鋒陷陣,指揮一部分軍隊作戰,當然是勇猛難擋,但是要面對多方壓力,卻是力有未逮。

    故此後人皆知東吳歷任大都督能指揮大型戰鬥,以弱勝強,名傳後世。

    但是周泰這些猛將,實則比之曹操陣營的于禁,曹仁,張遼是不如的。

    現在董良這些人嚴陣以待,孫權無論派誰來,都不好使。

    除非周瑜真有這樣的曠世奇才。

    但是派周瑜千里作戰,只爲了豫章廬陵兩郡,就將周瑜置身於包圍之中,與總部失去聯繫,丹陽會稽未定。

    太冒險了。

    所以董良敢斷定來的一定不是周瑜。

    而東吳除了一個周瑜,還有誰能對抗董良這邊的陣營呢?

    更不必說廬陵還有劉備,龐統和徐元直。

    董良下令:“撒出斥候,三人一組,潛伏於河對岸,小心監視,派遣蠻族戰士。”

    一蠻人小頭目上前接令。

    蠻人更適應山嶺密林的環境。他們算是如魚得水,因此派遣蠻族士兵作爲斥候。

    如今這些人剛剛收伏,只是初步訓練。

    董良日後打算,讓這些人和漢兵混編,不分彼此。

    現在還沒來得及。

    董良再下令:“派出傳令兵,通報大河上下游,偃旗息鼓,緊守門戶!”

    手下有人接過令箭,下去傳令去了。

    董良對丁奉趙統解釋道:“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虛虛實實,用兵之道。”

    其實董良也是對自己這樣解釋。

    爲了不讓敵人看出深淺,掌握主動,董良並不暴露自己等人。

    目前不求有功,斬將奪旗,但求無過,守住豫章。

    董良之所以每下一道令,念一遍兵法,就好像是剛學會數學公式,實際做題的時候,把公式回想一下,唸叨一遍。

    加深印象,免得出錯。

    這麼一場戰鬥,諸葛亮和劉備似乎給予了董良很大的自主權和指揮權。

    連鄧芝,甚至是趙子龍都可以指揮指揮。

    明明這場戰鬥,應該讓趙子龍掛帥纔對。

    但是現在雖然嘴上沒說是董良爲首領,但是也是將董良放在了和趙子龍相同的位置。

    鄧芝都要矮一頭。

    之所以這麼大膽,就是因爲諸葛亮和劉備都很自信。

    大膽的讓董良和趙統盡力的在這場即將到來的戰鬥中展示自己,鍛鍊自己。

    有諸葛亮和劉備,龐統,徐庶兜底。

    別說是孫權親自來了,就是孫家父子,死而復生,再配上週瑜,董良都有信心碰一碰。

    “求訂閱?7?0?1?4*(?2?9?0?2?2?7╰?1?4╯?1?4?0?2?2?7?2?9)?7?9?1?4”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