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 >第一百七十四章 拿下鄱陽郡
    趙雲遇到一些麻煩,還要從頭說起。

    再蔣欽還沒有開始攻打巴丘縣的時候,趙雲與鄧芝結合董良的建議。

    就已經把孫暠好幾千兵馬,葬送到了贛水裏。

    諸葛亮得到這邊大勝的消息。

    立刻帶領人馬,從建昌城水路到南昌縣。

    與董良會面。

    然後經過審問寥寥無幾生還下來的孫暠的部下。

    得知鄱陽郡的基本情況。

    鄱陽郡形勢也不樂觀。對於孫權忠心的人不算多,而且本地兵馬也少。

    而從一個看着是當官的嘴裏得知,果然是曹操派的使者去引誘孫權攻打豫章郡。

    而孫權之所以派孫暠這樣不忠心的人來,也實在是沒有人可用。

    也是想擺脫這心懷不軌的孫暠每天在身側虎視眈眈。

    得到這些情報後,諸葛亮和董良一陣商議,決定攻打鄱陽郡。

    於是調來宗預,與鄧芝,趙雲,董良趙統一起,三路兵馬並進,攻打鄱陽郡。

    諸葛亮親自坐鎮南昌,掌握全局。

    這鄱陽郡空虛到什麼程度?

    韓當兼任的樂安縣長,就在鄱陽郡的最東北角。

    當初蔣欽與他在樂安相會,帶走幾乎所有兵馬,轉道南下臨川郡,從臨川郡又掉了一些人馬,還有攻城器械,去攻打巴丘縣。

    所以當蔣欽和韓當知道劉備意欲攻打鄱陽和臨川郡的時候才那麼慌張。

    只因爲自己驍勇善戰,鄱陽郡和臨川郡都很服氣,所以名爲樂安縣長,實際上兩個郡都被孫策託付給了韓當。

    因此韓當知道上當才那麼着急。

    現如今臨川和鄱陽兩郡空蕩蕩敞開大門迎接人。

    於是董良帶着趙統,從南昌出發順流攻取餘汗,輕而易舉拿下餘汗縣,又順着贛水的支流信江往東南直取葛陽縣。

    最後略費周折攻取了上饒縣。

    幾日裏連下三城,幾乎沒有受到任何相當的阻礙。

    而這天信江,自餘汗到上饒,西北東南走向劃上了一條線。

    但凡從臨川郡要往東北方向吳郡走,必然要經過這裏。

    除非是他們往東走繞過去,再向北走,這樣一個直角才能從臨川郡到吳郡。

    這樣一來,就把臨川郡的退路給堵住了。

    這是董良和諸葛亮共同的計策。

    董良認爲韓當從鄱陽郡帶兵幫助吳郡來的兵馬。

    巴丘必然壓力很大。

    不如分兵兩路,一邊取下鄱陽郡,趁鄱陽郡空虛,能拿幾個城拿幾個。

    一邊去增援徐庶。

    但是諸葛亮認爲徐庶不需要增援。

    憑藉徐庶的實力,足矣守住巴丘縣。董良則腦子裏想着諸葛一生謹慎,可現在怎麼不謹慎了啊!

    想了一通才明白。

    諸葛亮的謹慎和他的不一樣。諸葛亮對於徐庶有極大的信息。這種事情在諸葛亮眼裏沒有風險。

    董良見諸葛亮這麼有把握也不再勸,反正廬陵郡那裏還有劉備和龐統在。

    所以董良就打算重兵攻打信江一帶,把三縣喫下,堵住臨川郡的北上道路。

    然後可以揮師南下,而豫章郡與廬陵郡是個葫蘆狀,臨川郡就是塞在葫蘆腰上的那一塊。

    既可以讓廬陵與豫章不愉快,但是相對的豫章和廬陵也可以夾擊臨川郡。

    董良再把鄱陽南線一堵,臨川郡就插翅難飛了。

    諸葛亮倒是同意打下信江三縣。但是不同意全軍進攻。

    他胃口太大,不滿足董良的謀劃。

    董良想不管以後如何,先把能喫的喫下去。先喫三個,剩下的能喫就喫,吃不了就專心打臨川郡。

    可諸葛亮就是覺得能一口喫下鄱陽郡。

    百般安慰董良,讓董良放寬心的去打。

    董良果然照做了,帶着趙統還小心翼翼的試探,結果在餘汗縣根本沒有遭到任何阻礙。

    餘汗的百姓居然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董良一開始還百般小心,總以爲是敵人的圈套。

    派了幾路人馬去試探,才發現是真的歸順了。

    這才小心翼翼的進了城。

    找百姓一打聽才知道。

    孫暠爲了湊齊幾百條小船渡河攻打海昏,把周圍幾個縣都禍害的不輕。

    還打死了不少不願意交出船的漁夫。

    這讓這幾個縣民怨沸騰,見董良大軍到來本來也以爲要糟糕。

    但是找一找什麼七大姑八大姨什麼親戚有當官的一打聽,是劉備奪下了豫章郡,來的是劉備的軍隊。

    瞬間樂開了花,所以纔有了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畢竟這半年在南方劉備的名聲很響亮。因爲劉備帶着汝南的百姓南逃到荊州,還都給安置好了。

    再和剛剛在鄱陽郡鬧過的孫暠一比,和幾年來天天從這裏和荊州打仗的孫策一比。哎呀可是遇到青天了。

    也許劉備未必有傳聞那麼好,但是和其他諸侯比起來確實是強點。

    再經過同行的一襯托,妥妥的王師啊!

    因此董良輕而易舉的拿下了餘汗縣。

    又在餘汗百姓的幫助下,幾乎沒有遭到什麼抵抗,葛陽也投降了。

    就在離豫章郡最遠的上饒縣,沒有遭到孫暠的禍害,這裏受到了一些抵抗。

    可是他們沒什麼人啊!

    又不是全城上下衆志成城,像安史之亂的睢陽保護戰,像南方人抵抗清兵入關。

    兵馬不夠用有老百姓。

    但是這小縣都是隨波逐流,孫策不得民心,大軍又被韓當抽調走了。哪裏能組織什麼像樣的抵抗。

    董良不過在大營里布置了幾波齊射,分了四五隊士兵扛着飛梯,趙統去先登,就直接把上饒縣拿下來了。

    而宗預與鄧芝則針對鄱陽縣,歷陵縣和廣晉縣,也是帶抵抗不抵抗的在兩人的合作下,直接拿下了。

    鄱陽郡城池不多就這麼幾個。都是圍繞着鄱陽郡和豫章郡的交接處的贛水和贛水支流修建城池。

    只有樂安縣是例外。

    樂安縣離的最遠,在最東北,宗預和鄧芝走了好些天才趕到。

    在董良的幫助下才拿下。

    畢竟樂安縣是韓當的老巢,人心穩固一些。

    董良之所以能幫上忙,是因爲樂安縣在上饒縣正北方。

    所以說位於鄱陽郡正南偏西一點的臨川如果想北上到吳郡必然從董良這裏過最快捷。

    而這裏已經被堵死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