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 >第兩百六十二章 火藥
    程普與黃蓋帶領五千兵馬,直衝大別山,來到了揚州的西北。

    兩人駐紮不入城池、

    事實上,大別山附近也沒有城池。

    程普與黃蓋帶的人不多,主要起一個警戒作用,曹操實力強大,若真有意渾水摸魚,江東是沒有辦法的。

    如今官渡之戰後,曹操面臨北進的問題,內部也需要整頓,無論是對於劉備還是孫權來說都是一個最好的時機。

    相比之下,孫權應該是三國中距離天下一統最遠的一位,一生都在合肥打轉。

    也許是江南溫柔水鄉,江東人雖然也想擴大地盤,但是並沒有諸葛亮和劉備那樣還於舊都的決心,也沒有曹操氣吞山河的壯志。

    看起來好像是最沒有遠志的一方勢力。

    這個時間段本來應該是老天爺賜給孫權的良機,雖然有內憂外患,處處烽煙,但是父親和哥哥留下的班底足以將揚州收拾乾淨。

    於是就確立下他比劉備的優勢,在往後的幾十年裏,除了關鍵時期的幾次大戰,多數時候都是高枕無憂。只有他出兵打別人的份。

    這是孫權發育時間好,發育的地盤也有優勢。

    他佔據江南,南達交州,南邊和東邊都不用擔心,不用防禦。

    西邊劉備弱小,又一心北伐,只要自己不撩撥劉備,西邊也只需要小小的警戒。

    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理,是劉備和曹操所不能比的。

    曹操自起兵,就位於中原四戰之地。

    後來地方大了戰線拉的長,西邊劉備咬着不放,東邊孫權又時不時的跑到合肥叫喚。

    而劉備也是如此,孫權對於荊州垂涎三尺,劉備還要在漢中和曹操糾纏。

    益州西南的蠻夷也不好收拾,主要是沒有一個時間和精力。

    劉備發家太晚了,曹操和孫權都早已站穩腳跟了。

    有人說高祖劉邦厲害也是白手起家,短短數年就奪得了天下。

    還擊敗了霸王項羽那樣的強敵,相比之下劉備就差了不少。

    不過那時間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項梁等雖然也是大家出身,但是在秦朝一開始也不怎麼樣。

    無非是屬於落寞將門,劉邦屬於地方流氓。

    差距還是勉強可以看一看。

    但是相比於劉備處於的環境,劉備一開始和劉邦差不多,但是與他競爭的,不是一方州牧就是太守,要麼是袁紹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要麼是曹操,家裏能花錢買三公這樣的官。

    不在一個起跑線上,從一開始劉備就沒機會,北方已經被瓜分乾淨了。

    而不像高祖劉邦,天下是一塊白紙,任由他們爭搶。

    試想一下,如果劉備老家是江東人,在這裏去和孫堅競爭,說實話也是很有希望的。

    可惜劉備不是。

    不過現在好了,孫權的發育時間剛開始,劉備就和孫權開始競爭,這揚州的地利,看來是要歸屬於劉備了。

    套用某類仙俠類小說的角度,這屬於劉備奪取了孫權的氣運。

    面對這樣的情況,對於程普黃蓋來說,真沒有什麼把孫權擡上龍椅的想法,差的太多,不是每個人都有我將取而代之的志氣。

    他們是孫家的老臣,如果將來真的打不贏,投靠一個新主公,給孫權換一個太守的地位難道不能接受們,很顯然是可以的。

    程普和黃蓋安營紮寨就駐紮在了大別山下。

    有大別山爲依託,易守難攻,好似一顆釘子一般釘在這裏。

    老將軍經驗豐富,富有遠見卓識,自己這顆釘子紮下,若曹操趁火打劫,自己等人則可以襲擊其後路,騷擾其糧道。

    若曹操先拔下他們這一個釘子,那麼背靠大別山可以和曹操好好周旋周旋,留給周瑜反應的時間。

    如今之江東雖然是人才濟濟,但是,忠心之老將卻不如曹家,夏侯家之英才。

    年輕的將領諸如呂蒙之流,二十出頭,而且他們的二十出頭的能力,比起來中原的還是有差距。

    雖然許許多多的英才,十幾歲,二十幾歲就已經建功立業。

    可那些人地處中原,風雲變幻之地,那種地方鍛煉出來的,和江東這邊剿匪的不可同日而語。

    江東之英才,遍觀史書,除了個別拔尖的還是以整體的優勢,綜合實力取勝。

    如今看來真是除了一個周瑜挑大樑,正處於青黃不接的階段。

    本來就這這初期挑大樑的太史慈,甘寧等被劉備收入麾下,蔣欽等被殺。

    剩下的就太少了。

    後人再看史書,誰又能不感嘆董良爲劉備選擇了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呢。

    ......

    董良又開始建立新的工廠。

    這一次,把諸葛亮也拉了過去。

    工廠的建築設施的建設還是很容易的,難的是對於員工的招聘。

    這批工人的忠誠度必須要保證,萬一技術外泄,那這個三國,說不定,董良就徹底玩不轉了。

    工廠在山下建造完畢,外面是密密麻麻的守衛,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董良和諸葛亮上山來,伊籍在山下遴選清白可靠的工人。

    自從董良將研究火藥的工作交給這些方士,來這裏的次數就少了很多。

    偶爾來視察一下安全情況,看一下自己派過來的學徒的學習情況。

    給那些方士打打氣,給他們發一發田產地契。

    都是董良自己給他們置辦的產業,雖然不允許他們下山,想用得上這些財產怎麼也得數年後,但是給他們看看,也可以起到激勵的作用。

    今天董良和諸葛亮上山是臨時起意。

    但是這並不代表山上沒有做好準備。

    因爲是這些方士主動請功,傳遞好消息到了城中,配方取得了突破進展,已經有一定功能的火藥可以投入使用。

    董良知道這個消息就準備上山去看看,這些方士自然知道領導這幾天就要來視察,自然老老實實的把衛生打掃一下。

    安全管理處理一下。

    這種應對領導視察的工作可謂是歷史悠久了,甚至說是無師自通啊。

    因此,董良和諸葛亮悠哉悠哉的看着風景爬着山,到了山頂的平地,就看到了這樣的一幕。

    那些老方士,各個掖着衣服,乾淨利落的親手佈置火藥實驗的操作。

    看起來一片忙碌勤懇,盡職盡責。

    可董良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