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 >第三百六十章 良政
    諸葛亮這一次一共暗示了三個意思。

    首先是入吳之後,劉備要保持仁德的狀態。

    最起碼錶現的是自己好糊弄一點,表現的自己不偏不倚,是一個傳統的愛民君主。

    這樣就會給江東的一些大家族一種假象錯覺,他們認爲他們可以掌控劉備。

    或者說,他們認爲劉備是願意遵從遊戲規則的。

    當他們受到了龐統、諸葛亮等人的壓制或者懲處之後,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會是引來外敵,而是現在劉備那裏獲得更多的話語權。

    諸葛亮第二個意思則是爲劉備治理整個揚州定下了一個基調。

    只不過他身爲下屬,不好越俎代庖,直接替主公做主,因此用兩篇文章借古喻今。

    諸葛亮一直以來和董良一樣,都是認爲治理要德法並用,絕不能像普通的儒生一樣,一味的強調仁義道德。

    但是這個法律的繮繩既要體現基本的愛民思想,套在世家大族的脖子上,又不能過激。

    因此這個時候,尚書裏明德慎罰的思想則就是更合適的了。

    諸葛亮提出來這個思想,其實並不完全與周公的想法一致。

    這同樣也只是一個借古代經義表達自己思想的噱頭。

    諸葛亮將慎罰表達爲編寫出一套可靠周密的律法。

    如此一來,既規勸了劉備手下一些思想較爲傳統僵硬的儒生。

    同時也勸告了那些比較激進的,爲整體的治理方針立下了一套嚴密卻不苛刻的穩健中正的步調。

    至於諸葛亮第三層意思就不會被人在嘴上說出來了。

    他讓劉備去宣傳德,讓手下人去用法律對抗阻礙者。

    這種意思自然是讓手下人做劉備的手套,好名聲留給劉備手下人充當背黑鍋或者說是承擔壓力的角色。

    很多人愛惜自己的名聲更甚於做出一些真功業。

    這樣的人看起來很可笑,但是這種人並不在少數,而且往往能在社會上真的獲得一個好名聲,得到許多人的推崇。

    諸葛亮當然不希望劉備的手下都是這種人。同時他以兩篇文章,委婉的試探着衆人的心意。

    最起碼是對龐統進行了直接的試探。

    諸葛亮承認龐統有才,但是因爲相處日短,畢竟不知道是否能與龐統交心,兩人是否爲一路人。

    龐統的功利心比這諸葛亮要大一些,諸葛亮也不知道龐統願不願意背上這口黑鍋。

    畢竟在古代功業和名聲幾乎是掛鉤的。

    獲得了一個好名聲之後,人人誇讚,人人稱頌,又能流芳百世。這幾乎就是那些建功立業的人想要得到的東西。

    而龐統當然不是一般人,他自然看出來了諸葛亮的意思。

    龐統並不因爲諸葛亮這次的試探而感到生氣,認爲諸葛亮小瞧他。

    反而覺得諸葛亮這樣特別的對待他,正是龐統不同尋常人的表現。

    同時這種不冒犯還有含蓄的試探,也確實不是一般的智慧能夠看出來的。

    而龐統自己看出來了,心中也忍不住的自得。

    傲嬌的自己在心裏絕不肯承認,十分敬佩諸葛亮。

    而在心中暗哼了一聲。

    在這種時候,還要試探自己是不是一路人,問問自己,願不願意揹負一些壓力而建立真實的功業,諸葛亮可不要小瞧我。

    經過龐統的解釋之後,劉備也都漸漸的領會了諸葛亮所有的意思。

    笑容掛在劉備的臉上,揮之不去,劉備的心中實在是滿意又輕鬆。

    自從到了豫章郡後,自己就將後方的事物扔給了諸葛亮和董良。

    諸葛亮和董良在豫章實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嘗試了一系列的改革。

    不僅大多數都獲得成功,而且井井有條,沒有生下任何亂子,也沒有影響到絲毫前方的征戰。

    自己只需要安心的在前線征戰,一應軍糧,物資自然有人運送到位。而後方拿下的地盤兒,政務上井井有條,治理的欣欣向榮,也不會因爲自己打仗而將其拖垮。

    這樣的表現比之蕭何十分類似,而聽雲長以前說,董良這個傢伙一開始想要做張良。

    當初還曾笑他初生的牛犢不怕虎,不知道張良是多麼厲害的人才。

    後來見他高瞻遠矚,在汝南就已經定下了揚州的局勢,雖然說的話不多,但是隻是寥寥的點撥幾下,就讓劉備豁然開朗,如此也當得起一個小張良的名聲。

    但在豫章站穩腳跟之後,發現董良不僅僅是有高超的眼光,能成爲小張良,在政務上也頗有一手,雖然他不喜歡每日埋頭案牘之間,但是屢屢有天馬行空的思想,搞出一條條與往常不同的改革政策。

    而這些政策的提出也一般都非常的合理。粗粗的框架拿出來,再經過諸葛亮的妙手一處理。一條條新奇而又有效的新政策就這樣出爐了。

    這樣的臣下讓劉備感覺太省心了。

    而此番與江東的大戰,劉備幾乎沒有做出什麼事情,只是駐紮於關羽的後方,爲其調用一些物資。

    立出自己的大旗鼓勵軍心。

    後方一切政務由諸葛亮帶人處理,前方的戰事有關羽作爲總管。

    側翼有張飛作爲顧應,中間還有各種奇謀由董良所出穿插其間。

    最後又有董良出兵會稽與自己早幾個月就埋下的釘子匯合,成功的逼迫了孫權投降。

    而如今,劉備還沒有正式進入吳郡。

    自己心裏也在冥思苦想着,到了那裏之後該如何的應對當地的大族。

    當初在徐州面臨的窘境,劉備實在不想再面臨一次。

    包括如今已經今非昔比劉備手下的衆多幹才足以幫劉備教訓一切不聽話的人。

    如今的形勢與當年已經大不一樣了,劉備是堂堂正正的擊敗了敵人,攜帶大勝之勢,帶着他們難以抵禦的大軍,以勝利者的身份來到了這裏,統治這裏。

    不過即便如此,真正的光明正大的以州牧的身份再次降臨,劉備在心中自然也會多想一些。

    可還沒等劉備開始苦惱,諸葛亮就已經將問題解決。

    諸葛亮給事情定下了這個基調,接下來就要看劉備自己的發揮。

    而劉備這從來不是一個不自信的人,他自然認爲自己有能力將那些暗中不服的人都玩弄在鼓掌之中。

    諸葛亮把難題解決,把臺子搭好,留給劉備一個表現的舞臺,讓他和龐統他們去演雙簧,盡情的去展示他們的才華。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