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 >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兵
    荊州,隨縣城內,

    縣衙正堂。

    “準備撤兵吧。”

    夏侯惇作爲最高統帥做出了這個決定。

    他也感到十分的失意,于禁和李典自然也很難高興起來。

    這邊回去,這些人自然是免不了處罰的。

    夏侯惇其實是心中最不滿意的那一位。

    因爲三條戰線。只有他這一線是最順利的。

    不僅拿下了隨縣作爲中轉站,他還直接繞到了襄陽的後面去耀武揚威,打到了宜城城下。

    整個荊州的震動,襄陽周邊的恐懼,可以說一大半都是夏侯惇的功勞。

    但是于禁的失利以及李典後方糧道被斷,以至於不得不撤兵,這如何能讓夏侯惇高興的起來?

    但是,夏侯惇作爲統帥,不可能只顧着自己一時的爽快而不顧全大局,何況即便是再接着這樣下去,他自己也爽不起來了。

    沒有了李典在後方運糧,沒有了于禁在旁邊作爲側翼,他孤掌難鳴。

    三條戰線,他這裏的戰績最好看,很大的程度上是因爲李典和于禁替他擋了雷。

    如果讓趙雲、趙統和徐盛來圍擊夏侯惇,夏侯惇說不定比于禁敗的還慘。

    如今,隨縣城的糧草也不多了。

    雖然原本城中有一些存糧,百姓的家中也有一些糧食,但是又能有多少呢?哪裏經得住這一萬多匹馬人喫馬嚼的?

    李典後面的糧道一斷,他們就不得不消耗城中的存糧,和老百姓爭搶糧草。

    如今,趙統和徐盛帶着大軍在城外虎視眈眈,對於夏侯惇和于禁來說,都不過是疥癬之疾。

    有着城牆的依託,他們是攻不進來的。現在所擔心的也只有糧草的問題了。

    如今敗局已定,糧草不多了,在這裏留守下去也沒什麼意思,而且再拖下去,誰知道襄陽那邊會不會真的抖擻起來,派兵合圍,那可就危險了。

    雖然三人一致認同撤兵是最好的選擇,是正確的戰略,但是李典和于禁也總是忍不住的一臉擔憂。

    于禁雖然在戰敗的時候能夠收攏敗軍,毫不在乎別人向曹操盡他的讒言,他也不去向曹操解釋,先等打完勝仗再說,能夠以大局爲重。

    這只是于禁能夠分得清輕重緩急,並不是于禁完全不在乎功過賞罰。

    這次本想趁着孫劉大戰,帶着兩萬大軍來荊州佔些便宜。

    可沒想到經過前面的順利之後,很快的就面臨了失敗。

    兩萬大軍的來回運動,消耗了不知多少糧草,還扔下了幾千具屍體。

    無論是物資消耗還是人員損失,都是一筆巨大的損失。

    但是最終佔到的一些便宜卻不得不再還回去,相當於毫無收益。

    這讓李典和于禁、夏侯惇等人回到許昌之後,如何能在衆武將中擡起頭來?

    何況這一次勞民傷財,這麼大的損失卻沒有半點收益,又怎麼能讓曹操不懲罰他們呢?

    于禁是個老兵,這麼多年才跑到了這個位置,被懲罰了,可是很心痛的。

    雖然他自信以自己能力,將來一定能失去的再奪回來。

    但是三路兵馬只有自己這一路打的最難看。雖然自己這邊遭到阻擊最大,但是這也並不能成爲于禁推卸責任的藉口。

    至於李典,更不用說了,他剛剛在官渡之戰立了功才提拔上來,現在糧道被斷,很顯然是歸屬於李典的責任。

    三個人中,他的底蘊最薄,官職最小。被懲罰下來,又得多少年的奮鬥。

    畢竟他不像于禁那樣是積年的老將,身上功勳衆多,也不像夏侯惇那樣在曹操軍中地位特殊,威望很高。

    夏侯惇看出來了,兩個人的一臉陰鬱和憂心忡忡。

    他不愧是被衆將士非常愛戴的將軍。

    當下就要把責任攬到自己的身上,寬慰于禁和李典。

    “文則,曼成你們放心。等撤兵回了許昌,見了司空,我一定向司空言明,此戰失利,全是我的責任。”

    “我身爲統帥,卻小瞧了荊州。大意輕敵,貿然分兵三路,以至於三路處處薄弱,才被敵軍各個擊破,斷了後路,斷了糧道,以至於不得不退兵。”

    “這是我戰術失誤,以至於勞民傷財卻無功而返。都是我的責任,一定不會讓司空怪罪到你們兩個的頭上。”

    夏侯惇,一個五大三粗的武將,還瞎了一隻眼,看着就比較嚇人。

    外貌上不佔便宜,但他能得到那麼多人的擁戴,和他的性格是分不開的。

    一個被衆人尊敬和擁護的人,絕對不是一個只會推卸責任的人。

    而且這一站也確實是因爲他的決定分兵作戰,才導致了被逐個擊破,他也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

    夏侯惇的這番話,讓于禁和李典也是很感動。

    于禁抱拳說道。

    “夏侯將軍言重了,三路兵馬,唯有我這一路損失最大。以襄陽城那羣飯桶的表現來看,分兵作戰,擴大戰果並不是一個不合適的決定。”

    “是我在東進途中沒有小心劉備。以至於被劉備部將趙子龍所擊敗,並且還在西陵縣城之下敗了兩次。”

    “糧道也被斷絕,走投無路,不得不燒營自退。此戰失利,是我無能。”

    夏侯惇說出來那麼講義氣的話,于禁當然也得說點場面話。

    曹操到時候究竟會懲罰誰,不是夏侯惇在這裏說幾句話就能決定的,于禁在這邊往身上攬點責任,也不會影響曹操對自己的處理結果。

    那麼,戰友相處之間,何必吝嗇於這幾句話呢?情商要高一點嘛。

    于禁表了態,李典也說道。

    “兩位將軍在前征戰,由我運送糧草。半路卻被趙雲帶幾百人將糧草焚燬。以至於陷入今日無糧之窘境,是我對不起大家呀。”

    雖然夏侯惇知道,當曹操的刀頭真的落到身上的時候,大家都未必會這樣說了。

    但是這個時候,聽着于禁和李典的話,心裏還是感到一陣開心。

    三個人的這樣一番交流,表明了三個人是站在同一條戰線上的。

    最起碼三個人一起扛,兵敗的責任會好扛一些。

    於是夏侯惇又說道:“大家也莫要再妄自菲薄了。這一次確實是輕敵了。”

    “只不過對於襄陽的判斷是準確的,卻沒有料到,劉備在這短短半年之內,竟然積蓄了這麼大的力量,和孫權生死之戰,居然還能有餘力幫助劉表。”

    “這個趙子龍也確實是本領不俗。只可惜明珠暗投跟了劉備,以至於這麼多年來名聲不顯。”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