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 >第五百三十四章 希望曹操識擡舉
    到了渡口邊,大船之上,旌旗招展,已經停在了那裏。犿

    附近有着許多的士卒把守着。

    這裏的秩序就要穩定很多。

    依然還有一批送行的人,這一批人的年齡就都偏向於少年人了。

    這些人大多都是學院裏的學生。

    董良從在豫章的時候就開始搞教育,在這京口北固山上,還建了北顧書院。

    大批大批的經過短期學習的小吏走上崗位暫且不說。

    卻有無數平民家的孩子在村學中完成了前期基礎的教育。犿

    若願意繼續學下去的,便向官府申請考覈,考覈合格的可以由官府半供着繼續深造。

    統一的前往上一級的書院,在那裏喫,在那裏住。這一部分人是需要半工半讀的,實在出不起學費,官府可以供口喫的,也有條件不太好的宿舍給住。

    但平時學習之餘,要在官府處理一些文書工作。或在休沐日由官府派遣着下鄉去向那農夫進行普法,或者宣講技術。

    在這京口,現如今是劉備的指揮中樞,自然設置了最高等級的書院。

    便從各地的基礎教育中選拔出成績特別優異的,則可以跨過中等學院的教學,直接來到京口接受專門培養。

    這學院辦的時間雖然還不長,但得力於上面大力實施,因此也選拔了一大批人才。

    董良書院中集合了一大批專門研究自然科學的人才,對於文科、武科類的人才招生較少。犿

    而文科和武科類的人才,培養資金則不由董良這邊走。

    雖然他們都要選修一些自然科學的課程,董良對於政治、軍事上的一些片面見解,雖然不能十分的成體系,但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鑑價值。

    這些學生在董良這裏學,則專門由劉備這邊另撥一筆款,來供養他們。

    而這各種不同類型的天才們在此地學習,如果發現了自己在另一個方面很有天賦,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轉系。

    再來給劉備和董良送行的領頭人便是由自然科學轉到了武科。

    領頭的傢伙年齡並不大,只是近來喫得好,長得壯,雖然年紀還不到,但看着得有十歲的樣子了。

    他雖然年紀小,但卻是難得的天才。犿

    無論是從他的名字上來說,還是他自己表現出來的才能來說,都讓董良很滿意。

    打頭的小傢伙正是鄧艾。

    當初在曹操禍害新野之前,全部遷到了荊州,後來又隨着荊州人遷到了豫章。

    鄧艾的家庭困苦,但得益於官府的資助,讓他得以進學,母親也憑着自己的手藝,可以做一些小的器物補貼家用。

    在豫章安頓後又分了地,母親一個人並不能勞作的動,便由官府統一的進行耕種,只是要交的租稅多一些。

    不過生活過得還是不錯的。

    解決了生活上的煩惱,鄧艾充分的發揮了自己的才智和天賦,他非常喜歡那些名山大川,喜歡那不同的地形,因此在學習地理上擁有着非凡的天賦。犿

    憑藉着他的才智,打敗了許多同齡人,擊敗了許多年長於他的學生,最終成功的被選拔到這北固書院來。

    拜倒在董良的膝下,認真的學習地理。

    董良收了這麼一個學生,又知道他的名氣,自然也心裏開心。

    一開始只覺得鄧艾竟然對這方面感興趣。也許是原歷史上他沒有這個選項,不能在自然科學的道路上走下去。

    說不準這個小傢伙最強的不是爲政,不是打仗,自己還能培育出來一個傑出的科學家鄧艾呢。

    可惜,隨着學習的深入,接觸的其他學科更多,鄧艾還是真正的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

    地理仍然是他的愛好,但是他喜歡這些名山大川的地形,卻不僅僅只是爲了地理科學。犿

    他喜歡思考在不同的地理形勢下排兵佈陣,他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方向。

    董良只是感覺有些遺憾,又鬆了口氣。

    看來鄧艾的天賦還是在打仗上面,並沒有跑偏。

    便同意了鄧艾輔修自然科學而主修武科。

    而這小傢伙在學院內部的學習中,學習進度又快,寫的質量又好,多次的學力比試都名列前茅。

    對於一些經典戰役,屢屢提出自己的見解。

    別看他的年紀小,但在那羣只埋頭鑽研自然科學的怪異天才不出來之前,他便是北顧書院學生的頭。犿

    由他帶着學生們向劉備等人敬完了酒,劉備又衝着這些學生髮表了一番講話。

    接下來又由這些學生們向董良這個校長告別。

    鄧艾走進前來,恭敬的站在董良的身前,看着自己的老師。

    “先生此去中原還會回來嗎?”

    董良摸了摸這個只到自己腰部的小傢伙的頭。

    笑道:“再回來也只是路過,不會在此地常住了,以後要常駐中原了。”

    鄧艾眼前一亮,不能把他當成尋常的小孩對待。犿

    他知道董良說的這些話代表什麼。

    董良又對學生們勉勵了幾句,又與鄧艾略寒暄了一番,拍着鄧艾的肩膀讓她回去。

    “學院裏的學習不能懈怠,可不能因爲我們走了,你們便在學院裏無憂無慮的撒歡。”

    “待我在中原定住了腳,再建一座大書院,將你們全都接了,到那個時候,我可要好好的考校考校你們。”

    鄧艾聽着這話,也是滿心的嚮往。

    他年紀也小,又比較早慧,也知道家裏貧窮,自己身爲一個小孩束手無策的難處。

    莫說是在劉備這裏有機會讀書進學,若在其他的地方,母子二人生存下來,都不知道要經歷多少心酸。犿

    “若先生能在中原大興教化,天下不知多少貧苦人家都能有上進的機會了。”

    充滿辛酸的生活不知絆住了多少人的腳步,將那幼兒剛出生便牢牢地捆綁在了土地上。

    有的人長大之後,也許會唾罵身邊的這些人爲何如此的愚笨,爲何如此的無恥。

    但仔細想想,其實許多人從一開始就沒有機會。

    董良在天下大興教化,不說真的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但對於那無數被困在土地上的窮苦人來說,一點點助力,便可能是他們改變一生命運的救命稻草。

    告別了書院的這些學生,董良與劉備正式登上了船。

    大船張滿了風帆,水手調整着角度。犿

    要先從京口到合肥,再從合肥轉到穎水之上,按照張飛的行軍路線,一路到達許昌城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