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國崛起1857 >第十一節 謀城
    這個想法朱敬倫從來沒有想過。wqu

    因爲這個想法怎麼看都太匪夷所思了。

    朱敬倫是一個理性的人,所以他從來不考慮將廣州城奪回來。

    但是昨天的一幕,讓他感覺到他的想法竟然跟滿清統治者們的想法如出一轍,那就是坐等英法聯軍自己撤走。

    朱敬倫甚至比滿清統治者更清楚的知道,英法聯軍沒有統治廣州的意思,等條約簽訂之後,他們最後會撤兵。

    所以朱敬倫從來沒想過,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奪回屬於自己的領土。

    但昨天他看到了什麼,看到了麻木的國人,看到了優越感十足的侵略者。

    這是什麼

    愚昧與文明之間強烈的對比嗎

    換做以前的朱敬倫絕對會這麼認爲,每個人摸着良心問自己,是不是認爲滿清時代的國人是愚昧的,而西方人是文明的起碼朱敬倫自己是這麼認爲的,這正是他這一夜未眠的根本原因。

    這讓他冷汗直冒。

    西方人在這個時代真的是文明的嗎在全世界燒殺搶掠,竟然會是文明的。人類世界的文明準則何以被如此顛倒

    人類世界的認知竟然如此的殘酷。沒錯,他們是文明的,不是他們做了什麼,而是因爲他們強大,他們控制了世界經濟,控制了世界輿論,也控制了世界的思想。所以他們的燒殺搶掠是文明的,而廣州人的消極抵制是愚昧的,是不懂得跟文明合作。

    在西方文明爲主的世界觀中,19世紀就只有西歐,最多加上一個美國是文明的世界,而其他的諸如中國人,日本人,印度人,arab人,奧斯曼人,甚至連俄國人都是野蠻人。但恰恰是他們文明人侵略了中國,侵略了日本,侵略了印度,侵略了arab,侵略了奧斯曼帝國,恰恰是這些文明人,將大煙,戰爭和死亡帶給了這些愚昧的國家和民族。

    世界何以如此,何以如此荒謬,因爲他們控制了輿論,翻天覆地的各種洗腦。wqu

    朱敬倫曾經看到過一個機構做的調查,在全世界的非黑人種族間進行測試,其中中國人的測試中,拿出厚厚一本圖冊,分別挑出白人和黑人兩種膚色的美女模特,結果有八成的中國人認爲同等身價的白人模特更漂亮

    朱敬倫當時只覺得不過是西方影視產業帶來的副作用,因爲白人美女總是女主角,而黑人總是各種不堪的形象,所以造成了其他種族審美偏向白人。

    朱敬倫也曾聽到過一些其他的問題,曾經有一個白人朋友到中國出短差,結果短短十天在酒吧邂逅了十五個中國美女,回來後告訴朱敬倫說,中國女人真好上手,還疑惑爲什麼報紙總認爲中國人很保守。

    這件事讓朱敬倫十分尷尬,因爲他知道,中國尚有無數苦逼的單身狗渴求一個妹子能讓自己疼愛一生是多麼奢望,但就是有一大羣美女,僅僅是看到了白人的皮囊就邁不動腿。

    但這能苛責女人嗎,罵他們崇洋媚外這沒有意義。因爲男人同樣不堪,有多少中國的成功男人,會在朋友面前炫耀他上過幾個白人美女云云。

    中國某些女人愛外國男人,中國某些男人其實也是。

    根植於他們內心的其實恰恰是一種歧視,一種下意識將西方人當成油等民族的潛意識。

    種族歧視最可怕的往往不是別人其實你,相反自己歧視自己才最爲可怕,事實上最歧視中國人的就是中國人自己。

    這種現象讓朱敬倫不寒而慄,他一直不知道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知道昨天他才明白。

    那是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文化自豪感一步一步被擊落到深淵。加上西方人天然有一種高人一等的傲慢,這種高人一等的傲慢,不斷的通過各種文化傳媒向中國滲透。白種人總是主角,是英雄,是救世主,黑人總是地痞流氓,黃種人甚至得去演一頭狼犬。久而久之,白種人樹立了高人一等的形象。

    可是爲什麼全世界其他文化就無法抵禦呢

    真的是西方文化就比其他文化高人一等嗎

    文化這東西你要說他有勢能高差,他就有,要說他沒有,他也就沒有,有時候是一種非常唯心的東西。高勢能的文化總會摧毀低勢能的文化,事實真是這樣嗎

    首先文化是什麼連專家都很難定論。

    穿衣喫飯是文化,喝酒打牌是文化,坑蒙拐騙是文化,禮義廉恥也是文化。

    文化到底是什麼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文化。

    歸納起來可以分爲兩種,怎麼做和怎麼想。

    你怎麼喫,怎麼穿,怎麼住,怎麼走,這都是文化,但跟你如何思考,你怎麼想相比,後者更爲重要,後者纔是決定一個人是怎麼樣的人的根本因素。

     

    此時的西方人自認爲自己高人一等,是上帝的選民,充滿了優越感,有一種向全世界傳播福音的使命感。文化底蘊不夠深厚的國家,真的很難抵擋這種衝擊,後世的菲律賓和韓國兩個人口數千萬的國家,先後成爲基督國家,韓國的教堂數量比歐洲國家還多。

    中國和印度靠着身後的文化底蘊才抵禦住了西方文化的入侵,印度依然很印度,中國也依然是中國。但是卻在民族文化中根植了西方優越的病毒,這種病毒悄然無聲,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兩國的文化。

    不過在現在,印度已經成了英國的殖民地,而大清國的國民還依然保持着文化自豪感,英國人來了,法國人來了,他們打不過英國人,打不過法國人,可是心中就是認定對方是野蠻人,對方是蠻夷。

    這是數千年文化優勢奠定的優越感,後世自卑的中國人講這種優越感稱作盲目的自信,稱作是坐井觀天的無知,對祖先大加嘲諷。但真的是盲目的嗎,數千年來大半時間中國人都是勝利者,即便短短几百年時間淪陷了,可依然將入侵的遊牧勢力同化,這種長達數千年的文化優勢,最終奠定了這種優越感,真的是盲目的嗎

    當然這種優越感的對立面則是對其他種族的歧視,因爲數千年來中國人打着燈籠也找不到一個接近自己的國家,所以中國人毫無愧色的說出來,“非我華夏即爲蠻夷”。

    同時這種觀念深深的影響到了周邊國家,朝鮮、日本、越南甚至連小國琉球,都曾經偷偷的僭越,偷偷的稱自己爲中華或者小中華,這正是他們發自內心對中華或者華夏兩個字的認同,就好像後世中國人會認爲白人比黑人更漂亮一樣,沒有任何道理,就是這麼覺得。

    就像中國曾經跟周邊國家說的中華是文明,他們是蠻夷一樣,周邊國家偷偷稱自己是中華,是華夏,這一次歐洲人來了,他們說他們是優秀民族,中國人劣等民族,雖然他們沒有成功讓中國人承認這一點,但讓中國人內心深處產生了深深的自卑,再也沒有那種“非我華夏即爲蠻夷”的氣魄,而且對喊這個口號的人還嗤之以鼻,甚爲鄙視。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