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國崛起1857 >第一百六十七節 收穫民心
    陳芝廷不在,那就只有朱敬倫親自出馬了,本來其實陳芝廷親自出面是最合適的人選,因爲人家纔是本地的鄉紳代表。

    威妥瑪翻看着面前厚厚一疊文件,除了第一頁是給英國政府和英國女王的外交公文外,其他紙張上密密麻麻都是一個個名字。

    “這就是新安所有的鄉紳”

    威妥瑪連續翻了上百頁也沒翻到頭,皺着眉頭問道。

    朱敬倫擺擺手:“不。不只是新安,還有東莞、香山、順德、番禺、南海、鶴山、新寧、高要、高明、開平和恩平,總共十二縣,總計十萬鄉紳。”

    廣州府的新安到南海等縣,是早就簽好字的,原本是沒有鶴山等縣的事的,可誰讓朱敬倫到哪裏平息了土客械鬥,讓他的影響力覆蓋了這些縣,在立約的時候,順便就讓這些人簽字了。

    威妥瑪暗吸一口氣,他就知道沒那麼容易,中國人太難以溝通了,而廣東人尤爲不好溝通,爲什麼會出現這種事情,他沒有做過調查,但是他知道,第一次鴉爿戰爭的時候,當英軍來攻打清軍的時候,廣東老百姓是跟着英國人的軍艦在跑,手裏提着籃子,裏面裝着雞蛋,想要做筆好買賣。

    那時候的廣東人根本就不排外,作爲唯一的通商口岸八十年,廣東人應該是最瞭解洋人的中國人,可是這次戰爭中,他看到幾乎廣東各地都組織起了鄉勇,讓他們佔領了廣州城,結果連附近的鄉村都進不去。

    這次他們在北京輕鬆的逼迫清政府割讓了九龍司,本以爲拿着條約和皇帝諭旨,會很容易讓當地官府跟他們交割土地呢,可沒想到新安官府直接給了他們一份這樣的外交公函,姑且叫外交公函吧。

    “您是說這十萬鄉紳,都反對你們的朝廷割讓國土您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嗎”

    威妥瑪聲音陰沉的反問。

    朱敬倫哂笑道:“您是說這算反叛嗎在你們國家或許是,但在我們這裏不是,我們有我們的規矩,老百姓保家守土,這是有傳統的,蒙古人曾經來了,我們是這麼做的,後來滿洲人來了,我們依然這麼幹了。儘管我們都失敗了,但是我們確實會這麼幹。”

    威妥瑪威脅道:“您難道不知道這會引發戰爭嗎”

    朱敬倫笑道:“也許會吧,但是我們別無選擇。您知道蒙古人當年屠殺了多少人嗎,您知道滿洲人當年又屠殺了多少人嗎,光是廣州就殺過好幾次。但這又如何,我們還得反抗,因爲我們在保衛我們的土地。”

    威妥瑪道:“你們這很不明智,你們不會成功的。”

    朱敬倫道:“是啊,誰能擋得住當年的蒙古人呢,誰又能擋得住當年的八旗鐵騎呢。我們也知道擋不住,但土地沒了,還要生命做什麼給人當奴隸嗎”

    威妥瑪道:“可是我們政府並不是像蒙古人或者你們現在的朝廷這麼統治你們,我們會保障你們應有的權力,而且絕對不會沒收你們的私產。我們租借這塊土地,只是爲了方便貿易”

    朱敬倫道:“我相信你們會保障好割地居民的權力,甚至比我們現在的朝廷做的更好,也相信你們不會侵犯私人財產,但是尊嚴呢丟失的尊嚴,你們能給我們保留嗎”

    威妥瑪點了點頭,在他看來,問題十分嚴重。

    他再次提醒道:“您確定知道這份文件意味着什麼嗎你們有可能因爲反叛而被你們的政府鎮壓,同時我國也很有可能因爲你們違反國際條約而施加懲罰措施”

    朱敬倫搖搖頭道:“我不認爲我們的政府會鎮壓我們這些鄉紳,因爲我國的道理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不但是在保衛我們自己的土地,也是在爲朝廷守土,再次提醒您一句,這裏的準則跟你們哪裏的不一樣。同時在提醒您一句,割地就是割地,掠奪就是掠奪,無論他冠以什麼樣冠冕堂皇的理由,保障貿易也好,保障自由也罷,都掩蓋不了是對我們侵犯的這個事實。”

    威妥瑪不願意談了,牽扯到感情的事情就沒發談了。

    最後他道:“我需要最後確定一下,您能保證這份文件上的代表,都是自願簽字的嗎以及這份名單上的人物,全都是真實的嗎”

    朱敬倫道:“我再次鄭重的告知您,這份名單上的每一個名字,都是地方上擁有財產,以及受過教育的紳士和各家宗族的族長。我以我的名譽保證,這上面沒有一個人是在別人強迫之下簽字的。他們不但能夠代表他們自己,而且能夠代表這十二縣的一千五百萬人。同時我還要強調一點,這份文件並不是原本,而是一份復件,原本已經在送去貴國的路上,如果有幸的話,我們的代表希望能

    夠向貴國女王陛下親呈但是這份文件,足以證明它的存在,你們可以去調查上面的每一個人。我們願意等候你們調查的時間,我們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了幾千年了,我們有的是耐心。”

    威妥瑪道:“好的,我瞭解了。我會將這份文件轉遞給額爾金閣下,我們會對這份文件的效力問題進行一下討論,之後在跟你們接洽。希望在這之前,你們能夠保持克制。”

    割讓九龍的諭旨和條約送到新安之後,整個九龍半島上的宗族都要瘋了,洋人果然又要割地,不用朱敬倫動員,一向以械鬥出名的文家就第一個開始聯合他們分散在本縣各個地方的宗族,文家先行動了,九龍剩餘的四大家族也都紛紛行動,一邊聯合本地大小宗族勢力,集合隊伍自保的同時,也向他們其他地方的宗親發出了求助。

    原本的歷史上,割讓九龍新界的時候,九龍五大家族就組織過鄉勇對抗過英國人,結局不言自明,他們不可能打得過工業化的英國軍隊。

    但這個時代不一樣了,有朱敬倫早就鼓舞起來的反割地運動打底,這大半年來,各個村的青壯都沒停止過訓練,儘管訓練並不科學,基本上都是請來的槍棒教頭教大家練武,比如黃飛鴻那樣的武師,在新安一帶隨處可見。

    而且因爲反割地運動的經驗,讓整個廣州府各縣都學會了如何動員,此番串聯起來,範圍很快就擴大到了整個廣州府,可不僅僅是新安各地的宗族鄉勇在朝着九龍移動,連東莞、香山也都開始動起來。

    因此不止是朱敬倫擔心英軍會動武,其實英軍也擔心中國人會動武,在雙方結束和平溝通前,他希望大家都保持克制。

    朱敬倫何嘗不擔心失控呢,但是第一這不是他下的,這次真的是自發行動起來的,他事前也沒有半點準備。

    但他發現情況不對勁之後,立馬就做了相應的部署。

    很快馬老三就回來了。

    朱敬倫忙問部署情況。

    “跟東莞交界的各條路口都守住了”

    當發覺九龍宗族將聯絡範圍擴大到外縣後,朱敬倫第一時間就派兵去把守往來道路。

    馬老三說都安排好了,沒出什麼大事,就是進入新安的東莞鄉勇們在沙井和松崗一帶,跟當地鄉勇有些衝突,主要是爲了偷喫人家的雞之類的小事,軍隊一去已經穩住了局勢。

    “九龍各族的人都去了嗎”

    派兵把守路口的目的不是爲了堵這些人,而是爲了秩序,所以派兵的同時,就招呼了九龍各個家族,讓他們派人去路口接人,各自接各自的宗族鄉勇,此時應該稱呼他們爲族勇,讓他們帶自己人老老實實去九龍,朱敬倫還一路派兵護送,防止跟當地鄉勇起大沖突,最後沒跟洋人打起來,倒在新安發生了大規模械鬥,那就是笑話了。

    馬老三說各族都很配合的派人去了,還派的是族中有威望的老人,朱敬倫這才放心了。

    接下來就看英國人的態度了。

    其實那份簽着十二縣各縣鄉紳姓名的反割地文件,本能早早的送到北京去,讓洋人談判之前就看到,沒準還能組織住額爾金向北京朝廷提出割地的要求,但是朱敬倫沒有,但是卻將另一份東西交送到了朝廷手裏,就是那份割地鄉紳寫的血書。

    這麼做的目的有些卑劣,如果朝廷看到了那份血書,依然不管本地鄉紳的態度,割讓土地給洋人的話,會讓本地人徹底對朝廷失望。不讓英國人看,英國人成功割地的話,本地鄉紳自然就有了保家守土的動機,這時候朱敬倫站出來,帶着這些對朝廷喪失最後一點希望的本地鄉紳最後保住了割讓的土地,那就會意味着一件事獲得民心

    鬆散的民心可能沒什麼助力,但是已經動員起來的羣衆的民心,會形成排山倒海一般的力量,讓朱敬倫實現他奪取廣東的最初願望。

    此時柏貴根本就不知道朱敬倫在幹什麼,他收到朱敬倫的回信後,不由大驚失色,洋人還是要來廣州啊,而且這次他好像沒有任何理由拒絕他們前來。

    因爲條約已經換約完成,同時洋人的軍艦多達一百多艘,他不認爲朱敬倫能守住江口,北京那樣的京城,洋人還不是說去就去了,蒙古八旗那麼強悍的軍隊,洋人還不是說打敗就打敗了。

    朱敬倫就靠着一些炮臺,一些鄉勇,就能擋住洋人

    柏貴認爲絕沒有可能,最大的可能是,洋人沒擋住,廣州還是讓他們進了,而朱敬倫卻給摺進去了。

    一想到這個人的所作所爲,柏貴突然覺得,朱敬倫是有大忠之心,是一個識大體,懂大局的好臣子。未完待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