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國崛起1857 >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
    雖然有些莫名的興奮,但一想到跟英國佬的差距,朱敬倫就又開始有點沮喪了。

    英國人現在每年棉紡織品一項產業的輸出就超過5000萬英鎊,摺合1億5千萬兩白銀,而他們在1863年到1867年一次繁榮期期間,新註冊的股份公司資本就達到了7億英鎊,這還只是新增,就更讓讓人感到無力了。

    顯然趕英超美,必須全民一起努力,單靠朱敬倫一次成功的金融投機,是遠遠不可能完成工業化積累的,更何況他這些錢短期內根本不可能轉化爲產業資本,因爲中國沒有那個基礎,英國人是隻要有錢,就能擴張工業,二戰前英國重工業幾乎全部去工業化了,但是一旦發現戰爭的跡象,他們立刻投資,很快就能打造出一套重工業體系來。

    這就是工業化的力量,一旦完成了工業化,積累的工業化知識,隨時能讓他們重新武裝起來。

    這些現在中國,現在的廣東還根本做不到,空有錢而沒有相應的知識儲備,如果工業化那麼簡單的話,十三行時期聚斂的上億兩白銀資本,恐怕早就讓中國工業實力翻了幾番了。

    爲工業化提供資本,離不開銀行業,廣東現在銀行業,甚至整個中國的銀行業,全都控制在外資手中,靠這些外資來給中國工業化提供資本,顯然不靠譜,這些都是一些專注於貿易的資本,他們更樂意給商業資本貸款,甚至直接進入商業領域炒作,連匯豐這樣的銀行,都是靠着投機生絲等大宗商品發家的,他們要的是快錢。

    必須有自己的銀行,日本明治維新後,大力建立銀行,是這個貧瘠的小國工業能夠成長起來的最大願意之一。

    伍崇曜結束了跟丹麥和瑞典的外交談判之後,這段時間除了繼續努力學習外交知識外,也沒什麼特別的任務,組建銀行這種事,交給他十分合適。

    立刻就將伍崇曜叫過來,跟他商議了一下此事。

    朱敬倫還詢問伍家是否入股。

    將這種傳統商業家族能夠引導成現代資本家族,就等於將農業社會的商業資本,轉化爲了工業社會的工業資本,這一點跟日本和韓國先後鼓勵財閥的道理是一樣的。

    伍崇曜一聽跟朱敬倫合夥做生意,當即就表現出了極高的興趣,朱敬倫在倫敦發的戰爭財他也有份的,他的收益不會比朱敬倫小。

    事實上朱敬倫想的過於樂觀了,經濟體系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體系,並不是單靠一點歷史記憶就能呼風喚雨的,他跟伍崇曜兩筆龐大的資金注入市場,引起的市場反應是巨大的,他們收貨遠沒有那麼容易,產生了一種後世“中國人買什麼什麼漲價”的現象,結果他們囤積時候價格沒有想象中那麼低,最後雖然價格漲的更加瘋狂達到了21倍,但朱敬倫獲利也不過7倍,最後淨賺了6500萬兩而已,而伍崇曜則因爲過早的囤積貨物,用200萬的囤積換取了20倍的收益,反而沒有朱敬倫賺的那麼多。

    “這家銀行的註冊資本我打算一次性加到1億兩,將中國境內所有的洋人銀行一下子打壓下去,不知道你伍家打算入股多少”

    一聽1億兩這個數字,伍崇曜也不由得牙疼,倒吸一口冷氣。

    第一次玩銀行,這手筆也太大了,匯豐銀行現在的註冊資本金也不過500萬銀元,摺合白銀才350萬兩,當初實收的資本金才100萬兩,按照這個比例,意味着需要繳納的資本額高達3800多萬兩。

    但一想到跟朱敬倫一起做生意,他好像就沒喫過虧,頓時咬了咬牙。

    “我繳納1000萬兩。”

    朱敬倫點點頭:“那剩下9000萬兩我包了。”

    伍崇曜一愣:“您打算實繳嗎”

    走了一趟英國,對英國的金融運作伍崇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事實上這段時間他已經開始跟潘家、盧家和葉家四大行商商議,準備參照英國的期貨交易所建立一個廣東期貨交易所了。

    銀行的模式他也狠狠的下功夫學習了一番,當然知道這種所謂的註冊資本和實繳資本之間往往有巨大的差異,英國人建立股份公司的時候,實繳資本往往也就是20,在他看來,那註冊資本額也就是給外人看的,讓別人知道自己有實力,就好像他爹當年透露自家產業一樣,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讓洋人瞭解他家的實力,好相信他家的信用,更放心的跟怡和行做生意。wqu

    對金融理論並不是很瞭解,但朱敬倫也明白實繳和名義資本之間不能劃等號,可是自己賺的那些銀子不放進銀行還能幹什麼呢

    朱敬倫想了想,還是按照英國人的玩法玩吧,老實說人家的資本運作知識,朱敬倫是拍馬也趕不上的,現金留在手裏總是一種優勢。

    “那好吧,你出1千萬兩,你還可以問問潘家等大家族,看看他們願不願意入股。這幾年他們各家都恢復了生意,官府也沒有勒索,都掙了幾百萬兩銀子了吧。”

    本來這些家族在幾十年前各自都擁有幾百萬的貿易額,一年利潤超百萬平平常常,雖然現在失去了壟斷的行商優勢,但是卻也不用在給官府報效

    ,加上新安開港後的便利,錢也沒少賺,尤其是這幾家其實都是廣東最大的鴉片商人,販毒生意在任何時代都是鉅額利潤,新安每年超過2000萬兩的鴉片貿易額,利潤就能有1000萬兩,怡和洋行等外國商行是賺不完的,四大家族能分潤的絕對不少。

    伍崇曜答應幫忙去問一問。

    不管他們入股不入股,朱敬倫都會包攬後面的注資。

    年底前,伍崇曜就將銀行的架子拉起來了,高薪聘請了一個法國銀行家麥克萊恩,他是法蘭西銀行中國分行的經理。

    1860年,法蘭西銀行在中國開設分行,目的本來是爲了中國的生絲,好給繁榮的法國絲織業提供原料,甚至給該行取了白絲銀行的別名,可是不管法國人怎麼努力,法國的絲織廠都更願意去倫敦這個世界交易中心採購生絲,導致法蘭西銀行中國分行竟然無生意可做,最後反倒是跟其他洋行一樣,經營起了鴉片貿易,白絲銀行一下子墮落成了黑土銀行。

    麥克萊恩在中國枯守了兩年看不到希望,這時候伍崇曜高薪聘請,承諾每年給他1萬英鎊年薪後,他痛快的答應了,這傢伙來中國的目的就是掙夠5萬英鎊,然後回國結婚,他一點都不喜歡廣東炎熱潮溼的氣候。

    麥克萊恩到來後,很快就幫忙搭建起了銀行的框架,朱敬倫給銀行取名廣府銀行。

    給麥克萊恩的第一個任務是,印刷廣府紙幣

    這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做好的,得找工匠刻板,這個時代西方紙筆印刷已經開始使用鋼凸版印刷技術了,最早是美國人在19世紀初期發明的,在堅硬的鋼板上雕刻出紙筆圖案,刷上油墨,將潮溼的鈔紙用高壓貼在雕版上,印刷出來的紙筆帶有立體感,同時在鋼板上進行雕刻,幾乎無法複製,因爲雕刻師的下刀都不可能保證一次跟一次相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