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國崛起1857 >第三百八十三節 工業革命種子(1)
    兵工廠派出技術人員,一個個幫他們改善施工設備,讓他們基本上能夠滿足新式大炮的鑄造工藝,然後又給他們送來兵工廠用瑞典鐵礦冶煉出來的優質鋼材,手把手將美國人發明的滑膛炮鑄造工藝交給他們。

    幾年仗打下來,57家鐵工場的技術能力不但大大提高,而且規模已經遠勝從前,承接訂單最多的一家工場盈利甚至高達十萬兩。

    這57家鐵工場,因爲需要鏜制炮膛,普遍裝備了蒸汽機,一開始是兵工廠的技術人員幫忙操作,後來他們自己的學徒也掌握了鏜牀使用技術,並且技術在不斷的擴散。

    這種擴散當然是朱敬倫希望看到的,但站在他的層面,這種技術類的東西,他其實並不是很關心,這些自然而然地事務,遲早會出現。他更關心的是政府的公信力,他依然在不遺餘力的樹旗,他要讓老百姓知道,官府是講信用的。

    公信力這種東西,你拿嘴說一萬遍也是屁用不頂,反而可能在“越是傳播強制,越是遭到抵制。越是加大宣傳,迎來的是更多謠傳”的惡性循環中越來越壞,後世的共和國政府就陷入這種死循環中不能自拔,讓各級政府十分尷尬。

    朱敬倫當然要避免這種狀態,所以他從來不喊口號,實實在在做事,有什麼比讓人看到相信政府能發大財這種直觀的結果來的吸引眼球,來的刺激和深刻呢。

    當57家跟官府合作的作坊主發了大財之後,不知道有多少作坊後悔不已,也希望分一杯羹,但這時候即便他們花錢送禮都沒用了,這讓他們知道了,疑心有時候也是要付出成本的。

    隨着鐵工場技術的跨越式進步,他們使用的現代技術也越來越多,比如蒸汽機這個工業時代的標誌性動力設備。

    研究工業革命,學者們喜歡用蒸汽機的數量來作爲衡量標誌,比如他們會說法國蒸汽機的使用“從1830年的625臺增加到了1848年的5212臺”,這種蒸汽動力的爆炸式增長,確實是工業革命的一個最突出的標誌。

    不過大明此時還遠遠稱不上工業革命到來,這只是初期的工業化,真要到了“革命”階段,那不但有技術上的準備完全,還需要人的思想上準備的完全,工業革命之所以是一種革命,最大的原因是隨着技術的發展,工業的生產方式直接摧毀整個社會的舊有社會制度和文化。

    至少目前大明還遠遠沒有做好,整個社會都還充斥着守舊的思想,至於技術上,反倒不是什麼問題,引進就可以了,可如果沒有思想上的轉變,技術上的改變也只是旁枝末節,洋務運動爲什麼不是工業革命,不是因爲他的規模小,而是他對社會制度的衝擊不夠給力。

    佛山鐵工場的發展,讓朱敬倫有些滿意,他看到了一種中國工業革命的發展方向,那就是從最不排斥技術的工匠身上發展工業文化,但朱敬倫更想看到的,則是最傳統的鄉間發生的變化,而這個變化也悄無聲息的到來了。

    茶葉工廠的出現,讓朱敬倫更加欣喜,他認爲這可能纔是真正的工業革命。

    最早的茶葉工廠可以追溯到十三行時代,那時候伍秉鑑、潘承訓這些行商,在十三行一帶建立了大量的工場,用來分揀、包裝茶葉,向洋人供應合格的產品,但全部都是手工,生產方式也主要是分選,加工很少。

    真正的現代化茶葉工廠,使用機器來生產茶葉的工廠,還是最近幾年出現的。

    四年前朱敬倫埋下的一顆種子,沒想到現在已經長成了參天大樹,可是這棵樹的長勢是朱敬倫沒想到的。

    在無坑地區,美國人羅伯特格雷的托馬斯格雷茶園已經成功開墾出了十萬畝茶園,事實上他在第一年,也就是1861年就已經完成了墾殖,當時花掉了30萬兩銀子。

    如果不是荷蘭籍猶太人何士文的幫助,愛爾蘭農民出身的羅伯特格雷是打算花費100萬兩銀子來開墾的。

    在何士文的幫助下,他沒有等到茶園的茶樹長成才建立工廠,而是在茶園開拓的同時,就在新會建設了一座茶葉工廠。

    之所以選擇新會,因爲羅伯特入了新會羅家的籍貫,他是羅天池的乾兒子,而很快朱敬倫政變,殺了新會縣的聶爾康,直接任命羅天池做了縣令,這種得天獨厚

    的條件,讓羅伯特的茶廠在新會安寧的落地生根。

    因此他的茶園不是今年,而是早在四年前就開始出售托馬斯品牌的茶葉了。何士文通過怡和洋行的關係,從印度引進了一套英國茶葉工廠。

    茶葉的生產,從採茶開始,依次是萎凋、揉捻、發酵、初焙、歸堆、揀雜、復焙最後纔是成品,要經過這一系列複雜的工序,英國人沒有足夠熟練的茶工可用,他們選擇是用工業化的方式生產。

    其中除了採摘需要人工之外,其他都可以依賴機器,從萎凋開始,傳統的工藝是放在太陽底下曬制,可是天氣是不由人控制的,萎凋結果的好壞就全看老天爺和工人的熟練程度,翻轉的積極性了,採用工業則不然,直接用加熱的方法,完全可以保持溫度恆定在需要的程度,因此這道工序的結果完全可以保證。

    接下來的揉捻,過去是用人工手搓,很多茶區的茶工嫌麻煩乾脆用腳踩,除了成品不夠均勻外,還造成了大量的浪費,如果用機器碾壓的話,則保質保量。之後的所有工序,也基本上都可以用機械化來保證。

    英國人在印度的茶廠已經摸索了二三十年,有成套的機器設備和管理制度,印度的茶業之所以發展不起來,最主要還是處在產茶這一個環節,可是中國在這個環節完全不是問題,所以當何士文將印度茶廠複製到新會之後,迎來了巨大的成功。

    第一年就盈利5萬兩銀子,第二年擴大了工廠,盈利達到了20萬兩,這些資金解決了茶園的資金空缺。但是他們也只能在新會辦茶廠,在這裏有羅天池的保護,而到了其他地方他們的茶廠直接會被當地茶工給砸掉。

    但是茶葉是一個很嬌柔的物產,他們的茶葉每每需要在天不亮,讓茶工帶着露水採摘下來送到茶廠,然後進入加工環節,一旦晚了,就很難保證茶葉的品質,因此他們只能在一天路程能到達的地方收茶,大大限制了他們的茶葉來源。

    可對很多中國本地商人來說,這完全不是問題,當新會的茶商發現洋人辦的茶廠盈利頗豐,而且產品以最優質的價格直接賣給洋商之後,比他們當成散茶在交易所出售的售價竟然高一倍後,就沒人能阻擋他們辦茶廠的熱情了。

    可何士文極力保持茶廠的技術祕密,但禁不住羅天池的壓力,羅天池找來他的乾兒子,說辦茶廠是好事,讓他幫忙,羅伯特不敢得罪他乾爹,只能讓當地茶商參觀,幾次之後,就有人複製了他們的茶廠。

    何士文看到控制不住非常生氣,但猶太人腦子活,他選擇主動出擊,尋找合作伙伴,他出技術對方出錢出人脈,雙方合作在其他地方開辦茶廠,於是茶廠雨後春筍一般,很快就在新會、鶴山、高明等幾個縣擴散開來。

    幾年過去,茶廠成了最現代化的工廠,使用的蒸汽機遠超其他行業,一個個雖然名字不同,但都有托馬斯茶園參股的茶廠生產出來的成品茶,統統送到新會的總廠進行包裝,然後以高端茶葉直接出售給怡和洋行和旗昌洋行這樣的巨頭。

    托馬斯茶葉已經成了美國第一大茶葉品牌,並且已經打入了英國市場,這時代的英國市場基本上就可以代替世界市場,是全球最大的茶葉市場。

    他們在英國站住腳,證明了他們的品質。

    由於茶廠質量優良的茶葉利潤豐厚,他們跟大量的茶葉作坊競爭,提高了茶葉收購價,倒是讓很多茶葉作坊虧損嚴重,破壞茶廠的事情已經不止一次發生了,幸好何士文的合作者們都是當地的豪強,鎮得住場面,還沒有將洋人牽扯進來。

    於是他繼續大享其利,今年的利潤竟然高達100萬兩,上繳的利稅也超過了30萬,而且最後竟然都通過退稅給退掉了,因爲他們的茶葉全都拿來出口,很少在本地銷售。

    茶廠唯一讓朱敬倫不爽的地方,在於錢都被精明的猶太人賺走了,當他聽說這件事後,立馬跟潘仕成商議,建議潘仕成也去辦理茶廠,建議伍家也去辦茶廠,把被洋人奪走的利益奪回來。

    至於最後競爭成什麼樣子,聽天由命吧。

    技術大幅度提升的鐵工場,利潤豐厚的茶葉工廠,這些都還擔不起工業革命的責任,因爲即便是使用蒸汽機最多的茶葉工廠,總共也不過安裝了200多臺蒸汽機,真正讓朱敬倫感到工業革命到來的,還是繅絲業的發展。未完待續。


章節報錯(免登陸)